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松
摘 要: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腳步不斷地向前邁進,我國教育事業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從最初的技術型人才培養到越來越引起重視的高素質強能力型人才教育,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完善的背景下,體育教學的轉型刻不容緩。我國的體育教育正在不斷的穩定發展中,在以人為本的大原則下,如何針對學生自身情況因材施教,是以后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課題。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重視其本身所具備的優點方面,對現有的體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進行深入的改革創新,從根本上提升體育教學質量,保證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以及高效性,從而得到深化素質教育進程的深遠目標。接下來,我們就詳細地分析一下,針對我國體育教育的現狀,如何在實際教學中把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并對一些比較細節的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 體育;因材施教;以人為本
一、 因材施教的含義
首先我們先介紹一下什么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指的就是在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根據不同學生自身不同的知識技能掌握程度,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技能培訓,使學生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自身優勢,同時通過針對性的學習訓練,補齊自身的知識漏洞和不足之處。當然,實行因材施教的前提就是教師應該首先承認學生之間是存在著差異的,作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引路人,老師有責任也有義務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并應該善于發現他們之間的心理共性,了解他們的個性,對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適合的興趣技能培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 現今體育教學中實施因材施教的原因
(一) 對于實現教育公平以及創建更加和諧的教育環境有很深遠的意義
在越來越強調個性化的今天,學生之間存有差異是再正常不過的,這是客觀現實所決定,俗話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的,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這就更加能夠彰顯出因材施教的重要意義,公平教育是現代社會教育體系的發展原則,而因材施教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也可以顧及到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使得課堂教學可以真正地照顧到全面,這也有助于創造和諧的教學環境。
(二) 更加有利于學生發揮自身個性和個別化教育的實現
在體育教學中實行因材施教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可以充分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根據學生自身興趣愛好和其掌握的真實知識水平,針對性地制定適合的教學方式,在體育訓練時學生可以發揮自身個性,真正地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因此,實現個別化教學是很有必要的,在實行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下,幫助學生使其自身能夠真正自主地參與到實際教學當中。
(三) 以學生為主要對象,以教師為指導思想
針對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具體應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針,這就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考慮到其個別差異性,就比如說體育課堂教學中的籃球胸前傳接球,對于掌握較好的同學適當地增加他們的練習目標,而對于掌握比較差的同學應該適當地降低他們的練習目標,這樣就能夠使學生依據自身情況得到有效地訓練,當然與此同時,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上還要有適當的獎懲機制,比如增加一些表揚與鼓勵,這樣做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有成就感,同時呢,把學生作為體育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根據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進行不同的體育訓練,因材施教地對學生進行實際練習作業,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 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
說到教學方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應用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每個老師都有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其中主要表現在下面幾處:
(一) 分層次教學法
分層次教學具體指的是在課堂教學時,教師依據學生實際掌握的知識技能水平,對學生進行大致的分組,再根據他們不同的特點進行適當的教學。通過這樣的分層次教學可以使高中生在體育課堂學習中更好地適應,比如說根據男生和女生的身體素質不同,為他們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等等,這樣分層次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課堂效率,使學生在教學中收到的練習更加適合自己,使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更高。
(二) 結對教學法
結對教學法與分層次教學法不一樣,結對教學法的主要方法是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讓比較優秀的同學來指導掌握不熟練的同學進行體育學習,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學生不會再因為受到教師單獨的指導而產生自己身為差生的自卑心理。在實際課堂上,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交流,比較優秀的同學會在不知不覺中帶動能力相對比較差的同學。就拿跳山羊來說,很多女生膽子比較小不敢跳,這時體育老師就可以安排那些跳得好的同學去幫助她們,既可以避免女生因為敏感的心理而不好意思,也可能更好地提升學習的質量。
(三) 競賽教學法
競賽教學法指的是學生可以在體育活動中進行相互競爭來決勝負的一種方法。因為高中生正好都處于青春期,他們的好勝心比較強,作為他們的老師,正好可以根據這一心理,制定相應的標準和獎懲來大大提升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比如說在跳遠運動中根據學生不同的身高分為不同的組,保證每組的學生組成有能力強的,也有掌握并不是很好的,然后通過比賽的方式讓學生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日常訓練中。
總結: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是現代化教育事業的主要原則之一,在體育教學中實際應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保證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的同時,重視其本身所具備的優點方面,對現有的體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進行深入的改革創新,從根本上提升體育教學質量,保證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以及高效性,為素質化教育的進一步深入做出重要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李喬,李杰等.淺析因材施教[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3).
[2] 陳淑萍,黃兆銘.談“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孔子教育思想在實踐中的運用[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18(1).
[3] 蘇少敏.因材施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唯一途徑[J].現代教育,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