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梅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取故事、游戲、操作、談話等方式,以榜樣、典型為目標,小組競賽,設置懸念,利用激將法,充分利用形象、直觀的實物等多種教學方法、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使學生學習興趣高漲,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激發;數學興趣;活力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36-010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6.064
一、以故事的形式引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富有情趣,娓娓動聽的故事更能吸引少年兒童。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數學中的好多知識都可以以故事的形式出現,使學生興趣高漲,積極參與,效果明顯。例如教學四則混合運算時,可以用生活中最常見的到超市購物的故事事例教學:有一天,媽媽病了,讓小明自己做主到超市購物,小明拿著媽媽給的50元錢到了超市,在購物的過程中他買了西紅柿2斤,每斤2.8元;大肉2斤,每斤12元;茄子1.5斤,每斤3元;辣子1斤,每斤3.5元;蒜苗0.4斤,每斤6元,買到這兒,小明大概算了算,還余點錢,這會兒他犯難了,媽媽要求50元剛好買完,不能余下,也不能超出,請同學們幫幫忙,小明怎么辦,才能50元不多不少,剛好買完?這時我看到學生就積極行動起來,因為這是他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情境。學生興趣特別高漲,有的自己一人計算、想辦法,有的幾個人合作給小明想辦法。我沒有打擾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幾分鐘后,學生交流,各抒己見,答案方法有很多。學生一邊說一邊演示,我及時給予評價、點撥和肯定。這樣,一個生活故事,包含了數學中的多個知識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習慣,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了訓練與提高,激發了學習數學的興趣,讓數學課充滿活力。
二、用生活中的游戲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游戲是少年兒童最喜歡,也最愿意參加的活動。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我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把單調、重復、類同的數學知識,巧妙地設計融入游戲當中,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例如,在教學十幾減幾時,我充分利用學生生活中最常見、最容易、最喜歡的套圈游戲。我把這個游戲引入課堂,讓學生拿自己家中大小差不多的玩具,教師準備幾個套圈,把課堂變成游戲場所。先把學生拿來的玩具大小基本一樣的擺成各種圖案: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讓學生逐個拿套圈在統一距離外套這些玩具,然后各自寫出自己的算式,并且計算出來。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容易被調動起來。在這個教學環節中,玩具總的數量不斷增加或減少,學生各種算式也就層出不窮。學生算式的來龍去脈讓學生根據自己游戲進行述說,這樣學生既學會了十幾減幾這個知識點,又訓練了語言思維邏輯能力,課堂動了起來,也活了起來,效率自然極大地提高了。
三、動腦動手在操作中激發學習數學興趣,讓數學課充滿活力
任何理論都來源于實踐。小學生直觀、形象思維比較強??梢圆扇∠铝蟹椒▌幽X動手在操作中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讓數學課充滿活力。
(一)數學課變成美術課——畫一畫
教學中,學生學習了一些基本的圖形后,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彩筆畫出生活中的圖案,如房子、機器人、火箭、花兒等。看似把數學課變成了美術課,其實,學生通過畫的過程也是對各種圖形的再了解、再認識、再理解,這樣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提高了,達到了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何樂而不為。
(二)數學課變成手工課——擺一擺
數學來源于生活,反過來又指導應用于生活。通過學習,學生掌握一些基本圖形、數的組成和分解、加與減等知識后,讓學生拿出各自學具在桌子上將學過的知識擺一擺,使學生再一次呈現、加強對各種圖形及運算的進一步的認識和升華,進而對所學知識進一步內化、升華。
(三)數學課變成游戲課——玩一玩
立體圖形跟日常生活非常密切。學習了立體圖形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立體幾何圖形,讓學生把自己家中有關立體幾何圖形的實物拿到課堂,通過組一組、分一分、摸一摸、滾一滾等方法,讓學生體驗立體圖形的特點和區別,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物體形狀的真正體驗。
(四)數學課變成家中活動課——分一分
數學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數學。通過學生學習了分類知識后,要求學生當一次家庭小主人——今天我來當家。要求學生整理自己的書房,把同類書整理在一起;把各種玩具按顏色、種類、作用分別整理;廚房、客廳、臥室的各種物品也按一定的類別一一整理。從整理自己的書包及家里的衣柜、抽屜、鞋柜等做起,這樣提高學生生活的自理、自立能力和審美情趣,也使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為生活服務。實踐證明,只有學生自己動手,體驗生活中的數學,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以榜樣、典型為目標,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數學課充滿活力
榜樣就是力量,榜樣就是目標。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班級學生中在回答問題、解題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比較好的學生,將他們各個方面的優秀做法,以學生的口吻表述出來,讓其他學生以他們為目標,學習他們的方法,向他們邁進,通過一段時間地學習,爭取和他們同步或者超過他們。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高了,積極性、主動性也就提高了,學習的效果自然就顯著了。
五、小組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勝利。小學生每個人都有強烈的好勝心。只要是自己能做,能為小組出力做貢獻,興趣就特別高,也會為自己為集體貢獻力量而感到驕傲和自豪。課堂教學中可以把知識點巧妙的進行小組比賽,充分發揮小組的整體優勢、團隊比賽、團隊力量。比賽中比的不是個人做得怎么樣,而要看整個小組的成績。通過這種競賽,學生互幫互學,討論熱烈,興趣高漲,積極主動,都為小組積極動腦動手、出謀劃策,小組學習的氣氛也濃厚了。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自己,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活力也就呈現了出來,教學效果就明顯提高了。
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通過實踐使我體會到,設置懸念,利用激將法,以談話方式,充分利用直觀、形象的實物,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孟慶艷.淺談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1(23):164.
[2] 孫思玉.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J].寧夏教育,201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