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容??
摘要: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更重要是可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閱讀興趣。閱讀數量的多少以及閱讀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文基本素養,所以這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的。本文將就如何提高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一個綜合論述與探究,希望能夠以此來提高我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初中閱讀課程是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指在初中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通過對閱讀技巧以及閱讀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技能,提高閱讀效率,增加閱歷與見識的一個綜合教學過程,在初中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一、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古語說“開卷有益”,只要看書就一定能夠提升自己的見識與閱歷,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實際上,這話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就筆者自身的教學經驗而言,大多數語文老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希望能夠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閱讀題材的選擇到摘要筆記再到學生自己的閱讀體會等等全部自己做主,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初中學生處在性格的定型期,心智發育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較差,過度放縱會讓學生缺乏方向感以及目標性,再加上缺乏老師的指導,很多學生養成了閱讀過程中泛泛而讀,囫圇吞棗的習慣,在閱讀時往往漫不經心,對于閱讀題材的內容毫不關心,只是想看個熱鬧,看個樂趣,抱著這樣的心態進行閱讀,不但不能夠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與閱讀水平,還會養成閱讀的陋習,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最后養成了壞的閱讀習慣,造成語文成績直線下降,失去學習語文的信心。
1. 閱讀教學過于程式化
對于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閱讀教學的程式化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閱讀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與發展。由于當前學生已經基本養成了閱讀的幾大步驟,一旦拿到文章就按照步驟進行閱讀,盡管程式化的閱讀能夠給學生一定的指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速度,也讓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閱讀信息,在這方面可以說程式化教學是頗見成效的。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凡事都是具有兩面性特征的,由于程式化的閱讀過于根深蒂固,所以大多數學生已經養成了程式化閱讀的習慣,難以在進行形式上的轉變,而程式化的閱讀習慣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想,進而束縛了學生的創造力以及想象力,碰到任何閱讀題材都往程式化上去靠,不但缺乏自己的獨立思考,更不可能完全迎合作者要傳達給讀者的信息。另外,很多老師都強迫學生在短時間內記憶大量的文章片段,并不提供良好的記憶空間與學習方法,大多數同學只能夠通過死記硬背來實現任務,這樣就消磨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了學習效率,一部分學生還會對語文閱讀課程教學產生排斥心理。
2. 閱讀教學手段過于形式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的教學模式也開始逐漸的由傳統的教學模式進入到多媒體教學的模式中,而語文閱讀教學也是如此。不過,由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老師的整體素質不高,再加上缺乏理論的指導,很多老師的傳統觀念沒有獲得根本性轉變,只是將多媒體教學流于形式,沒有抓住多媒體教學的本質,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重要作用,這樣的結果就是浪費了學校的多媒體資源,沒有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最后只能進入一個教學的誤區。
3. 閱讀教案缺乏實際性
對于大多數語文教學工作者來說,教案的編寫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總是有一部分語文老師,對于自己的工作做的不細致,對自己的要求較低,教案的書寫與實際的教學行為格格不入,過于花哨的閱讀教學教案不但落實難度大,實踐性差,還有可能會浪費老師大量的時間,這樣只是拿給領導看一看的東西并沒有為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的提高做出任何貢獻。
二、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1. 創設閱讀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
人們常說,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作為閱讀學習,必須要逐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閱讀習慣,逐步提高閱讀興趣。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的早期,心智發展不成熟,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學習的耐性較差,老師必須要加以認真輔導,持續關注,在創設課堂的情境方面,一方面可以參考一些閱讀活動,給學生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供學生選擇。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去主動感受詩作散文中的意境,有條件的還可以帶著學生去外面體驗一下生活,最好能夠走進大自然,結合詩人以及文學創作者當時的境遇,強化學生的閱讀深度,了解作者深層次的內涵,從而愛上閱讀,提高閱讀能力。
2. 設立閱讀教學目標,強化課程改革。
閱讀教學目標的設立對于整個教學環節的掌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課程的設計上,一方面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以及情感需要進行課程的設置,保障課程的內容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要深化教學改革,按照新課程改革標準提出的具體要求逐步貫徹落實,提高教學創新性,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閱讀感受,這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學環節。
3. 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所謂閱讀教學,其目的并不是閱讀本身,而是教育學生在閱讀的同時要感受作者的情感與思想,然后產生自己的共鳴與思維,這才是閱讀的目的。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僅僅依靠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是不行的,更多地是要引導學生創造性的思維,有自己的邏輯和想法,并且敢于表達自己的不同見解,這也是符合當今新課程改革對于初中學生的期望與要求。
參考文獻:
[1]張壽山.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導刊,2010,(07):79-81.
[2]章珊珊.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