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艷君
摘 要:微信是騰訊公司所推出的一款即時通訊軟件,在使用的過程中具有成本低和互動性強等特點,甚至還有著一定的保密性,因此對于大學生來說不僅能夠使交流和溝通更加便利,還能夠幫助學生拓展人際關系。本文主要分析了微信平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定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微信平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新興網絡媒體的變革和創新,以數字化技術為基礎的微時代帶來,信息的傳播變得更加廣泛和快捷,在傳播方式上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各種微傳播媒介的誕生不僅加快了信息的傳播速度,在內容方面也更加短小精悍,傳播者逐漸具有了多元化和交互性強等特征,如微信等為傳播媒介,不僅能夠在互聯網終端上使用,最方便的是可以利用4G網絡在手機平臺中使用,使信息傳播具有了實時性、互動性和高效性等特點,打破了時空的界限,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1 微信平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的可行性
(一)更新教學模式
傳統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模式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教學模式非常單一,缺乏創新性,并不符合當代大學生的成長環境和思維方式。我國的大學通常都分為理科和文科,而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僅限于課堂之上,因此這種教學模式就會使得不同學科中的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敏感性方面產生巨大的差異性。而隨著微信普及,它則存在于每個學生的手機中,大學生們對于接受微信消息的積極性也非常的高,因此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微信平臺進行教學,不僅能夠尋找和探索出最適合政治思想教育信息傳播的規律,在不斷的完善傳播內容和方式的過程中,還能夠形成獨具特色的教學模式。
(二)豐富教學內容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通常是一些改論、概述、政策等理論性的課程,傳統的教學方式只著重于書面的教學,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課通常會變得非常枯燥,學生們也沒有學習的熱情。微信平臺中的朋友圈只存在于通訊錄的朋友中,因此傳播方式更加傾向于點對點,具有良好的針對性,可信度也更加大,而且網絡的普及使得大學生們通常時刻保持著數據連接的狀態,大部分的學生在業余時間還會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和推送消息娛樂,利用該方式進行信息傳播,還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微信公眾號、微信朋友圈和微信推送等方式的應用,不僅豐富了思想政治教學的內容,還能夠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從而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教學。
(三)緩和師生關系
微信平臺不僅在學生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隨著微信使用者年齡段的不斷增加,教育工作者也紛紛成為了微信用戶,微信逐漸取代了傳統的短信工具。在傳統的師生關系中,教師通常處于高位之中,而這種關系通常會造成師生間不了解等現象,從而形成教育工作的盲區,使得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受到阻礙。而微信的出現因為交流并不是面對面的,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師生間的等級差別,從而增加了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形成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們能夠更加真實地表達出自身的想法,不僅能夠提高教學交流的效果,還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情況,從而具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比傳統一對多的引導方式更加適應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
2 微信平臺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應用的策略
(一)構建協調機制
利用微信平臺構建協調機制主要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協調大學生的教育方式,實現上下線的互動,學校可以不斷擴大微信教育的覆蓋率,充分利用微信開展豐富的教育活動,從而營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圍,還可以再微信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習輔導,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相協調,糾正大學生思想政治觀念的偏誤,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是協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隊伍,形成整體上的配合,學??梢越⑵饍炔康膮f調機制,鼓勵校領導、宣傳部、學生會等組織參與微信平臺的建設,不斷修正和完善微信使用的安全規范和監督機制,做好網絡資源的整合和共享工作,還可以建立起全社會的協調機制,將社會與高校相結合,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在微信平臺的順利開展。
(二)構建培訓機制
大量的人力資源是微信平臺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支持,而培訓機制的構建可以從四個方面談起。首先是培訓一支由學生會干部主導的工作團隊,將各種資源組織和整合起來,加強對于微信平臺的宣傳、建設和維護,確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進行;其次是對于大學生社團人員的培訓,學生社團在大學生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和號召力,對于他們的培訓不僅能夠讓他們成為教育的得力助手,還能夠貫徹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次是對于輔導員的培訓,優秀的學生輔導員不僅能夠利用微信拉近與學生的關系,還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得到踐行;最后是對于教師的培訓,優秀的教師團隊不僅能夠創新教育工作的內容、方式,還能夠充分發揮出新媒體時代的優勢,更好地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務。
(三)構建評價機制
大學生評價的主要實施者是教育工作者、專家和學生,因此其構成是否科學、合理對于評價的結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構建評價機制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起對于評價主體的選擇,才能夠體現出教育的平等性。在評價內容方面,一定要遵循方向性的原則,即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思想,堅持走社會主義特色道路,依據大學生的思想變化情況,適當地增加一些實踐環節,從而使評價更加具有全面性、針對性和實際性。在評價方法方面,可以使用群體評價法、比較評價法、自我評價法等方式,結合微信的朋友圈、公眾號和消息推送等功能,通過觀察微信上的群體、兩者以及自我比較信息,實現評價的實事求是,學會使用各種評價方法,增強評價的客觀性和公平性,促進學生不斷的進步。
3 結論
自微信退出后,大學生群體中的大部分人都在使用微信,它不僅使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更加便捷,還豐富了大學生的學習及娛樂生活,甚至成為了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
微信具有易操作性和便捷性等特點,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發展特點,加上微信自身所具有的廣泛性、權威性和及時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運用的優勢也更加的明顯?;谠摫尘跋?,教育工作者應當積極利用微信的優勢,發揮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使微信更好地服務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雯靜.大學生微信安全教育探析[J].中外企業家,2015(2):184.
[2]李冬瑋.微信,開啟家校合作的新模式[J].上海教育,2016(Z1):23.
[3]李煥朝.基于移動通訊(微信)的教師培訓模式探究[J].教師,2016(5):98-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