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 石也言
我國季風氣候顯著,天氣復雜多變,大部分地區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多雨,部分地區還伴有雨霧或霧霾天氣,因此汽車空調已成為汽車的標配,且使用頻率很高,而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汽車空調系統維護與修理的業務量也顯著增加,但是我國汽車維修行業基礎薄弱、技術發展起步晚、從業技術人員素質不高、缺乏行業標準或行業標準貫徹難,因此也導致缺乏技術過硬、理論功底扎實的汽車空調維修技術人才。
一般而言,職業院校主要根據市場和社會發展需求設置專業,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也是汽車維修行業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大多數職業學校已將《汽車空調維修》作為主要的實操必修課,筆者根據多年教學和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汽車空調維修項目的指導經驗,談談對本課程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探微,為培養汽車空調維修專業人才提供新思路。
《汽車空調維修》課程是一門重要的課程,目前職業院校汽車空調教學狀況不容樂觀。
第一,學生是從初中或高中到職業學校,缺乏社會經驗,尤其缺乏汽車維修的實踐經驗,所以大多數學生難以進入角色,學習目的不夠明確。第二,教師大多也是大學畢業后就直接去到職業學校任教,同樣會有汽車維修實踐經驗不足的情況,從而導致“雙師素質”不高。第三,部分職業學校仍采用比較老舊的教材,實訓車型和技術比較落后,且輕實踐重理論的內容也無法滿足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第四,實訓設備不夠齊全、充足、先進,導致學生不能充分開展實訓,無法熟練掌握汽車空調維修的技能,參加工作后不能很快適應環境。最后是教學效果不佳的情況,由于各種客觀原因,部分職業學校教師只能采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方式進行教學,甚至不夠重視本課程,或是對學生不夠熟悉和了解,導致課時安排過少或教學計劃不夠合理等問題。因此,本課程的教學質量提升空間較大。
為了使理論與實踐更好地銜接,將理論教學與實習教學融為一體,一體化教學是現代職業教育常用的教學方法。其內涵主要是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和教學模式,根據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來重新整合教學資源,體現職業學校能力本位的特點。《汽車空調維修》是一門多學科結合且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該課程教學也不例外,應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在一體化教學模式前提下又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踐探索,加以改進。
(1)以賽促教,將全國職業院校技能競賽項目與日常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國內影響力最大的技能比賽,我國甚至已在世界技能大賽舞臺上異軍突起,獲得多枚金牌。以國家或行業標準、國家政策、企業技術規范、企業崗位需求等為指導方針來舉辦的技能大賽,旨在檢驗職業學校的教學成果;以競賽引領和促進教學、教改及校企合作,提高學生實際操作技能,提升學生未來崗位的適應能力,培養適應行業發展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同時還可促進各職業院校、行業協會、政府機構等部門之間的交流。中職組的汽車空調維修競賽項目有兩個任務,任務一是理論考試,主要內容是: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安全規范、相關機電和汽車空調專業基礎知識。任務二是實操比賽,主要內容是檢查基本車況,制冷劑純度鑒別,制冷劑泄漏檢查、制冷劑回收、凈化、抽真空,冷凍機油和制冷劑加注,空調系統性能檢驗;空調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記錄相關數據和結果,工具、場地復位、填寫《空調維修項目作業表》等。這兩個任務已基本涵蓋了汽車空調維修的相關理論和技能要求,符合崗位需求,所使用的設備、工具也符合行業標準,并且須要按照行業標準和汽車廠商提供的維修手冊進行作業。學生通過一定時間的訓練和考核通過后就能掌握較高的專業能力,為今后的就業和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因此,通過汽車空調維修競賽與日常教學結合,更好地促進教學發展,讓更多學生受益。
1)讓競賽選手擔任日常教學的助教。在汽車空調維修常規教學中,如果有競賽選手作為助教,既能讓競賽選手鍛煉綜合能力,學以致用檢驗所學技能,還可提高教學效率,帶動其他同學積極學習,提高學習氛圍。
