關小康++王淑霞++王丹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7.13.183
[摘要] 目的 分析單純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采用正元蕓生滴丸治療的療效。方法 經數字隨機原則將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間選取186例(351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分析2組,93例(173眼)對照組患者選擇常規治療;93例(178眼)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口服正元蕓生滴丸進行治療。對2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在視網膜改變、自覺癥狀改善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患者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視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 在對單純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用正元蕓生滴丸治療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具有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
[關鍵詞]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正元蕓生滴丸;視力
[中圖分類號] R267.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7(a)-0183-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近年來糖尿病的患者數也在不斷增加,進而也導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人數越來越多。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作為現階段的一種主要致盲眼病,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種常見并發癥。藥物是現階段臨床治療單純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常用方式,但是常規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選擇科學和合理的方式來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就顯得非常重要。該院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18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在對單純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用正元蕓生滴丸治療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現做如下總結。
1 臨床資料
1.1 納入標準
滿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相關分期標準,疾病分期為I-III期;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紅蛋白值無異常;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排除標準
精神類疾病患者;嚴重內分泌功能紊亂患者、伴其他嚴重臟器病變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3 一般資料
該文所選186例單純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均為吉林省人民醫院眼科的住院和門診所收治,經臨床相關檢查證實。通過數字隨機方法將全部186例患者分成2組,對照組和實驗組均為93例。對照組(173只眼),男45例(82只眼),女48例(91只眼);年齡51~85歲,平均71歲;病程5~11年,平均7年;DRⅠ期28例,DRⅡ期30例,DRⅢ期35例。觀察組(178只眼),男49例(95只眼),女44例(83只眼);其年齡為53~87歲,平均年齡為72歲;病程為5~10年,平均病程為7年;30例患者為DRⅠ期,29例患者為DR Ⅱ期,34例患者為DR Ⅲ期。在年齡、性別、病程等資料方面,對照組和觀察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方法
2.1 一般治療
根據患者的病情給予胰島素注射治療和降糖藥物口服治療,進而來對血糖水平進行有效控制;如果存在無灌注區,則應給予常規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
2.2 正元蕓生滴丸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一般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正元蕓生滴丸治療,口服給藥,5粒/次,早中晚各1次,治療時間為3個月。
2.3 臨床觀察指標
對患者的視網膜改變情況和視力評分進行觀察比較。
2.4 統計方法
選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該研究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室比較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3.1 療效標準
①視網膜病變的臨床治療效果具體分為顯效、有效、無效;顯效例數和有效例數之外則為總有效例數。②視力評分:改善情況的判斷標準:和治療前相比較,視力提升超過3行則判斷為3分;和治療前相比較,視力提升幅度為2行則判斷為2分;和治療前相比較,視力不變或者視力提升幅度為1行則判斷為1分;和治療前相比較,患者視力降低則判斷為0分。③自覺癥狀改善情況的判斷標準:不存在目珠干澀和視物模糊則判斷為顯效;目珠干澀,通過眼藥滴注能緩解,或者偶爾存在點狀陰影和視物模糊表示有效;目珠干澀,通過眼藥滴注不能緩解,或者存在視物模糊、飛蚊癥和點狀陰影則表示無效。
3.2 結果
3.2.1 視網膜病變的療效觀察 對照組患者、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82.66%、93.82%,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78,P<0.05),見表1。
3.2.2 視力改善情況觀察 治療后對照組患者、實驗組患者的視力評分分別為(2.10±0.42)分、(2.55±0.46)分,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6.62,P<0.01 ),見表2。
3.2.3 自覺癥狀改善情況觀察 對照組、觀察組的自覺癥狀改善總有效率分別為79.19%、94.94%,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8.97,P<0.01),見表3。
4 討論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發生率較高的一種嚴重并發癥,是現階段的一種主要致盲眼病[1]。臨床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出現視網膜病變的幾率和患者的病程有直接關系,糖尿病的病程越長,患者發生視網膜病變的幾率也越高[2]。
分析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視網膜毛細血管血皮細胞的周細胞發生壞死,基底膜厚度增加,導致內皮細胞變薄,屏障功能喪失而出現閉塞、滲漏,讓視網膜出現缺氧、缺血,形成血管生長因子,新生血管形成[3],因為新生血管內皮功能存在嚴重的不良,因此會讓視網膜水腫和出血加重,最導致其脫落[4]。全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是現階段臨床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采用該治療方式能對患者的視力進行顯著改善,減少視力降低的幾率,除此之外還能讓視網膜持續性水腫減少,讓改進最佳矯正視力的幾率增加[5]。全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雖然能取得一定的臨床療效,然而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如并未從根本上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病理過程和病因[6-7]。endprint
該研究中,對照組患者僅選擇臨床常規治療;而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同時,給予正元蕓生滴丸口服治療,結果顯示在視網膜改變、自覺癥狀改善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患者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視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中醫學研究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病機制是因為腎精虧耗、消渴日久,煎熬津液,津傷及氣,氣津兩傷,血液瘀滯,對目絡造成瘀阻,目睛失養。血液瘀滯停留,瘀而不化,進而對病情造成影響,所以祛瘀則應先行氣。在實際的臨床治療中應堅持活血化瘀、益氣養陰的原則,同時給予利水藥物治療,能讓滋補藥補而不膩,實現滋養目竅、調和氣血、扶正治本的效果。正元蕓生滴丸中的紅花、桃仁、赤芍、川芎和當歸,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而牛膝則具有引瘀血下行、通血脈、去瘀血的作用;生地黃具有涼血清熱的作用;桔梗則具有開宜肺氣的作用;以上諸藥合用具有解氣郁、行血祛瘀的作用,去瘀生新、活血不耗血,祛瘀行氣,最終實現治療諸癥的目的[8-10]。
綜上所述,在對單純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用正元蕓生滴丸治療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具有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承芬.眼底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233.
[2] 余華寧,許青媛.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血液流變學改變[J].眼科新進展,1999,19(4):258.
[3] 葛堅,趙家良,黎曉新.眼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305-306.
[4] 蔣蘇平,劉江華,陳忠平.血糖記憶.國際眼科縱覽,2010,34(1):66-68.
[5] Early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 Research Group.Early photocoagulation for diabetic retinopathy:ETDRS report number 9[J]. Ophthalmology, 1991, 98: 766-785.
[6] Masmiquel L, Rosa B, carlos M, et a1. Effert of 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 on serum 1evels of lamini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J]. Br J ophthalmol, 1999,83(2):1056-1059.
[7] 張承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與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1998,16(4):198.
[8] 支洪峰,高冬梅.正元蕓生膠囊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05,21(12):36.
[9] 王淑霞,戈亞平,楚建設.中藥正元蕓生滴丸配制的實驗研究[J].吉林醫學,2012,33(10):2095-2098.
[10] 王淑霞,支晨陽,高冬梅.自制中藥正元蕓生滴丸治療標準的實驗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4):237-238.
(收稿日期:2017-04-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