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毅
摘要:游戲是孩子們了解世界、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他們在游戲中成長。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利用好這種教學形式,則可以提高我們的體育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體育;游戲;內容;活動量
小孩子都特別喜歡做游戲,因為這是他們了解世界、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在游戲中他們能獲得許多不同的體驗:有與同學互幫互助的美好,有獲得成功的喜悅,有失敗的挫折……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新鮮的感覺,讓他們記憶深刻。因此,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中的教學中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可以鍛煉身體,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同時通過體育游戲教學還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能力,使學生掌握體育鍛煉的方法,提高自我鍛煉的能力。在中小學、幼兒園的體育教學中,游戲更被列為基礎教材,成為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何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在體育課中運用好體育游戲,提高體育的教學質量,本文結合我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教學思考試述如下:
一、注意游戲內容的選擇
在備課時,我們選擇體育游戲一定要慎重,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與教學目標,不能為了游戲而游戲,不能為了讓學生玩得高興,而丟失了我們的教學目標。比如,我們要鍛煉學生的奔跑速度,就可以引入跑“獨木橋”、往返跑、接力賽等;要發展學生的力量,就可以引入滾球入門、跳書包、站著互推等;要培養耐力就選用三人五足接力、運球接力賽等;要訓練靈敏性就選斗雞、跳繩、傳球、正說反做等。故而在選擇游戲時應與教學計劃相吻合,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應多樣化。
在我的教學實踐中一般是這樣選擇游戲的:選擇一般身體發展的作為準備活動的游戲;選擇配合基本教材的作為輔助練習的游戲;選擇完成某些教學訓練任務為教學訓練手段的游戲;選擇能使游戲者大腦皮層的興奮性高度集中的游戲;選擇使學生在情緒上得到調節或在體力上得到恢復的放松性游戲。
選擇游戲不僅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與訓練任務,還應該考慮到通過游戲培養對體育的興趣,培養游戲者的意志品質,并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進行游戲時,要考慮游戲者的年齡、性別、身體素質及訓練水平,注意參加游戲的人數、場地器材設備和游戲時間的長短等情況。組織方法要盡可能簡便,并且我們要能用簡潔的語言把它敘述清楚,做到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較大的效果。
二、做好游戲活動量的控制
我們在設計游戲時,不僅僅要考慮游戲的內容是否適合學生,還要注意控制游戲活動中學生的活動量游戲中的活動量有大有小,比如奔跑類的活動量就比較大,我們設計時就要注意讓學生活動的時間,以便控制他們活動的總量。我們設計的游戲活動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理特點呢?這就需要體育教師認真思考觀察。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心臟發育比血管發育得遲緩,支配心臟活動的神經部分興奮性較高,心跳比成年人快,如果游戲過于劇烈,那么就可能使心臟機能衰竭。因此,為促進兒童身體的迅速發展,教師應合理地安排奔跑和跳躍的游戲。如:接力跑游戲,把學生分成八小組,每組五個人,相距15米,聽到教師發令后,排頭迅速跑過終點線,返回,擊第二人的手掌,第二人開始跑,按同樣方法進行,依次類推。這個游戲活動量大,但時間短,而且游戲中有休息的時間,并帶有競賽的形式,符合一﹑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
三、充分考慮游戲的可行性
體育游戲的種類多種多樣,但應根據學校的場地器材選擇適合學生的游戲。在室外進行游戲時,必須準備好場地,清除雜物、塵土,根據游戲內容畫好場地的固定界線,做好安全措施。在室內進行游戲時,應當在寬敞通風的房間或體育館進行,以免碰傷。假使在野外進行游戲,游戲的領導人應預先熟悉地形,并要擬好游戲的假定界線。大多數游戲的進行要有專門的教具,如小旗、彩帶、木捧、繩子等。為了使游戲者能看清用具,用具的顏色最好是鮮明的,這對低年級的學生尤其重要。游戲器材的重量應適應游戲者的情況。游戲器材的數量應根據游戲者與參加人數相符合,不允許有短缺現象,否則,會因為沒有足夠的器材使有的學生退出游戲,這就影響了部分學生的興趣。為了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品質,還應訓練學生自己分發器材、布置器材。為了不防礙游戲的進行,教師還應指導學生將游戲器材放置在進行游戲的地方,教具應放在操場的指定地方,數量重量應和學生相符合,這樣就不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教學效果。畫場地界線要清晰,這不但能提高學生興趣,而且也是規則不可少的,假使場地界線不清楚,學生玩得津津有味時,就很難注意到假定的界線。這就影響了游戲的規則和意義了。
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游戲,可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對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能力,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義。體育游戲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小學體育教師要根據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的任務要求,認真思考哪些體育游戲適合在小學各階段運用并認真安排具體的實踐環節,在此基礎上選擇并創造出充滿樂趣而且極具操作性的游戲方法,以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