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瑤瑤
小學是信息技術教學的啟蒙階段,對學生基礎與能力的發展有很大促進作用。考慮到學科的特殊性與科學性,傳統教法過多關注理論的模式很難取得理想效果,為了避免學生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畏難情緒,對學科產生錯誤認識,我們引入微課,借助視頻牽引知識學習,引導學生思考、探究,最大化地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以此促進課堂目標的完成。本文就結合實例探究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的具體運用。
一、視頻講解問答輔助
借助視頻授課是微課教學的重要組成,也是微課效能的著重體現。在實際運用中,這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針對教材中的原理、定義、概念進行針對講解,引導學生邊看邊想,不僅能營造輕松的氛圍,幫助其融入,還能消除畏懼心理,在用心聆聽中掌握知識,輕松完成目標。
在教學《“我的電腦”窗口》一課時,我就提前布置預習作業,先讓學生自主了解,對文本內容有一個整體把握,將不明白的地方標注出來,等待課堂講解。然后,我就在課堂上播放視頻,讓其系統地了解,學生邊看邊想,回顧自主學習的過程,重點解決難點問題。等到視頻結束,我就緊扣要點提問:1.“我的電腦”窗口是由幾部分組成的?2.計算機中常見的文件夾和類型有哪些?3.如何正確存儲資料?以此引導學生探究,表達自己的看法。在這一環節,考慮到學生初步接觸計算機,對其不是很了解,我會在提問后開展合作學習,鼓勵其在小組里討論交流。這時,學生就能知識共享,優勢互補,集思廣益,促進問題的解決。在其討論的過程中,我會下臺指導,針對其問題及時點撥,提供啟發性的解答,讓其有充分的探究空間,嘗試著自主分析、思考。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在借助視頻講解時,內容是循序漸進的,但難免有學生會出現不懂的地方,這時就要馬上回放或者暫停講解,確保其在觀看的過程中理解、掌握。
通過這樣的設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的靈活性,能圍繞要點展開針對性的講解,既不耗費課堂大量時間,又能提供學生回顧鞏固的復習,在發現問題后還能及時解決,最大化地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
二、直觀演示加強理解
演示是信息技術教學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僅能直觀簡潔操作技能,還能深化理論知識。小學生剛接觸信息技術,對于其中抽象的概念不是很了解,為了促進其學習,可借助微課演示,直觀呈現,讓其在觀看過程中有完善、系統的了解,以此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傳統教學過多關注理論,為了達到理解記憶的目的,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講解,但效果仍不盡人意,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還打擊了學生積極性,讓其產生了抵觸心理。對此,引入微課進行演示,就能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呈現,引導學生在觀看過程中有效掌握。為了讓繳存更加生動,可適當增加學生喜歡的元素,像卡通人物的聲音、頭像等,讓其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更好地掌握相關內容。在教學《畫圖》一課時,其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工具并能靈活運用,像刷子、畫筆、橢圓等。于是,我就引入微課,借助視頻演示,在觀看的過程中,學生不僅了解到如何使用工具、調節畫筆、鉛筆的大小,還明白對于不同的事物,如何運用“橢圓”變換顏色涂色。視頻最后,出于學生興趣的考慮,還增加了圖畫繪制,生動演示如何畫出理想事物的步驟,像五顏六色的氣球、活靈活現的小白兔等,讓其目不轉睛、愛不釋手。這時,學生差不多都掌握方法了就可以進行實踐訓練,讓其自主練習。
借助這樣的設計,不僅提高了課堂有效性,幫助學生掌握方法與技巧,還加強了課堂活動,增強了課堂靈活性,留出更多時間讓我們展開針對性輔導。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操作過程中有困難的學生要格外關注,提供及時的指導,讓其能有效吸收、掌握。
三、拓展延伸培養能力
微課是基于視頻投入教學使用的,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能夠下載移動,能讓學生隨時隨地學習。考慮到這一點,就可拓展教學空間,打破局限于課堂的模式,充分利于課外的時間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激發其學科興趣,在視頻的牽引下探索、發現,逐漸掌握有效的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逐漸習慣了視頻輔助講解的模式,對其效能有一定來了解,這時就可引導拓展,鼓勵其在課外時間上網尋找一些相關的視頻,針對自己的短板或者感興趣的內容展開訓練。例如,在講完《修改圖形》一課后,我就布置合作活動,讓其以小組的形式到論壇和網站上搜集相關的視頻進行拓展學習,在觀看的過程中將不理解的地方標注出來,討論交流后拿到課堂上來解決。這樣就能拓展學生學習平臺,鼓勵其自主學習,在掌握基礎的情況下適當拓展,促進自身能力的提升。此外,我會尋找一些是經典的微課在課堂上播放,組織學生一起觀看討論,總結其中的方法、技能,再輔以訓練,以此補充教學,培養學生實際運用的意識,促進其能力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小學生對于視頻的甄別能力較弱,所以在搜集的過程中要聯合家長加強指導,避免搜集太多布置從何下手,一時間讓教學沒有了方向,阻礙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提升。
適當的拓展延伸,不僅能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鼓勵其思考、探究、挖掘,還能讓教學更有活力,富有生氣,避免枯燥的尷尬局面。小學生正處于思維能力迅速發展的階段,只要我們稍加引導就能積極思考、掌握,抓住這一點教學中可靈活運用微課調整好“教”與“學”的關系,鼓勵學生自由發展,盡情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