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學
隨著教學改革進程的推進,小學數學教學的方式也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傳統的單一、接受式、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應新的教學背景下的教學。教師應該深入貫徹新課程理念,積極地探索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不斷地豐富數學教學。這樣,學生們才能在數學課堂上學到更多知識,才能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真正體現出數學教學的價值。
一、教學內容生活化——生活化的教學方式
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教學的重點,而且這個階段的數學和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用到這些數學知識。教師要善于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們創設生活化的情景,引導學生們捕捉生活素材,并且聯系生活實際去感悟數學原理,進而引導他們解決數學問題,真正地讓學生們學以致用。
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這部分內容時,教師給學生們出示了飛機圖片、蝴蝶圖片、獎杯圖片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的圖片,并問道:“大家看看這幾幅圖片有什么特點?”學生們很快就告訴教師這些都是軸對稱圖形。教師提問了幾個學生,并走到他們面前,讓他們通過折紙演示來驗證自己的結論。然后,教師將這些圖片貼到黑板上,讓學生們指出這些圖片的對稱軸后,教師利用點段相見的線畫出了對稱軸,并且板書“對稱軸”。接下來,教師讓學生們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找出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并利用所學的方式找出這些物體的對稱軸。有的學生將窗戶當作了軸對稱圖形,并找出了它的對稱軸;也有學生將黑板看作了軸對稱圖形,并利用所學的知識找出了對稱軸。除了引導學生們找出這些規則圖形的對稱軸外,教師還讓他們進一步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元素,找出更加豐富多樣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圖形的對稱軸。
在這個課例中,所選的教學素材和引導方式都充分地體現出來教學的生活化。而利用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將一些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形象的圖像,利用學生的感性思維去理解知識,然后再回歸到理性的分析上。這樣,學生們便能夠經歷一個完整的思維過程,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會更加深刻,思維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二、教學手段信息化——信息化的教學方式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廣大教師創造了新思路,教師應該積極地利用信息技術來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搜集大量的教學資源,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同時,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會節省大量的時間,給學生們留出充足的探究時間,有效地突出了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并且,多媒體技術還能營造一個更加形象生動的課堂,符合了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提高了教學效率。
比如在教學“空間與圖形”這部分內容時,教師提問到:“要把一根細木條固定在墻上,至少要幾枚釘子?”學生們開始進行交流討論,有人說一枚,也有人說兩枚。為了驗證學生們的想法,教師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們展示這樣一個影像:用一根釘子將木條釘在墻上,用手進行撥動,發現木條開始轉動,并不能起到一個固定的作用。接下來,一個人開始釘入另外一枚釘子。這時,發現木條被固定在了墻上。教師讓學生們觀察這段影像,并思考其中所蘊含的數學原理。接下來,教師引出了“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的概念,并讓學生們結合剛才的影像對其進行理解,幫助學生們將形象感知轉變為了理性的認識。
在這個課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數學概念進行了形象的轉化,充分地發揮了學生們的形象思維,并通過啟發性的引導,幫助學生們理解了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而如果不借助多媒體技術,憑空讓學生們想象會增加學生們的思維障礙。而借助多媒體技術,將一些生活的片斷展示給學生,激發了學生們的生活經驗,加深了他們的理解。
三、教學過程探究化——探究化的教學方式
探究式的教學體現出了一種“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師采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們的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要有效地發揮這種教學方法的優勢,需要教師根據學生們的認知特點,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合理調控各個教學環節。
比如在教學“表面涂色的正方體”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讓學生們與小組成員進行合作,用一些常見的材料,如作業本、硬紙板等去制作4個正方體模型,并且在正方體表面涂色,把四個正方體的每條棱分為2份、3份、4份、5份。在課上,教師讓學生們觀察自己的正方體模型,并思考“每個正方體切成小正方體的個數”“每個正方體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小正方體的個數分別是多少”這些問題,并讓他們制成表格,將這些數據填入表格中。接下來,教師讓學生們根據這些數據去探究其中蘊含的規律。學生們通過探究發現,棱長分為2份的正方體能切成8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8個正方體都是3面涂色。接下來,又開始分析棱長平均分成3份、4份、5份的正方體中蘊含的規律,并且由特殊規律總結出了一般規律。
在這個課例中,引導學生們進行探究式學習,不僅幫助學生們鞏固了之前的知識,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們的觀察能力,幫助他們初步地建立了空間思維能力,并且通過引導學生們分析數據,培養了學生們“由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全面地提高了他們的數學素養。
總之,教學的內涵不斷地豐富,教師就必須要不斷地豐富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們的認知特點,不斷地改進教學策略,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他們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這樣,學生們才能更加享受數學課堂的樂趣,才能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得到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