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磊
摘要:在現階段的高年級學生教育與管理中,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體系應當明確兩點意義,一是以人為本的管理內涵,二是教育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在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體系中,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并且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營造較好的氣氛,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進一步推動以人為本的高職學生管理體系的構建。
關鍵詞:高職學生;管理體系;途徑
隨著“以人為本”的觀念逐步出現在人們的實現,這種管理理念也在教育領域得以運用,所謂的“以人為本”理念,則是以“人性化”與“人本化”作為管理的核心,現社會中的一些高職院校都是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目標的院校,對于此類院校而言,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適用。但是盡管如此,大部分的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還是存在著不足,部分院校對以人為本的管理體系并不重視,且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也并不全面,因此,完善與落實高職院校的管理體系成為當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的首要任務。
1 現階段高職院校管理體系中存在的不足
從現階段高職院校的發展情況來看,已經有多數高職院校的管理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仔細研究現階段高職院校的管理工作,其工作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不足與缺陷,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對以人為本的管理體系引起足夠的重視,并采取有效地措施進行解決,以下將詳細闡述高職院校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
1.1對以人為本的管理體系不夠重視
在大部分高職院校的管理工作中,以人為本的管理體系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并且許多高職院校缺乏對以人為本的管理體系的深入探究,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了高職學生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且無法落實。例如,在一些高職院校中,學校并未對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工作引起重視,存在著管理工作過于形式化的情況。除此之外,高職院校的進行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其出發點為學校管理的切身利益,而并沒有將學生的未來發展作為管理的主要目標,這種形式下的管理體系勢必會導致管理結果不到位的情況,也會對學生、學校及教師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1.2高職學生的主體作用并未發揮到位
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其管理工作務必要做到以人為本,并且要以實現學生的個性發展為目標,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參與管理工作的主動性,有效融合兩個主體的作用。但從目前的高職院校的管理工作來看,高職學生的主體作用并未得到發揮,學校對學生主體作用的意識也非常薄弱。除此之外,學校在制定相關的學生管理制度時,學生在整個管理制度中的參與度較低,這種情況折射了學生對學校管理制度的不了解、不清楚的問題,學生對學校管理制度的意識不強烈將會導致學生失去參與管理工作的主動性,甚至為學校的管理工作帶來一些消極影響。
1.3高職院校中以人為本的管理環境不佳
從現階段的一些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角度來看,許多高職院校并未創造良好的以人為本的管理環境,教師以及學生都缺乏了一定的服務意識,這就導致了高職院校中以人為本的管理體系無法取得較好的成果。例如,在一小部分高職院校中,學校還未將以人為本的核心加入校園的管理體系建設中,學生在很大程度上缺少了參與到學校管理工作中的機會,尤其是在部分高職院校中,其管理層面存在著一些“官本位”的思想觀念,這種思想觀念違背了以人為本管理體系的“人本位”的思想,這種管理體制缺乏了科學性,且管理工作在高校在無法有效地落實。
2 構建以人為本的高職學生管理體系的正確途徑
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學校實施管理工作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全方面地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從目前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的管理工作來看,大部分高職院校的管理體系的實施僅僅注重管理的具體手段與考核的目標,導致學校管理與學生之間過度依賴,學校成為了主動的管理方,而學生則成為了被動的被管理方,這種情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因此,對于學校而言,需要尋找構建以人為本的高職學生管理體系的正確途徑,并以此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2.1 高職院校應創新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近年來,我國“人才強國”的戰略正全面落實與深入,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學生的管理工作時,應當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并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徹落實到每一個環節,另外,還要創新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高職院校在進行學生管理工作時,要剛柔并蓄,并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處理好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確立學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尤為重要的是,學校需要摒棄與改變掉以往錯誤的管理理念,學校可通過座談、微信、走訪等平臺與方式,與學生溝通,從學生的角度看待高職學生的管理體系,讓學生成為管理工作中的主體,這有利于高職院校以人為本管理體系的落實與完善。
2.2 充分發揮學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體作用
研究發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關系直接影響到了整個教育過程,師生關系在很大方面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起著重要作用,而這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工作態度。學校與教師若是想要鞏固落實高職學生的管理體系,就必須要在管理工作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學校與管理者應當將引導與開導作為管理的重點,推動高職院校的管理體系人性化。因此,學校應當高度重視學生的學情,并且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案與計劃,在尊重學生想法的同時征集學生的意見,并且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使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2.3 創建以人為本的管理環境
在高職院校中開展以人為本的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將引導與溝通作為管理工作的重點,尤其是要打造以人為本的管理環境,因此,學校應當改變傳統的行政管理體制,創新學生的管理體系,并且將公平公正作為學生管理的原則與宗旨。除此之外,學校打造以人為本的管理環境,還應當征集學生的意見,加強學校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創造一個積極向上的氛圍,讓學生也參與到以人為本的管理體系中,只有一個良好的管理環境的推動,才能夠使得以人為本的高職學生管理工作順利落實。學生在管理工作中獲得的成就感與歸屬感都能夠為以人為本的高職院校管理體系帶來一定的積極影響。
3 總結
隨著我國“人才強國”戰略的落實,大部分高職學生的思想與行為都發生了改變,因此,高職院校應當重視起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尤其是要將解決高職院校以人為本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作為首要任務,進一步地落實與發展以人為本的高職學生管理體系,并且在這種管理體系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一步推動高職院校的管理體系取得積極成果。
參考文獻:
[1]李揚.以人為本的高職學生管理體系的構建[J].西部素質教育,2017,3(5):112,114.
[2]伍俐霖.以人為本高職學生管理體系構建思考[J].時代農機,2016,43(5):132-133.
[3]王大偉.以人為本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探討[J].現代交際,2015,(10):182-1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