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霞


[摘要] 目的 分析二甲雙胍聯合格列齊特治療初診老年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2016年3月—2017年5月該院收治的66例初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33例,對照組給予單純二甲雙胍,觀察組給予二甲雙胍聯合格列齊特,比較兩組血糖變化情況。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二甲雙胍聯合格列齊特可有效降低初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用藥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 初診;老年2型糖尿病;二甲雙胍;格列齊特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7(b)-0075-02
老年2型糖尿病指的是出現在60歲之后,或在60歲之前發病且延續至60歲之后的糖尿病,是內分泌科常見代謝性疾病,主要因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分泌缺陷等導致機體呈現高血糖狀態[1],易引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等并發癥,對患者身心健康有嚴重威脅[2]。該病常采取口服藥物實現降糖治療,而不同降糖藥物的降糖作用有一定差異。2016年3月—2017年5月該院通過臨床實踐發現,二甲雙胍聯合格列齊特對于初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良好的降糖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66例初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據《實用內科學(第12版)》[3]中標準明確診斷,排除有急慢性感染、急性代謝紊亂、肝腎功能嚴重障礙、正接受全身性皮質類固醇治療者。獲取患者知情同意后,將之隨機分為兩組各33例。對照組男19例,女14例,年齡57~71歲,平均(63.4±3.5)歲;觀察組男20例,女13例,年齡55~70歲,平均(63.2±3.7)歲;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展開糖尿病知識宣教,給予糖尿病飲食指導、鍛煉指導等。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每餐后口服250 mg二甲雙胍(國藥準字H33020526),3次/d,結合患者血糖控制情況適當增加二甲雙胍劑量,最高為1 500 mg/d。觀察組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每日早餐前30 min給予80 mg格列齊特(國藥準字H20066231)口服,3次/d。兩組患者均用藥4周。
1.3 觀察指標
①在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均采集2~3 mL空腹靜脈血,測定空腹血糖(FBG);在空腹時讓患者服用75 g無水葡萄糖+300 mL水,2 h后測量餐后2 h血糖(2 hPG)。以膠乳免疫凝集法對糖化血紅蛋白(HbAlc)測定。②統計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皮膚瘙癢、皮疹、胃腸道不適、低血糖等。
1.4 統計方法
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結果
治療前兩組FBG、2 hPG、HbAlc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現階段臨床常用的降糖藥物種類較多,主要可分為口服藥物與胰島素,對于初診患者一般主張采取口服藥物降糖。口服降糖藥包括雙胍類降糖藥、促胰島素分泌劑、胰島素增敏劑、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等,不同藥物的作用機制有所不同,藥物效果也有一定差異[4]。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二甲雙胍為雙胍類降糖藥,其通過對肝臟運輸葡萄糖的過程加以抑制,提高肝臟、脂肪、肌肉等攝取及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促使機體血糖水平降低;同時,二甲雙胍可提升外周組織對于胰島素的敏感程度,因此降糖效果更為理想;二甲雙胍還可促使機體胰島素抵抗改善,幫助患者控制體重,同時還可延遲糖尿病并發癥的出現,對初診老年糖尿病患者助益甚大。該次研究中,對照組單用二甲雙胍治療,治療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明顯下降,可見這一藥物有明顯降糖效果。有研究[5]指出,二甲雙胍在降低血糖的同時,還可對脂肪分解予以抑制,促使游離脂肪酸減少,進而可發揮下調血脂的效果,因此對于糖尿病伴隨高血脂癥患者而言,二甲雙胍同樣是有效的藥物。
格列齊特是第二代磺脲類降糖藥物,給藥后可對胰島β細胞造成刺激,使之合成、分泌胰島素;同時該藥物可對肝臟攝取、合成葡萄糖的過程加以抑制,促進周圍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進而實現降糖目的;同時,格列齊特也有下調血脂的功效[6]。將二甲雙胍與格列齊特聯合起來應用,不僅可對胰島素分泌予以促進,同時還可減輕胰島素抵抗,促使兩種藥物的降血糖效果大幅提高。該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接受這兩種藥物聯合治療的方案,結果發現,患者治療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均明顯降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各項指標更低,這證實了二甲雙胍聯合格列齊特具有更顯著的降糖效果。
用藥安全性是廣大老年糖尿病患者十分關注的問題。二甲雙胍有一定不良反應發生風險,以胃腸道反應最常見,少數患者有皮疹或乳酸性酸中毒等。格列齊特有引發低血糖的風險,在應用期間需對患者血糖水平加強監測。該研究對兩組患者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展開測定,發現兩組患者均未出現肝腎功能異常、乳酸性酸中毒等嚴重并發癥,出現的多是胃腸道反應、皮疹、低血糖等,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這兩種藥物聯合應用時安全性較高,只要注意加強血糖監測,患者無需過度擔心。
綜上所述,二甲雙胍聯合格列齊特可有效降低初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用藥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林樂韋華,全會標,陳開寧,等.瑞格列奈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謝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7,39(2):200-202.
[2] 楊詠梅,陶麗珍.地特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治療初診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6,56(22):72-73.
[3]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675.
[4] 趙雪蓮,郭文娟.門冬胰島素30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老年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民康醫學,2016,28(12):18-20.
[5] 曹德云.門冬胰島素30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老年初診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182-183.
[6] 王蜀鄂.格列齊特緩釋片對老年初診2型糖尿病病人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21):57-58.
(收稿日期:2017-06-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