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梅
(海南省臨高縣人民醫院骨傷科,海南 臨高 571800)
用VSD負壓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的效果研究
王秀梅
(海南省臨高縣人民醫院骨傷科,海南 臨高 571800)
目的:分析用VSD負壓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12月期間海南省臨高縣人民醫院骨傷科收治的100例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100例患者隨機分為負壓引流組(50例)與開放換藥組(50例)。為開放換藥組患者采用常規的開放換藥法進行治療,為負壓引流組患者采用VSD負壓引流技術進行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創面感染的發生率和植皮的成活率。結果:負壓引流組患者創面感染的發生率為2.00%,其植皮的成活率為98.00%。開放換藥組患者創面感染的發生率為28.00%,其植皮的成活率為72.00%。負壓引流組患者創面感染的發生率低于開放換藥組患者,其植皮的成活率高于開放換藥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用VSD負壓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地促進患者創面的愈合,降低其創面感染的發生率。
VSD負壓引流技術;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創面感染
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此病患者若未能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可發生創面感染。近年來,用VSD負壓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的方法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研究指出,用VSD負壓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能夠有效地促進患者創面的愈合[1]。為了進一步分析用VSD負壓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的臨床效果,海南省臨高縣人民醫院骨傷科對100例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患者進行了分組對比研究。
1)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及實施方法,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2)病情符合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的診斷標準。
合并有嚴重的臟器損傷。2)合并有惡性腫瘤。3)存在進行VSD負壓引流治療的禁忌證。
選取2016年1月至12月期間海南省臨高縣人民醫院骨傷科收治的100例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100例患者隨機分為負壓引流組(50例)與開放換藥組(50例)。負壓引流組患者中有男32例,女18例;其年齡為20~68歲,平均年齡(44.10±14.33)歲。開放換藥組患者中有男33例,女17例;其年齡為20~69歲,平均年齡(44.60±13.05)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為開放換藥組患者采用常規的開放換藥法進行治療,包括對其創面進行清理、消毒、敷藥和換藥等。為負壓引流組患者采用VSD負壓引流技術進行治療。治療方法是:1)根據患者創面的大小為其剪取VSD材料。2)將剪裁好的VSD材料置于患者的創面上,并用半透膜對VSD材料進行覆蓋。3)連接三通管、VSD材料與負壓源(將壓力控制在150 mmHg~450 mmHg之間),按壓VSD 材料,對創面上的滲液進行負壓吸除,連續治療7 d。4)在治療期間,將患者的患肢抬高10 cm,并在其患肢下墊置軟枕。同時,應注意觀察各個管道接口的連接是否緊密,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暢,并詳細記錄引流液的具體情況[2]。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創面感染的發生率和植皮的成活率[3]。
采用SPSS15.0軟件處理數據。創面感染的發生率和植皮的成活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負壓引流組患者創面感染的發生率為2.00%,其植皮的成活率為98.00%。開放換藥組患者創面感染的發生率為28.00%,其植皮的成活率為72.00%。負壓引流組患者創面感染的發生率低于開放換藥組患者,其植皮的成活率高于開放換藥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創面感染發生率和植皮成活率的比較[n(%)]
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是骨傷科的常見病。此病患者若未能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可發生創面感染。近年來,隨著VSD負壓引流技術的不斷發展,該技術在治療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研究指出,用VSD負壓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具有以下優點:1)可有效地清除患處的炎性因子、壞死組織、細菌和毒素。2)采用半透膜覆蓋創面可阻止細菌等微生物進入創面,進而可有效降低創面感染的發生率[4]。3)可使患者創面閉合得更加緊密,避免死腔的形成。4)可有效地改善患處的血液循環,消除腫脹,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5]。在本次研究中,海南省臨高縣人民醫院骨傷科采用VSD負壓引流技術對50例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患者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負壓引流組患者創面感染的發生率低于開放換藥組患者,其植皮的成活率高于開放換藥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用VSD負壓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地促進患者創面的愈合,降低其創面感染的發生率。
[1]曹家俊,丁少成. VSD治療復雜四肢創傷軟組織缺損的臨床應用[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4):42-43.
[2]莫景木,馬志芳,韋慶,等.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四肢創傷中的應用[J]. 廣西醫學,2011,33(8):1068-1069.
[3]呂福慶,劉險峰. VSD負壓引流術應用于四肢創傷的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2,33(7):1446-1447.
[4]倪小紅. 探討VSD負壓引流術運用在四肢創傷中的效果[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5):61,65.
[5]張英梅,李華. 封閉負壓引流治療四肢創傷性軟組織損傷的護理體會[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0):2363-2365.
R454
B
2095-7629-(2017)15-02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