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山
摘 要:良好教學情景的創設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基礎和關鍵。小學語文教師要注意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創設良好教學情景要注意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結合、面向整體與個性學習相結合和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相結合三個原則。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良好教學;情景創設;原則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良好教學情景的創設是一個始終無法繞過去的話題。這是由小學生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所決定的。相比中學生來說,小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還未培養起來,缺乏心理的穩定性。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小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情緒化就會比較嚴重,他們受到教學情景的影響就會更大。如果課堂教學情景創設得好,課堂氛圍輕松、愉快,教學方法巧妙,小學生們就會積極、主動地投身到課堂學習中來,學習效果自然也就會好。反過來,如果課堂教學情景創設得不好,課堂氛圍沉悶、乏味,教學方法落后,小學生們就會興味索然,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來,學習效果自然也就不會好到哪里去。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良好教學情景的創設的關鍵在于教師。如果一位教師能夠熟悉教育教學規律,能夠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來更新自己,能夠在充分了解校情、班情的基礎上采用相宜的教學方法,那么他就完全具備了創設良好教學情景的條件。
到底什么樣的教學情景才是真正適宜學生的呢?又該如何衡量課堂教學情景是否良好呢?筆者以為,衡量課堂教學情景是否良好的因素有不少,但是我們只要抓住以下幾個原則,看看課堂教學情景是否符合這幾個原則。那么,課堂教學情景是否良好就不難看出了。
一、 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結合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一個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的過程。確切地說,更是一個教師指導學生的課堂學習過程。新課程理念要求,課堂教學應該在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基礎上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不能忽視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更不能因此而剝奪、占用學生的課堂學習時間。而是應該堅定樹立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思想,培養他們的主體思維,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從而產生內在的驅動力,形成自我控制的能力和自省能力。只有這樣,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才能被很好地調動起來,學習潛能才能被進一步激發,才會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各種各樣的語文學習當中來,才能在活動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提高語文綜合素質。
要想在課堂上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首要的任務便在于培養學生的各種優秀學習品質。比如說獨立思考、合作學習、大膽發言、積極反思以及質疑創新,不唯書不唯上的品質等。而所有的這些優秀的學習品質都有賴于教師的耐心、有意識的培養,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教學環節進行巧妙設計,組織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訓練,并在堅持不懈的訓練中獲得長足的進步。特別是對小學生來說,因為他們還相應地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更需要語文教師步步為營、循序漸進的培養。要知道,教師課堂教學的行為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小學生的學習態度,并最終決定他們學習的深入程度,影響到課堂學習的效率。
二、 面向整體與個性學習相結合
由于當前我國的課堂教學體制還屬于班級集中授課制,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還是要更多地考慮面向整體的學生。所謂的“面向整體”其實就是教學內容的選擇,看看教師是否能夠從班級的學情出發,選擇難易適中的教學內容。使得優秀的學生能夠“吃得好”,中等學習能力的學生能夠“吃得飽”,而學習能力偏下的學生能夠“吃得了”。這其實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分層教學”。但是因為學生都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在性格、心理特性、興趣、基礎、學力等等方面都表現出差異來。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就要在面向整體的基礎上,盡可能地考慮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相應的發展。只有這樣,小學語文課堂才能算是獲得真正的成功。
從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來看,面向整體的教學都是做得很不錯的。倒是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還有欠缺。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究其原因,我想更多地要歸結于教師教學觀念上的疏忽以及教學操作上的遺漏吧!要知道,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上的科學、巧妙安排。小學語文教師要時時注意不同層次學生的課堂表現,特別要關注那些“游離”于課堂學習的學生。要注意利用不同的教學環節巧妙地把學生“拉”回到課堂上來。尤其是在組織引導學生對自主學習所得進行交流展示的時候,語文教師更是要照顧那些“弱勢群體” ,盡可能地為他們創造表現的機會,使得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能夠獲得成功。
三、 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相結合
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的今天,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已經逐漸深入人心,“大語文觀”也已經被大家所接受。在這樣的新觀念中,語文課堂已經突破了單純知識傳授的領域,逐漸上升為重視實踐活動在教學中的作用,重視課堂教學與社會性學習的相互溝通,使得學生能夠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去學習、去感知。這樣的話,學生就能夠通過觀察、調查、參觀、訪問等生活體驗和社會實踐來充實課本所學的知識,以此來增加生活的經驗,積累審美的經驗,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正因為如此,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注重引導學生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的相互結合,通過組織學生走出課堂,到具體的生活情景中去學習、去感受或是通過查閱資料、影視作品欣賞、專家講座等其他的方式把語文的外延拓展到廣闊的社會生活空間,建立起課堂內外的良好聯系來。
參考文獻:
[1]唐玉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境創設的體會[J].考試周刊,2013.
[2]王愛華.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景的創設[J].語文天地,2015.
[3]馬秀華.創設情景優化小學語文教學[J].新課程,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