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善玉
實踐證明,英語水平越高的人其英語語感也往往越好,可以說,語感決定著一個人的語言水平。而隨著近些年的課程改革不斷加深,教育部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對于口語的學習,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教師應將教學的重心適當偏重于語感培養,加強學生對英語本身的語言感受,進而提升其英語水平。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一、進行聽說訓練 培養學生語感
根據語言學的理論,人類在學習母語時往往最先習得的是口語,其用口語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過程中并不會考慮到語言的語法規則,而是在實踐中,在對詞匯、語音、句子等的感受中領悟語言的價值和意義,并不斷完善其語言技能。這啟發我們在進行小學英語教學中也應首先重視學生聽和說的訓練,培養他們對語言的感覺,從而為他們將來的學習打下牢固的基礎。
首先是聽的訓練。聽是基礎,只有聽得多,大腦中才會存儲更加豐富的英語語言素材,才能激發出他們的英語語感,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學生對英語的聽,在上課的時候,我會抽出幾分鐘的時間播放一小段英語視頻,學生在欣賞英語視頻的同時便接受了“聽”的訓練,雖然短期看不出效果,但其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勢必對學生的語感產生積極作用;其次是誦讀的訓練,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 不會作詩也會吟”,便充分說明了誦讀對語言學習的巨大作用。誦讀不僅是塑造學生預感的基本方式,更是學好英語的前提,只有不斷閱讀和背誦,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英語、認識英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會要求學生大聲朗讀教材中的語句,不僅如此,還有很多搜集來的英文詩詞、歌詞以及影視臺詞等,只有是有益的、能促進學生認識的,都可以成為我們的閱讀材料,誦讀是培養語感的中流砥柱;最后是說的訓練,聽是接受,說便是釋放,只有聽而不說,只能是左耳進右耳出,因此,我也非常重視學生對說的訓練。在每堂課即將結束的時候,我都會帶領學生用英語互相交流,比如將全班分成幾個小組,小組內進行英語交流,話題可以是校園生活、家庭瑣事等,又比如用英語進行班級接龍,一個學生說完另一個學生接上,這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興奮度,既提升了學生的語感,也融洽了班級氛圍,久而久之,英語的常用詞匯、語調、語勢等都給學生留下來不可磨滅的印象,產生強烈語感;
因此,在進行聽說訓練時,我們既要認識到聽說訓練對培養語感的重大作用,同時也要重視系統的教學,應嚴格按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順序,先聽,再讀,最后說,這種層層遞進的方式形成了教學的梯度,學生學習起來不會太過吃力,保證了他們的自信心和斗志,對其英語語感的培養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二、開展口語交際 提升學生語感
語言的價值在于表達情感和交流思想,因此,我們的英語教學不應只關注于必要的語言技能和知識,還要善于引導,引導學生學會用英語進行交流,在用英語表達的過程中不斷汲取西方的文化,提升其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敏感,消除由于文化認知的不同導致的英語學習的障礙,使語感得到提升。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有時會有計劃地設計英語對話情景。如在牛津小學英語2B unit6 Let's count的第一課的教學中,首先,我帶領學生按照常規的教學程序將基礎知識講解了一遍,使之對本課的英語詞匯、語句等有了充分的認識,然后我適時插入歌曲“Let's count”,引導學生一邊唱一邊用手勢表達數數動作,這樣既記憶了單詞,又得到了口語的訓練,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接下來我將全班按每4人一個小組分成了若干個小組,并下達了小組任務:彼此詢問周邊同學的興趣愛好。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每個人都有角色,每個人都必須開口表達,“被迫”地說英語,可能在剛開始會感到別扭,一旦有了更多的表現機會,他們都開始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英語技能,以便在小組活動中更好地展現自己;最后,我根據學生小組中的表現,適時地給予指導,糾正其單詞的發音并組織誦讀,這樣的學習是快樂而高效的。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英語課堂上開展口語交際,可以極大地活躍課堂氛圍,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讓學生能更多地關心到其他同學,更為重要的,口語交際的訓練能不斷磨煉學生對英語的感覺,提升英語語感,實現對英語學習的真正提升。
三、組織課外活動 發展學生語感
要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僅僅憑借課堂上的時間是絕對不夠的,教師還應當在把握好課堂節奏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的需要,適當組織課外活動,使學生的英語口語展示有更加廣闊的天地,更進一步發展他們的語感,提升英語學習的效率。
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會組織一些有關英語的活動,比如英語競賽,學生年代好勝心比較強烈,因此開展此類的比賽可以有效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斗志,這樣不但活躍了英語學習的氛圍,而且能激勵學生不斷開動思維,加強對英語的認識和理解,更有利于培養對英語的語感。另外,我還組織了英語讀書活動,在把握好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帶領學生閱讀一些適合小學生這個階段的英語讀物,不僅能開闊視野,更為重要的是學到了更多關于西方的文化,這對語感的培養是不可或缺的;除此以外,平時在課堂教學中我還經常借助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播放一些英語視頻,以開闊他們對英語的認知。所以,課外活動的組織是有意義的,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實踐,而活動的進行也就是實踐的演練,讓學生更多地認識英語的實際價值,從而更好地在生活中實踐英語,不斷發展英語語感。
總之,小學英語教學應當關注于語感的培養,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格外注意這一點,將語感的訓練和培養滲透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引導學生說英語,使其在用英語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感受英語,提升英語語感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