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榮
摘要:高中物理實驗是鍛煉學生操作能力的好辦法,這就對高中物理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課前老師要準備好教案,學生要預習實驗內容;課上老師要積極解答學生的疑點難點,指導學生順利完成實驗;課后老師要對試驗后所給的習題進行充分的講解,確保學生都解決了不會的知識點。此文就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之間的關系做了詳細的闡述,望能給眾多的高中物理老師帶來一星半點的啟發。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實踐能力
一、高中物理實驗教學
1.實驗教學在物理中的地位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寧認為“物理學是以實驗為本的科學”,這足以證明實驗在物理學中的地位。實驗在物理學的發展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科學家們的實驗,世界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科學家們所做過的實驗影響了整個世界。物理實驗在物理這門學科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發現新事物、事實,探索新規律。實驗的目的就是探索未知領域中的未知事物,從而得到以往不曾有過的事實,進而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系、規律,再將所發現的規律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造福人類。
(2)檢驗已知理論的正確性,在必要的時刻推翻它,告訴人們正確的理論。正是因為有了以往那些錯誤的理論,物理這門學科才一步一步地慢慢發展著。科學家們依據前輩們所得的錯誤結論才推出了正確的理論,可以這樣說:科學家們是站在前輩的肩膀上才看到世界的。正是因為有了那些錯誤的理論,物理才變得不完美,一步步走向完美的過程才值得我們銘記在心。
2.高中物理實驗與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
學生操作能力要靠不斷實踐才能培養出來,若是只看而不做,那就會事倍功半。就像做理科題一樣,自己做的時候感覺什么都不會,老師講了就會換恍然大悟,覺得自己都會了,就不再去看,然而下一次自己做的時候還是不會,這就是動手的重要性。任何事情只有自己親自上手去干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做實驗也是一樣,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才能想方設法彌補。
二、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操作能力的可行性
1.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操作能力的困難
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水平都遠遠落后于同時期的日、美等國,尤其是在實驗這方面。實驗器材落后、教師對實驗不在意、學生把實驗當兒戲,這些都是阻礙學生培養操作能力路上的絆腳石。具體原因如下:
(1)教學觀念的影響。長期以來,人們心中普遍認為實驗不重要,操作能力不重要,只要會做題就行,因為高考不會考實驗,正是這種思想導致了我國高中生操作能力差這個局面。要想培養高中生的操作額能力,必須改變大眾心中的這種想法。
(2)實驗器材的影響。很多學校的實驗室破舊不堪,實驗器材也都是勉強能用,而新一代的實驗器材學校資金不足買不起,這就需要國家及地方投資為學校置辦新的實驗器材以確保學生們能有一個良好的實驗環境、實驗氛圍,做好每一個實驗,鍛煉動手能力。
(3)實驗課時的限制。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實驗的重要性,因此物理課的課時遠遠超過了實驗課的課時,因為課時少,做實驗時就只是草草做一遍,學生還不明白自己的問題在哪里時間已經到了。這種現象必須得到改變,否則,物理實驗,只會是紙上談兵。那么,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也只是空談。
(4)教材和教師的影響。現如今,高中物理課本上需要學生去做的實驗基本上都是驗證性實驗,即實驗目的、實驗過程、實驗結論通通都有,學生需要做的只是按著步驟做一遍,沒有任何需要思考的地方,這樣的實驗不做也罷,這樣的實驗做多不但不會培養出學生的操作能力反而會讓學生喪失自主思考能力,以后再遇到此類實驗,一竅不通是最恰當的形容。
3.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操作能力的目標及對策
高中物理實驗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而讓學生擁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在實驗過程中,學生要有自信心、耐心,還要有創新能力,不要做一成不變的實驗,在征得老師允許、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去嘗試一些新的做法,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如果一時半會做不出來,也不要急、不要慌,從頭開始想想自己哪一步做得不對或者是需要改進,一步步完成實驗。
三、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操作能力的探索與實踐
1.演示試驗中學生操作思維的培養
演示實驗是物理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演示實驗就是把物理現象直觀地展示給學生的一個過程。很多實驗可能會有危險,在讓學生正式接觸實驗器材之前,在演示實驗中了解這個實驗及其做法,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辦法。在演示實驗中,學生可以自由發揮,不怕出現不安全問題,若是實驗的哪一步不合理,操作系統會做出提示,學生在真實的試驗中就不會出現類似的問題。演示實驗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科學性原則:實驗是科學、嚴謹的,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時,要用尊重實驗結果的精神去引導每個學生認真務實地完成此次實驗,而不是因為不會出現危險就肆無忌憚、毫無在意地隨便做做就完事。
(2)操作性原則:教師在示范的過程中,盡可能保證每個步驟都準確無誤,一旦出現操作失誤的情況,要及時進行糾正,不要讓學生重蹈覆轍,要讓學生意識到規范操作的重要性。
(3)直觀性原則:要讓學生清楚地看見試驗中所產生的變化,可采用“變小為大”、“變靜為動”、“變無聲為有聲”等方法,強化演示實驗的直觀性,更清楚地了解實驗操作。
(4)創新性原則:學生不能局限于操作系統所指定的操作方法,在老師許可的前提下可以大膽嘗試新的方法,只有嘗試的方法變多,對于物理實驗的認識才會變得更深刻,操作能力才會更上一層樓。
2.分組實驗中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
某些實驗一個人不能很好的完成,這就需要團隊合作。老師分配或者是學生自行分組,在小團體中每個人都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為完成這個實驗做出自己的努力。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互幫互助,鍛煉了每個人的操作能力,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
4.課外實驗活動中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
課外實驗是課內實驗的強化、延伸,在課外試驗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這樣不失為一種很好體驗方式,在老師的帶領下,對課內實驗進行延展,趁熱打鐵,鞏固課上所學知識,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操作能力。
四、結束語
本文大略介紹了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對學生操作能力的作用,淺析了高中物理實驗的現狀,并提出了高中物理實驗目前存在且有待改正的問題。毫無疑問,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對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本文只是做了大略的說明。但還是希望能給讀者帶來一絲啟發。
參考文獻:
[1]黃靜.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J]. 黑河教育,2015,(11):67.
[2]王家興.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J]. 才智,2014,(33):151.
[3]薛猛.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現狀調查與改革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7.
[4]吳永健.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探索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