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新紅
摘 要:本文概括分析了高中生在解決物理問題過程中所遇到的三方面的障礙;為有效清除解題阻礙、提高學生解題能力,文章隨后具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解題能力的三方面的策略;最后,本文總結(jié)得出培養(yǎng)學生解題能力需要多管齊下,關(guān)鍵是讓學生保持輕松的心態(tài)。
關(guān)鍵詞:高中物理;教學;培養(yǎng);解題能力
物理是高中階段較為重要且具有一定難度的應(yīng)用型學科,學生學會了課堂理論,課下卻不一定會解題。因此,擁有較強的解題能力才是學好高中物理的關(guān)鍵。高中物理綜合性強,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等多種思維能力,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是高中物理老師最主要的教學任務(wù)。
一、 高中生解決物理問題所遇障礙
只有明確了解決物理問題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障礙,才能游刃有余地找出解決方法和對策。高中生之所以解不出物理問題,主要受到以下三方面問題的牽制。
1. 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較弱
現(xiàn)實生活中的物理問題在解決起來通常需要借助抽象的數(shù)學函數(shù)模型進行分析,如果無法將實際的物理問題轉(zhuǎn)化為正確的受力分析和能量轉(zhuǎn)化分析模型,那問題就無法解決。此外,在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中,還需要找出已知條件和目標問題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而物理問題往往含有較大的信息量,且各個物理量之間的關(guān)系也很多,從已知條件到目標問題通常需要多步推導,若沒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便會思維混亂、顧此失彼,不能解決問題。
2. 不能熟練運用解題方法
任何一門學科在解題的過程中都需要一定的解題方法,物理更是如此。高中物理的解題方法有:假設(shè)法、反證法、近似法、等效法、極端法等,這些方法缺乏明確性,具有很高的抽象性、概括性,應(yīng)用起來往往模棱兩可,令人拿捏不準,不知該用哪種方法合適,學生不易掌握。如果學生對這些解題方法理解不透、應(yīng)用不熟練,在解題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解題方法選擇錯誤的現(xiàn)象,不僅問題沒有解決還浪費了大量時間,降低了解題效率。
3. 對解決問題有抵觸情緒,缺乏信心
高中物理難度較大,大部分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都會出現(xiàn)畏難情緒。有的學生急于求成,被一道題難住,花費了大量時間也找不到解題思路,心中覺得十分惱火。以后,一遇到做不出來的題就會產(chǎn)生焦慮情緒,而焦慮情緒又會降低解題能力。長此以往,備受打擊,便對物理解題失去信心和興趣,導致物理成績大幅度下滑。
二、 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解題能力
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根據(jù)以上存在的三方面的障礙進行有針對性的攻堅訓練,相信通過采取以下三方面對策,將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高中生的物理解題能力。
1. 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提高高中生物理解題能力的基礎(chǔ),需要貫穿高中物理教學過程始終。在教授高中物理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整體概括思維將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轉(zhuǎn)化為定理、公式及數(shù)學模型,以提高抽象思維能力;在掌握了理論知識后,還要教會學生如何運用邏輯思維在理論之上進行更為抽象的推理和運算。教師應(yīng)選用具有典型性的具體的物理題目對學生的抽象能力進行專門訓練,通過將物理情景轉(zhuǎn)換為物理模型的過程展示給學生看,切實提高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如圖1: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引入思維導圖,讓學生更為直觀、清楚地了解題目各個條件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同時教導學生在今后如果遇到較為復雜的題目可以利用簡單的思維導圖來理順邏輯關(guān)系。如圖2:
2. 教會學生熟練運用解題方法
除了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掌握并熟練運用解題方法也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關(guān)鍵。物理解題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典型的題目講解給學生,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各種解題方法的應(yīng)用條件和情形。在課堂習題練習過程中,教導學生認真審題,找對解題方向,待題目解出后,還要引導學生自主研究、主動總結(jié)解題方法的應(yīng)用技巧;讓學生建立習題集,改掉就題論題的學習方法,系統(tǒng)地將運用同一解題方法的題目進行總結(jié)歸類,令學生掌握同一類型題目的解題方法。通過日常的練習和積累,學生的解題能力會逐漸增長起來。
3. 培養(yǎng)學生解題興趣,減輕心理壓力
物理的定理和公式抽象、枯燥,需要教師將結(jié)合生活中生動有趣的物理現(xiàn)象進行講解。教師可讓學生參與到物理教學中來,親自動手進行物理實驗可調(diào)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的趣味性,營造有利的學習氛圍。課堂例題的選擇也要由簡入難,不要在一開始就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與學生多進行溝通交流,對解題能力較弱的學生進行鼓勵,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在學生的習題課上,教師可以對某個學生進行私下的提問,問他做題的感覺如何,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循循善誘地進行勸慰,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
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對高中物理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物理成績的高低取決于解題能力的高低。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高中物理教學中不僅要以思維訓練為基礎(chǔ),還要教會學生怎么解題即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遇到挫折還能繼續(xù)堅持下去的動力所在。高中物理授課老師要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多管齊下,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潘洪寶.如何培養(yǎng)高中物理教學中的解題能力[J].理化生教學與研究,2015,(93):163.
[2]潘志榮.論高中物理教學中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J].華夏教師,2015,(02):84.
[3]張海兵.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J].數(shù)理化學習,2013,(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