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菊
摘要:本文介紹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的現狀以及認真學習這門課的必要性,最后介紹了教師在備課、導課、課堂內、課堂外如何滲透情感教育提供了方法。通過正確的認識情感教育,對學生以后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情緒目標;正確價值觀;滲透情感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8-0058
思想品德對于一個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書本上知識的學習,更要關注學生本人的價值觀以及人品的培養。道德和法治課程和其他課程是有所區別的,不是學會書本內容就可以的,這門課程的實際意義遠大于書本意義,情感教育在這個時候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情感教育的概述
情感的發展程度代表一個人的成熟度。人的情感的發展成熟度和身體機能成熟是不一樣的,不是吃飽穿暖的呵護而是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條件下發展而成的。情緒機制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情感教育包括如何使情緒機制與思維機制、生理機制等相互協調。新課標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包含了許多生動的事例和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為學生樹立了好多的榜樣,文章承載著對人性的尊重以及表達對學生的關愛。
二、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現狀
一直以來,這門課程存在很多的問題。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特殊課程,是人品、道德和法治的課程,中考是開卷,對于好多重視分數的家長、學生和教師來說并不重視,有的還出現了厭學的狀態,從教學狀態的角度來說,質量也不令人滿意。但是長遠來看,對于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來說,每個學生應當具備一定的道德水平。
這些現象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教師在課堂上的教育手段出現了問題,教學過程缺乏情感因素,綜合現實情況,會使這門課程邊緣化。第一,知識目標大于情感目標。學生能夠有完整的人格是思想道德課堂的核心。情感教學目標主要表現在態度、情感以及價值觀。許多教師過于重視分數,以至于在教學過程中只出現所謂的重點、考點內容,而不會過細講解課程本身蘊含的情感價值觀的內容,忽略了學生自身的培養。第二,忽略情感投入。教師滿堂課只是在照本宣科,連標點符號都不放過,時間長了學生就失去耐心,課堂上就形成了教師講教師的,學生干學生的。對學習這門課情況的調查顯示,許多學生都認為不用學習這門課。出現了這種情況應該引起教師的重視。課堂上一味地讀課本,沒有情感的交流,學生會放棄學習這門課程的。所以,教師應當積極轉變觀念,與學生共情,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三、情感教育具有必要性
1.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特點決定了這門課程需要滲透情感教育。這門特殊的課程不僅僅需要的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品德的教育。因此,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情感教育和認知教育應當統一化。要想學生在行為上達到標準,首先需要將這些知識帶有情感地印在學生的頭腦中,只有動之以情,讓學生覺得知識就在身邊,才能達到知情雙收的目的。
2. 《情感智力》一書中曾提到“情商”一詞,書中闡述了智商在一個成功的人的成長中僅起20%的作用,而情商可以起80%的作用。而興趣、意志以及性格等就是情商的表現,在生活中以及個人的成長起重要的作用。
3. 初中生的見識相對于小學生來說更加豐富,但是不夠成熟,情緒也不夠穩定。通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能夠將容易走向不利方向的學生引上正道,通過學習這門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積極的情感。
四、情感教育的優化方法
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進行情感的教育,不僅是理論的問題,更是一個實踐的問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之間有很密切的關系。所以,教師在備課、導課和課堂教學中積極地將情感教育融入進去,同時積極地開展相關的課外活動。
1. 在備課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
在備課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課本知識,要更注重正確的價值觀、積極的態度如何能夠傳授給學生。在備課中積極地收集相關事實,預設需要表達的情境。
2. 在導課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
根據在備課時準備的事例,積極地引導學生,能夠進一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在開講時可以通過播放影音資料或者耳熟能詳的歌曲,讓學生進行合唱,學生在熟悉的歌曲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進行學習,讓學生更加想要學這門課程。
3.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
將情感教育融入到課堂上,教育與學習能夠相輔相成。比如,在學習“集體生活成就了我”這一部分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平時耳熟能詳的《西游記》故事來進行教學,不必跟著課本的條框走,在課堂上讓學生扮演師徒四人,讓他們在表演中體會團結、合作、集體的重要性,同時也看到了集體中個性的存在和磨合,直到都成“佛”后,就更深的體會到了“集體生活對個體的成就”。內容都是大家平時所遇到的,所以想說的話肯定特別多,素材也會很豐富。學生通過這個表演,聽到了許多其他同學的觀點,重要的是在體驗中收獲會比較多,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也會彌補自己的不足。情感教學的效果也會比較好。
4. 在課外活動中滲透情感教育
想要充分地進行情感教育,課外活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過課外的實踐活動進行情感教育,以達到目標。我們道德與法治課程本身就有許多的探究活動,課標也給我們提出了活動建議,那我們教師就可以組織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主題班會、有趣味性的演講比賽、分享自我經歷的分享會、進行社會調查、嚴肅認真的報告會等,學生表達情感的方式也不限定,鼓勵學生積極地參加,在參加這些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自我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釋放,通過別人的分享打消走向歧途的想法,從而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將情感教育融入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是很重要的。在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關注課本本身所傳授的知識,還要利用這個課堂培養學生道德與法治的素養。用情感教育感化學生,用情感實踐踐行情感,培養二十一世紀合格的公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