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霞

[摘要] 目的 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預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該院2015年2月—2016年11月期間的60例糖尿病患者該次研究的對象,按不同的護理方法分為兩組,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是采取常規護理的30例患者,實驗組是采取臨床護理路徑的30例患者。觀察兩組在護理后對于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技能是否達標,對于護理的滿意度調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幾率。 結果 實驗組相關知識以及技能達標、自我管理能力達標均高于對照組;實驗組酮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總滿意度為93.33%,對照組總滿意度為60.00%,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有效幫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相關知識,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降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幾率,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預防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7(b)-0121-02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交通越來越便利,人們運動的機會也越來越少,肥胖幾率也逐年上升,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發生率也隨著增加[1]。糖尿病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疾病,主要病因是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者生物作用受損[2]。長時間的高血糖會導致身體產生各種并發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就是其中之一,該疾病發病速度快,而且病情較為嚴重,若得不到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死亡現象[3]。該研究采取該院2015年2月—2016年11月期間的60例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資料回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對象為該院的60例糖尿病患者,60例患者根據不同的護理方法分為兩組,常規護理作為對照組(n=30),臨床護理路徑作為實驗組(n=30)。對照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39~83歲,平均年齡(58.89±3.65)歲;空腹血糖濃度為10~20 mmol/L,平均空腹血糖濃度(14.56±1.23)mmol/L;病程4~14年,平均病程(9.26±1.34)年。實驗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40~84歲,平均年齡(59.58±3.34)歲;空腹血糖濃度為10~19 mmol/L,平均空腹血糖濃度(13.25±1.47)mmol/L;病程5~14年,平均病程(10.25±1.27)年。患者均為自愿參加該次研究,且無精神病、嚴重心腎功能不全、老年高滲昏迷、視網膜病變以及酮癥酸中毒昏迷患者。兩組患者的資本資料利用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發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入院時醫護人員為患者進行常規的身體指標檢查,入院后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為患者講解糖尿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注意事項,幫助患者更了解糖尿病,幫助患者制定一個飲食計劃,要求患者每天嚴格按照計劃改變飲食,不可使用高脂高糖的事物,若患者身體條件的情況下,醫護人員可以指導患者進行強度較低的運動,幫助患者盡快恢復身體健康。
觀察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為患者進行身體檢查,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為患者制作護理時間表,可以根據患者的需求修改時間表以及護理計劃。組成給一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醫生、專科護士、護士長以及臨床經驗豐富的護士。定期為內分泌全體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由制定的護士長進行全程護理監控并進行檢查評估。①入院時:為患者介紹醫院環境,介紹病房內的設施使用方法,以及介紹可使的護士、護士長、床位醫生和科主任。為患者測量空腹血糖指數、餐后2 h血糖指數、血、尿酮體等身體指標,應注意患者是否存在DKA的危險因素,若患者存在并發癥、血糖濃度波動大以及存在DKA的可能性都應列為高危對象,重點關注。②第1天:根據護理時間表,為患者講解糖尿病控制飲食的重要性以及飲食方案,告知患者食物交換份的計算、營養物質的比例,囑咐患者要注意進餐時間以及降糖藥物的服用時間。③第2天:為患者講解糖尿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并發癥的預防以及低血糖的急救方法,幫助患者更一步的了解糖尿病,增加患者對于治療的信心。④第3~4天:因為糖尿病的指標檢查較為復雜多樣,有時患者因不理解指標檢查的意義,可能會產生抵抗情緒,所以應告知患者每項指標檢查的目的,對于治療的意義。⑤第5~6天:患者可進行強度較輕的運動幫助病情恢復,所以應告知患者運動的意義,囑咐患者應在身體情況較為理想時再進行運動,告知患者不可進行高強度運動。⑥第7~8天:為增加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應為患者講解糖尿病藥物的作用機制,告訴患者服用藥物的時間、劑量以及服藥后的注意事項,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主要是胰島素,所以要重點為患者介紹胰島素的種類、作用時間以及注射部位,對患者進行胰島素注射的教學,告知患者若出現不良反應時應如何處理。⑦第9~12天:對患者進行血氧儀操作方法教學,為患者講解血糖升高、降低的臨床意義,以及皮膚、口腔以及足部的日常護理,通過護理預防感染。⑧出院前:對患者用藥依從性進行測評,觀察患者是否按照醫囑服藥,詢問患者服藥的注意事項,確定患者掌握服藥相關知識,觀察患者飲食是否合理,有無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禁煙禁酒,預防產生糖尿病并發癥,囑咐患者要定期監測末梢血糖以及注射胰島素,告知患者預防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主要原因以及預防方法,觀察患者對于醫護人員健康指導的配合程度。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對于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技能是否達標;并利用該院制作的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60分以下為不滿意,60~80分為基本滿意,8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率+非常滿意率=總滿意度。
1.4 統計方法
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研究中相關數據,用(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用[n(%)]表示,并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相關知識以及技能達標、自我管理能力達標以及酮癥發生率
實驗組相關知識以及技能達標、自我管理能力達標均高于對照組;實驗組酮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總滿意度為93.33%,對照組總滿意度為60.00%,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并發癥之一,主要是因為機體胰腺β細胞分泌的胰島素濃度較低,體內糖脂代謝受到影響導致紊亂,體內產生大量酮體并聚集在一起,最后造成身體多處臟器受到損害[4]。糖尿病并發癥的預防主要是看患者對于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掌握管理能力是否達標[5]。該次研究中實驗組相關知識以及技能達標、自我管理能力達標均高于對照組;實驗組酮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總滿意度為93.33%,對照組總滿意度為60.00%,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有效預防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蘭香,施彩虹,劉秀娟.臨床護理路徑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預防中的應用[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1):85-86.
[2] 馬金鳳,王小梅,王倩,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少數民族地區對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4):160-162.
[3] 葉建美.基層醫院健康教育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糖尿病護理效果觀察[J].藥品評價,2016,2(12):98.
[4] 周澤敬.中醫護理干預預防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復發中的研究[J].河北中醫,2015,37(10):1578-1580.
[5] 黃芹.整體護理在急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醫學信息,2015,12(15):81.
(收稿日期:2017-04-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