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先聯
摘 要:本文主要從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突破重點難點、改進學習方法等方面探討電子白板教學的優勢。
關鍵詞:電子白板;教學效果
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現代教學手段也是日新月異,層出不窮。其中,電子白板的出現與運用就是典型一例。恰當運用它,可以優化枯燥無味的傳統教學方式,能夠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教學效果。
一、運用電子白板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能促進人充分發揮智力。多年來,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材的教學現狀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信息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要求,更不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將電子白板引入課堂,無疑給課堂注入了新的生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功能創設情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把原來枯燥嚴謹的課堂變得生動而有趣。如本人在教學六年級品德與社會《春天的故事》一課時,利用課件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學生在欣賞優美旋律的同時,學習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課堂結束時,播放歌曲《走進新時代》,讓學生的感情得到升華。
二、運用電子白板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以前的教學,課堂知識的傳授主要來源于教師的口授與黑板板書,這兩種教學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利用電子白板則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首先,它展示教學內容的速度特別快,節省了大量板書和擦黑板的時間,提高了課堂效率;其次,它顯示的內容豐富,涉及面廣,知識量大,能夠將各種教學資源、各個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經過組合、重構,相互融合,從而使學生真正達到融會貫通。這既節省了課堂時間,增加了課堂容量,也方便老師們因材施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老師的關愛。如我在教學小學六年級品德與社會《災難深重的中國》時,由于學生以前對中國近代史知識的了解幾乎為零,對中華民族所承受的災難難以引起共鳴。課堂中我利用課件向學生展示鴉片戰爭前清朝政府閉關鎖國、鴉片侵蝕人們健康的有關圖片,播放《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影視資料等,激發了孩子們心中對清政府無能、驕傲自滿的氣憤和英、法帝國主義列強對我國侵略和掠奪的憤恨,以及對民族英雄林則徐的敬佩之情,較好地培養了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運用電子白板,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探索知識、發現規律的過程。可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受到時間、空間和知識經驗的制約,僅憑教師空洞的說教、抽象的描述,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電子白板具有多種感官同步進行的直觀效果,使學生聞其聲、見其形、入其境,讓學生更快、更準、更深地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從而讓抽象或陌生的知識變得形象直觀,給學生多重感官刺激,加快了學生理解的進程,使教師在一節課內能傳授更多的知識。如我在教學《春天的故事》時, 學生由于受年齡、知識經驗的限制,很難理解改革開放前我國農村的現狀,我通過課件,以大量的圖片、文字的形式,展示了改革開放前后中國農村在衣、食、住、行等各個領域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對深化本課的主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樣,教學的重點難點也就突破了。
四、運用電子白板,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
在以往的教學中,由于種種原因,教師只能用簡單的“滿堂灌”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教師只注重傳授知識,只重視如何把結論準確無誤地傳授給學生。這種教學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及學習能力的提高。電子白板的使用促使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當很多知識可以通過互聯網、通過調查走訪等多種途徑學習時,學生在遇到學習困難時便可以向計算機尋求直接的幫助,這就突破了課堂的限制。如我在教學《中國影響著世界》一課時,為了讓學生了解中國積極參與了哪些國際事務,課前我布置學生搜集相關的資料、圖片,并作簡要的介紹。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在網上查閱了資料,作好了上課前的準備,教學過程得以順利進行,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學生搜集整理資料獲得社會信息的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培養,也提高了合作探究、動手實踐能力。
利用電子白板教學,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教學效率也得到相應的提升。但教師使用不當反而可能會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因此要避免片面注重形式,上課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導致課堂 “變了味”,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變成了“看電影”,從原來的“人灌”變成了“機灌”。 所以在教學設計中要力求簡潔、清晰,不要讓多媒體喧賓奪主唱主角,而是要實現多媒體教學與課程教學的真正“融合”。
總之,在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講究科學性和準確性,一定要注意處理好選材、節奏及使用效率等問題,讓電子白板真正為課堂教學服務。
(作者單位:湖南省雙牌縣明德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