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井岡山精神是老一輩革命家在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理論和實踐活動的結晶。井岡山精神的內涵:1. 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2. 堅持黨的絕對領導。3. 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思想作風。4. 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5. 艱苦奮斗的作風。她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當前,我們在開展高校井岡山精神教育,岡山精神對于培養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艱苦奮斗教育、價值觀教育的培養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是一份寶貴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井岡山;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1 用井岡山精神強化當代大學生理想和信念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井岡山革命戰爭時期,敵人頻繁的軍事進攻和嚴密的經濟封鎖導致井岡山上“幾乎完全斷絕食鹽、布匹、藥材等項生活必需品”,吃的是紅米飯、南瓜湯,還不是天天有吃,有時以野菜、皮帶充饑;遇有病傷,則狀況更惡劣。“左”傾思想干擾致使井岡山斗爭在1928年遭受了“三月失敗”和“八月失敗”,黨組織被嚴重破壞,黨內一度出現信念危機:一些黨員看不見勝利前途,出現了叛變、逃跑甚至反水的現象,不但紅軍和地方黨內有一種悲觀思想,就是中央那時也不免為那種表面上的情況所迷惑,而產生了悲觀的論調。逆境中毛澤東等根據地領導還在日常戰斗、工作和生活中,運用樸素的語言、通俗的哲理,不失時機地向黨員群眾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為了更深刻地說明這一問題,毛澤東進行了理論反思,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將馬列主義理論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總結了中國革命特別是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經驗,科學地分析了中國社會性質和軍閥混戰的社會特點,論述了紅色政權發生、存在、發展的原因及條件,科學而響亮地回答了“紅旗能夠打多久”的疑問。想信念,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支撐一個民族奮發向上、追求進步的精神動力。一個缺乏理想信念的民族,就失去了精神支柱,失去了追求與目標,失去了上進心和凝聚力。這樣的民族是沒有希望、沒有前途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將大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新一代社會主義接班人。這就需要我們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的客觀需要為導向,以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為基石,以法制和道德約束為手段,堅持繼承、借鑒、改造、創新的原則,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大學生道德教育模式。提倡共產主義道德理想、道德準則和道德規范,同時,倡導符合現實人們的思想水平,能為大學生廣泛接受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道德規范,即社會主義道德規范。既要注意先進性,又要注意廣泛性,要針對大學生的不同層次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必須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集體主義原則,堅持倡導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五愛”精神,倡導樂于助人、講求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道德信念基礎上,確立市場經濟活動中主體的正當求利、合理利己、互惠互利、公平競爭的合理性,并作為市場經濟活動中的基本道德要求。要在大學生中正確地引導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競爭的信念,用社會主義道德原則對待經濟活動中的等價交換、優勝劣汰等商業行為準則,使大學生在思想上逐漸建立起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又體現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價值觀、競爭觀和經濟倫理觀,克服金錢至上、投機取巧、短期行為、損人利己以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既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又要對傳統道德進行批判、改造、創新,著力塑造與當今時代發展趨勢、基本要求和歷史使命相適應的時代精神。
2 井岡山精神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動力
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誕生了一位人民共和國領袖、五位元帥、五十余位將軍,造就了新中國幾位省委書記。他們的工作能力和人格風范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堅定的革命理想和崇高的共產主義信念,是當代大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的典范,是進行共產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的精神財富,是培養誠信意識,構建和諧社會的歷史資源;他們創辦軍官教導隊,創辦軍械處、被服廠、印刷廠,開辟大隴好場,創制游擊戰爭“十六字訣”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編唱革命歌謠,刷寫紅軍標語的文化建設等壯舉,特別是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的創新氣概等等,是當代大學生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的精神源泉,是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有益啟示;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紅軍群體心理的合理調試,是當代大學生提高身心健康素質的榜樣;井岡山軍民艱苦奮斗干革命,因地制宜辦工廠,同心協力反封鎖的頑強毅力、崇尚科學和團結合作精神,是當代大學生提高勞動素質、培養科學精神的內在動力;井岡山時期開展的文化體育活動,是當代大學生美育教育的歷史文化基因。
3 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隊伍的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思想政治隊伍的理論素養。著力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始終把握規律性、富有創造性
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不僅具有寬廣的世界眼光,而且深知中國國情,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善于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對重大現實問題作出令人信服的理論闡釋,始終掌握著思想斗爭的主動權。最引人注目的是,朱毛紅軍的隊伍里活躍著曾士峨、陳毅安、王展誠、劉之至等50多人組成的一批軍政兼優的黃埔生,正是由這些精英人士分別擔任的紅軍各級指戰員讓這只革命隊伍充滿了青春與活力。他們用過硬的軍事素質和過人的理論素養,機動靈活地指揮對敵游擊戰,深入淺出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激發革命信仰的力量,才使得井岡山根據地不斷地擴大與鞏固。近年來,各地高校狠抓思政隊伍建設,為學校和地方的改革發展穩定創造了有力的條件。然而,面對國際國內的復雜形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為此,要主動適應形勢發展和任務需要,進一步配齊建強各支工作隊伍,加強教育培訓,提升能力素質,大力推動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進一步提升理論宣傳、輿情研判、抵御滲透等重點難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改革完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工作隊伍積極性,努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勇于擔當、能力突出、作風優良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堅強有力的思想和組織保障。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非常注重工作方法。他結合當時的斗爭實際,運用多種教育方式方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最為典型的是,對軍隊采取“紅軍宗旨和任務的教育、革命紀律教育、革命形勢教育”,對黨員采取“無產階級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黨的方針政策教育”,對人民群眾采取“文化知識教育、革命宣傳教育”等。他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毛澤東指出,要想取得革命的勝利,“就得和群眾在一起,就得去發動群眾的積極性,就得關心群眾的痛癢,就得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解決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問題。”對于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一點也不能疏忽,一點也不能看輕”。endprint
今天,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時代,信息傳播渠道、方式多元立體,做好開放條件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難度日趨加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理想信念教育必須適應時代發展,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解決現實問題,實現方式方法的與時俱進。要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重中之重,遵循信息網絡規律,打造各類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網絡平臺,著力提升網絡運用能力,增強網絡輿論引導能力。還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多種方式方法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把思想政治教育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不斷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當代大學生要把國家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向革命先輩學習,以愛國為崇高之志、以報國為終生之責,刻苦學習,掌握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為實現祖國統一、民族富強作出自己應用的努力。生活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思想上,勇于開拓,樂于奉獻;觀念上解放思想,敢為人先;學習上刻苦鉆研,勤學苦練;工作上不畏艱險,埋頭苦干;精神上意志堅定,毅力頑強。大學生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以報國之情立報國之志,惜時如金,刻苦學習,隨時準備為祖國、為人民、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貢獻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大學生要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學習歷史知識,從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高尚品格和英雄事跡中汲取力量,陶冶情操,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學生要努力學習現代科學技術,學好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適度消費,不奢侈浪費。大學生要強化艱苦創業意識,了解國內外最先進的創新機制,學習其先進的創業經驗,走向社會后發揚革命先輩的艱苦創業精神,在自主創業中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余伯流,陳鋼著.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全史[M],1998:572.
[2]毛澤東選集(合訂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3]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黃宏.井岡山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75.
[5]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8.
作者簡介
陳平東(1986-),男,廣西靈山縣人,本科學歷,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教師,初級職稱,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