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倫朝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的直接管理者、組織者;是學生身心發展過程的引導者、開拓者;是社會公德水平和良好思想品行逐漸形成與鞏固者的教育者、踐行者;是學校領導實施管理、教學工作及各種教育活動的得力助手。那么,怎樣當好班主任呢?根據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筆者展開初步的論述。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做法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8-0085
班主任是班級的直接管理者、組織者;是學生身心發展過程的引導者、開拓者;是社會公德水平和良好思想品行逐漸形成與鞏固者的教育者、踐行者;是學校領導實施管理、教學工作及各種教育活動的得力助手。那么,怎樣當好班主任呢?根據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筆者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忠誠教育事業
班主任作為一名教師,應當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以培養人才,振興中華為己任,自始至終都兢兢業業地投身于教育工作中,把自己的青春年華、聰明才智全部獻給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特別是當今人人“拜金”思想很重的歷史條件下,他如果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就會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對學生全方位重視,全過程負責。只有這樣,他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戴和依賴,才會贏得領導的重視和信任,才會贏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這樣,班級的各項工作才能順利開展,教育學生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二、具備超前意識
本世紀將是一個知識經濟和科技競爭及綜合國力競爭非常激烈的時代,這就要求培養的人才應該具備一定的才能:1. 組織管理能力;2. 創新改革意識能力;3. 與人相處和交流的能力;4. 在逆境中生存與發展的能力;班主任應時刻站在這個高度去考慮工作,教育學生,使他們嚴格要求自己適應時代發展。同時,班主任還要及時發現問題和科任教師溝通,取得共識,共同轉變教育觀念。此外,班主任要有意識地組織一些活動,鼓勵學生放開眼光,從國家的發展前途出發,大膽嘗試,進行思維訓練,養成創新意識,開闊學生視野。
三、真心熱愛學生
熱愛學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級工作的基礎,教育家馬卡連科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學生就是尊重他們,理解他們,關懷他們。現在的中學生具有很強的感受能力,他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架“天平”,時刻對教師的愛心進行著衡量。班主任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和學生接近,實現情感交融,只有和學生實現情感交融,學生才愿意將自己的思想、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向班主任傾訴,班主任才能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深入細致地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班主任處處以愛心關懷他們、教育他們,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學生在心理上就會與教師產生共鳴。使他們樂于接受教育,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轉化為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時,班主任只有對學生付出真誠的愛,才能贏得學生對自己的熱愛和尊重,學生才會自覺地將班主任的要求轉化為自己的行動,才會把班主任對自己的愛,轉化為不斷進取的動力,盡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完成班主任交給的各項任務,從而為實現培養目標創造有利條件。并且愛學生要“均衡”地把愛分給每個學生,只有這樣,師生情感才能交流,師生關系才會融洽,班級工作才會更好地開展。
四、耐心教育學生
心理研究表明,中學生的情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常常隨著情景的變化而變化,具有很大的易感性。特別是初中生的情緒帶有沖動性,易激動,不善于自制,行為不易預測。他們的認識能力有限,在遇到挫折時,便會產生不理智的行為,或退縮不前,或不顧一切去蠻干。中學生的這些特點,都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一定要有耐心,工作中要做到細和勤。這就要求班主任要善于觀察學生的微妙變化,注意觀察學生平時的言行舉止有無反常,如有反常,班主任就應及時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使問題在萌芽狀態時就得到解決;班主任還要經常深入到學生群體中,如教室、住所等地方,與學生交談,往往會找到學生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還應積極加入到各種活動去接近學生,培養師生感情。此外,班主任還可通過家訪、微信、QQ、電話等方式與各家長聯系,聽取家長對對孩子優缺點的評價,從而了解自己的學生。只有這樣耐心細致的溝通、幫助方可激勵學生不斷進步,增強班級同學的凝聚力,使班主任順利實現培養目標。
五、善心感染學生
常言道:以心換心。班主任用一顆善良的心,就可以換取學生那顆純潔的心,培養學生良心感。“一個人只有在你的心靈里有良心存在的時候,良心才會成為你行為的衛兵。”(蘇霍姆林斯基)首先,班主任應該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對待學生。若班主任居高臨下,對學生這也指責,那也批評,學生就會產生畏懼感或逆反心理,與班主任之間存在一層厚厚的隔膜,師生之間就難以溝通,關系就難以協調,甚至可能出現一些叛逆者。因此,班主任應尊重學生,使學生感受到你的平等之心。其次,班主任應充分信任學生,中學生正處在心理、生理的發育成長階段,自控能力差,反復性強,加之一些不良環境的影響,可能今天出現這樣的毛病,明天有犯。如果班主任隨便給學生加上屢教不改的“罪名”,學生便難以接受,甚至產生逆反心理,與班主任對著干。這時,班主任就應理解他們,認真分析學生的是有意行為還是無意行為,然后再和風細雨地進行誘導,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純潔的心靈上打上深深的烙印,感受到你的公正之心。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聽信你的教導,服從你的管理,學生才會團結一致,眾志成城,使班級管理工作更上一層樓。
總之,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當好一名班主任,管好班級,教好學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與學生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諧、朋友式的新型師生關系,做一口光明的激勵之鐘,在相互尊重、理解、信任的基礎上管理好班級,使學生快樂健康成長。只要每位班主任辛勤耕耘、無私奉獻、傾注真心、愛心,還有一顆賴心,必定能點亮學困生心中的“綠燈”;只要憑著高尚的人格魅力,精到的育人藝術,博大的善心和科學的方法,就能走進學生的心靈。使他們揚起理想的風帆,奮勇直前,成為祖國需要的棟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