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維祺
試論高校寢室文化建設對飛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馮維祺
在高校進行大學生思政文化教育的過程中,寢室文化的建設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實行準軍事化管理的飛行大學生,宿舍在飛行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據了及其重要的位置,在當前的高校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中具有多種特點與功能。因此在當前課程制度不斷改革的背景之下,應該加強對飛行大學生的寢室文化建設。
高校寢室文化 飛行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我國飛速發展的社會化進程,我國的教育制度也在不斷的發生著改變。在當前課改的新形勢下,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中加強寢室文化的建設就顯得至關緊要。而當代絕大多數高校在進行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過程中都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思政教育的課堂之上,以及平時對學生開展的具體事務管理中。而這些課程的開展通常是以舉辦班會和相關活動的形式進行。然而宿舍在飛行大學生生活中占據了重要的組成部分,良好的生活氛圍能夠對大學生的思政教育產生及其重要的影響,在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一定幫助的同時,還可以促進大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可以通過加強飛行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從而推進對飛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促進優良學風、崇尚榮譽
在當前各大教學制度的不斷改革下,各個高校對于新生的招錄制度也在隨之不斷地發生改變,而所采用的擴招政策致使高效的學生人數也在不斷的持續增多。加之大學的時間相對輕松,因此各個高校的寢室就成了大學生日常活動的必要場所。良好的寢室氛圍會直接對大學生的身心帶來影響。而寢室內的各個成員如果都具備良好的品質,就會使得互幫互助、勤奮踏實的良好氛圍成為主流,以避免那些不良的學風影響每一個成員。對于飛行大學生,應該以民航優秀人才為榜樣,樹立崇高理想,崇尚榮譽。
(二)加強適應能力、服務社會
在近些年的高校教育中,絕大多數高校所進行的教育都是應試教育,而忽略了對大學生多種能力的培養。更多的新生在開學進入高校之后,所表現出的生活自理能力較差,不便與人溝通等現象。越來越多的大學新生面對自己所不熟知的環境與人群,容易產生慌亂、緊張以及焦慮的心理狀態,更甚至就會造成嚴重的心理障礙,會對其生活和學生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影響。而大學生如果想要服務于社會,就必須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那么具備積極向上態度寢室文化的形成,往往可以對大學生的心理以及各方面能力進行多方面加強,促進大學生與人溝通的能力,適應環境的心理狀態。從而為大學生畢業之后,投身于社會為社會做出貢獻堅實的基礎。
(三)提升大學生心理素質、互幫互助
寢室是各大高校大學生日常宣泄情緒以及展示自我的最佳場所。由于大學生的年齡相差不大,整體素養也較為接近,社會經驗也較為相似,因此很輕易就會產生多樣化的心理互動。建設健康的寢室文化往往可以很大程度上給大學生創建一種安全歸屬心理,從而減輕他們在學習生活上的重大壓力。如果每個寢室的群體之間都能夠相處和諧,每個個體之間的心理都可以向同伴展露,并且在事后得到了一定的支持鼓勵,那么相互之間的小矛盾就會在真誠、互幫互助的寢室文化之下轉換為難得的精神體驗。從而消除各個寢室成員之間的不一見解,以及對立的情緒。在日常的生活中,寢室的各個個體之間就會形成有樂同享,有苦大家一起幫的良好氛圍。
(四)提高交際能力,回饋母校
寢室是大學生形成密切關系,交流最為頻繁的場所之一。具備高品質、高道德、高能力的寢室,自然塑造的大學生也具備了多樣化的能力。大學生之間的交際能力也隨之提升。而人際交往能力則是當前各大高校的大學生必須涉及的必修課。為將來走上社會做鋪墊。而宿舍又是一個小型的團體,也是當前大學生提升自身交際能力,與他人多溝通、互幫互助的重要渠道之一,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在具備交際能力的同時,更好的回饋于母校。
言而總之,創建寢室文化是當前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徑,加強對寢室文化的建設,開展多樣化的文化活動,從而加強思政教育課程的滲透能力,提升大學生的整體素養,能夠以優質的精神面貌服務于社會,回饋于母校,推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1]高媛.淺議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4).
[2]楊文建.高校學生宿舍文化德育功能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2.
[3]梅應賢.新時期高校寢室文化建設研究[D].貴陽:貴州大學,2009.
[4]李向東.大學生寢室文化現狀與影響因素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07.
(作者單位: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馮維祺(1989-),男,漢族,四川閬中人,碩士,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