2)利用任務驅動法、翻轉課堂為一體化教學錦上添花。中職組的汽車空調維修競賽中一個關鍵任務是故障診斷與排除,因此在日常的汽車空調維修課程教學中,設置常見汽車空調系統故障,以實際故障案例為切入口進行教學,利用任務引導和啟發學生動腦思考、學習維修方法,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排故思路的學習與實訓為主線,讓學生在成功排除故障后獲得成就感,提高學習興趣,而對于像競賽選手這類較拔尖的學生,則可利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討論提出比常規更好更快的維修方案,然后與老師共同探討可行性。
3)充分利用競賽的先進設備及行業標準進行教學。汽車空調維修競賽中所使用的設備比較齊全且先進,能對汽車空調系統進行較為全面的檢查,維修效率較高,例如制冷劑純度鑒別儀、風速儀、干濕計、檢漏儀、回收加注機、空調性能診斷儀、汽車故障診斷儀等,為汽車空調系統的檢修起到了較大的幫助,因此應充分利用好這些設備進行教學和實訓,讓學生熟練掌握汽車空調維修的基本技能,此外,汽車廠商的維修手冊和汽車空調維修行業的標準《汽車空調制冷劑回收、凈化、加注工藝規范》(JT/T 774—2010)也是重要的教學內容,應該讓學生都理解這些標準和技術規范,特別是關于安全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內容,并學會查閱維修資料,為今后能嚴格按照標準和規范進行作業打下堅實基礎。
(2)通過開展深度校企合作,掌握企業現狀,互相提高技術水平。企業是學生步入社會后施展才華的重要舞臺,也是檢驗學生在校學習成果的地方,職業學校又是為企業和社會的需求而建立的教育機構,因此職業學校應該與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才能全面掌握企業的需求和狀況,企業才能掌握學校人才培養情況,進而共同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互相提高技術水平,形成良性循環。
有條件的學校可將企業的汽車維修服務崗位引入校內,交由企業全面經營管理,而學生和教師則可到這些崗位或企業內實習,企業技術專家也到校負責經營和指導教學,并共同開發校企合作教材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專任教師要通過企業的技術認證,合作項目的畢業生也要通過企業的考核方可進入企業就業。
(3)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制定科學計劃。本課程屬于綜合性較強的實操課程,因此應該在校外頂崗實習前最后一學期上本課程,上位課程有《汽車構造》《發動機機械維修》《汽車電工電子》等,而平行課程則有《汽車電器系統維修》《電控發動機維修》等,后續課程則安排校企合作項目的教學或者全國職業院校技能競賽的訓練和比賽。根據各地教育局、人社局、行業協會、職業教育指導委員會等部門的相關規定,結合各校實際情況和本課程特點,安排32學時~64學時,每周16學時左右,并注意結合實際調整教學內容,抓住重難點,找到突破難點的關鍵點,如此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學習體系。
(4)制定課程“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主要是熟練掌握本課程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并學會汽車空調維修的排故思路,查閱維修資料,懂得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學會學習。
2)過程與方法目標。主要包括本門課程教學中所不可或缺的過程與方法。過程是指教學的體驗過程,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而教師要在課堂上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就要做到“五勤”:嘴勤、眼勤、腳勤、手勤、耳勤。而方法則是指學習方式,除了前面所提任務驅動教學法和翻轉課堂外,還有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法,讓學生在這些教學過程與方法中獲取預期的知識與技能。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責任,更重要的是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的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還有科學的價值、人文價值的統一、人類價值、自然價值的統一等。而對于本門課程來說,培養學生安全文明、團結合作、規范操作的職業素養才是具體的目標。總之,學生是不斷在成長的,其以學習為主要任務,但學習并不是唯一任務,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所有的學生都能接受引導教育,讓其身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