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柳柳
初中化學對于學生學習化學而言是啟蒙教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課程改革下對初中化學學科提出了對學生的全方面的發(fā)展式的培養(yǎng),這就使原來的以教師為主的課堂模式與新時代的教學要求格格不入。如何建立新的符合時代特征的初中化學的有效教學策略顯得尤為重要。以下是我關于初中化學有效教學的一些策略。
一、營造學習氛圍,使學生勇于提出問題
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化學課堂上,老師作為引領者,應處處用心,使課堂氛圍和諧融洽,這樣有利于學生提出問題。我校時時提出 “問題比答案重要,方法比知識重要,信任比幫助重要”,使學生說出自己的疑問,讓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及時引導,解決困惑,提高教學效率。如在《空氣》這節(jié)課中,老師說我們時時刻刻都處于空氣的包圍中,有學生提出我們怎么證明空氣的存在?是的,學生從小就知道這句話,但卻沒有親自證明過,或者在生活中遇到過一些現象也沒有思考過原因。這時,老師可以拿出一個已經吹起的氣球,讓學生小心按壓,然后打開氣球,氣球變癟,觀察現象,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氣球打開后變癟了,原來氣球中裝了什么,解決學生的疑惑。這樣的方法比起直接回答更有說服力,也讓化學課堂煥發(fā)新的活力。
二、鼓勵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
學生提出問題的習慣養(yǎng)成,會讓學生逐漸轉換為創(chuàng)新意識。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最重要的是學生敢于提出猜想,在小組討論或老師幫助下,設計出實驗,然后主動參與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若結果與猜想不一致,鼓勵學生找出原因。如在水的凈化中,我布置了學生自制凈水器,有學生掌握了粉末狀的藥品比顆粒狀、塊狀的藥品反應更快這個知識,而把顆粒狀的活性炭研磨成了粉末狀的活性炭,想使自己的凈水器凈水的效果更好。學生想法很好,但一開始的實驗結果是放了粉末狀活性炭的凈水器比顆粒狀的凈水器效果差,原來是有些粉末狀的活性炭在紗布的外面,所以一開始凈化后的水中帶了些粉末狀活性炭。后來在小組討論中,組內成員一致同意該學生的想法,大家齊動手,小心的再制作凈水器,在多次實驗后,學生終于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現象,同時也找出了原因,這讓他們很有成就感。而這樣的成就感會使學生更愿意思考、探究、創(chuàng)新。
三、注重家庭小實驗
家庭小實驗以家庭常用物品代替實驗室藥品,儀器,由于其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用科學的眼光觀察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家庭小實驗不受于時間限制,更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同時家庭小實驗過程中有時需要家長幫忙協(xié)助,也可加強親子互動,家校互動。教師在布置家庭小實驗后,不能置之不理,要注重對實驗過程,結果的檢查。也要對學生在家庭小實驗中遇到的問題給予幫助。我們可以運用視頻,圖片等多種現代化技術進行跟蹤了解也可以通過電話,QQ或微信及時交流所遇到的問題。如在二氧化碳制取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除去水壺中的水垢,也可以讓學生取整個雞蛋放于裝有醋酸的杯子中制作醋蛋,觀察現象,驗證所產生的氣體,探究雞蛋殼的成分。也可以在學習有機合成材料時,讓他們在生活中嘗試區(qū)分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將課堂知識為日常生活所用,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四、運用現代技術提高效率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讓我們與一塊黑板,一支粉筆的時代告別。隨著多媒體技術和互聯(lián)網的推廣和使用,教師、家長、學生都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信息技術技能。教師、家長、學生可以更便捷的交流溝通。很多班級都有QQ群或微信群,但一般都是用于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或是教師發(fā)一些通知。很少有用來師生之間或生生之間的交流。我們能不能用這些現代化的技術更好地為我們服務呢?當然可以。當學生不在學校,若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或其他方式來查閱資料來解決問題,但如果這些方法不能解決學生的疑惑,我們也可以通過QQ群或微信群來和其他同學交流討論或求助于老師。同時,學生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了解所學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拓寬他們的知識層面,提升學習熱情。
五、建立分層次的教學目標
學生在理解知識,掌握技能等方面存在著差異,所以教師在建立教學目標時要建立分層次,不能建立單一的目標,更不能以成績?yōu)槲ㄒ缓饬繕藴省T诮虒W過程中,我們應尊重學生的各方面的差異,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促進全體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并結合學生的個性,認知等多方面的特點予以合理合適的要求并適時鼓勵學生,以讓他們擁有更好地信心學習化學,發(fā)展自己。
總之,化學學科有著其獨特的學科特點,我們應結合實際情況,以學生主體,以多樣化的形式促進所有的學生參與化學學習,提高效率,已達到真正的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