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霞
英語是初中階段應用性較強的主干課程,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表達的能力。我國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師應以學生的學習發展需要為依據,不斷優化教學策略幫助不同類型或者不同層次的學生增強認知體驗。為此,本文從新型教學方式中的“數字化故事敘述”角度出發,首先簡要闡述其概念,然后對數字化故事敘述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設計原則與具體應用予以分析研究。
一、數字化故事敘述簡要闡釋
故事是教授知識的傳統方式之一,而數字化故事敘述是指將故事與動畫、聲音和視頻等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新型故事敘述方法,其源于上世紀80年代,目前較流行于國外。該方法能夠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師需要教授的教學內容,有助于營造具有趣味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獲取對英語知識的感性認知,進而幫助學生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二、數字化故事敘述在初中英語課堂的設計原則
1.堅持生活化設計原則
初中英語教師進行課堂設計時應當從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出發,盡量選取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的故事進行敘述,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創設問題情境以導入教學,有助于學生更快地掌握目標知識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堅持主體性設計原則
課堂教學是由教師與學生共同組成的雙向活動,新形勢下的初中英語課程應該轉變傳統教學中教師為主體的現象,提倡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認真聽取學生闡述制作數字化故事的靈感和過程,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精神。
3.堅持多感官參與設計原則
數字化故事敘述能夠為學生提供平多媒體平臺,學生接觸不同媒體資源有助于開拓思維并開發多元化智能。而制作故事過程中的資料收集、作品制作、成果展示等各環節可以刺激學生眼、耳、口等多種感官,能夠為學生提供實踐鍛煉機會,提高英語讀、寫、聽、說綜合能力。
三、數字化故事敘述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應用
1.確定數字化故事敘述主題
確定主題是教師實施教學內容的前提,所以教師應當脫離傳統教學中故事簡單的曲折情節局限,從初中學生實際興趣愛好出發,同時結合學校重大活動或者社會熱點事件選擇數字化故事敘述主題。以最近社會新興交通出行方式“Bike-Sharing”為例,教師可將共享單車的意義、出現的問題以及可采取的解決措施等作為主題,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并收集圖片、視頻等資料做好故事準備。
2.制定數字化故事敘述計劃
制定有序的計劃能夠為數字化故事敘述教學效果提供有力保證,因此確定主題后學生可以按照意愿自由分成合作小組,然后根據各自特長負責資料收集、故事策劃、故事講述和數字化操作等內容,但需考慮各環節所用的具體時間,以便在規定課堂時間內有效完成教學內容。
3.實施數字化故事敘述活動
前期內容準備就緒后,教師即可組織學生按照既定計劃實施數字化故事敘述活動。學生首先依據收集的資料和已掌握的知識自行擬定故事劇本,然后借助PPT等多媒體工具進行數字化操作,如為故事插入圖片、文字、背景音樂并為故事配置語音等。英語教師實施教學活動時應當和學生進行良性交互,面對故事話題時充分交流溝通,可先讓學生表達觀點,然后教師為其提供針對性參考建議,以達到提升初中英語課程教學質量的目標。
4.展示數字化故事敘述成果
數字化故事制作完成后,學生可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并共同解決其中難點:首先在組內自由發言,之后需推選一位學生代表上臺說明所屬小組的觀點,分享數字化故事制作的困難、經驗和感悟,其他小組則可以針對發言內容提出的困難共同討論解決方法。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則主要根據學生需要進行協調指導,幫助學生理清故事擬定思路、拓寬故事發展方向,組織學生總結收獲為下次數字化故事創作提供參考,以實現培養學生合作與探究精神的要求。此外,課堂教學結束前教師應引導學生分析學習成效并肯定其學習成果,同時歸納數字化故事敘述過程需注意的問題,以便學生更好地深化所學知識點。
綜上所述,初中是英語教育的基礎階段,數字化故事敘述是新興教學策略,將學科課程與信息技術予以整合是學校課堂教學趨勢。教師首先應明確數字化故事敘述的概念和意義,然后在初中學生心理特征與英語課程特點的前提下,堅持生活化、主體性、多感官參與等原則對英語課程進行教學設計,具體可應用確定主題、制定計劃、實施活動及展示成果等環節,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故事的創造過程,激發學生參與英語課堂教學的積極性,進而促使初中英語教學水平獲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