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桃??
摘 要: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庇纱丝梢?,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是學生自主探索的催化劑。學習興趣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究竟怎么激發呢?尤其是在數學學科中激發學習興趣更加困難。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興趣;培養
一、 培養學生數學興趣的重要性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它不僅是學生日常生活以及日后走上工作單位所必須掌握的一門學科,也是學生升入中學后學習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基礎,同時在學生步入社會以后,數學也是用途較多的一門學科。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對他們今后的學習有著很大的作用。小學生的大腦發育非常迅速,他們的學習能力往往隨興趣而得到提升。在這個年齡段學生的自控能力特別差,根本不理解學習的重要性,其學習動機必須靠興趣去引發。舉個簡單的例子:小學生都愛看動畫片,他們自己總是想方設法擠出時間看一會兒,不用任何督促和提醒,這就是因為他們對動畫片能夠激發學習的興趣。倘若學生對某種事物不感興趣,其厭煩心理就會隨之產生。由此可見,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濃厚的數學興趣便是賦予了學身終生學習的動力源泉。
二、 培養小學生數學興趣的有效策略
要想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必須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將傳統的粉筆加講解的課堂教學方式轉化成豐富的、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趣味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完成知識的獲取。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環境主要有課堂學習和課下學習兩種,所以,無論教學內容還是課外作業都要以趣味性為主,將趣味作為學生學習的第一要素。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做到:
1. 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勝心
強烈的好奇心是小學生較為突出的心理特征,它也是教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有力抓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將新奇的事物帶進課堂,用新穎的方法組織教學,將學生的好奇心充分地調動起來,他們的探究興趣就會隨之產生。如果在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處,教師能夠及時地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我們的課堂效率定會大大提高。
除了好奇心之外,小學生爭強好勝,唯恐落后的心理表現也是非常強烈的。這也是教師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突破口。因此,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使學生經常體驗成功的喜悅,進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
2. 為學生創建全員參與的舞臺
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構建共同參與的學習模式,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事干,都喜歡參與。其實,這也是教師展示才華彰顯魅力的機會。學生喜歡老師布置的任務,自愿參與學習活動,自然就喜歡這位老師,那么,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學生還能不喜歡嗎?
3. 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小學生都愿意在別人面前彰顯自己的才華,顯示自己優秀的一面。尤其是差生,他們同樣愿意表現自己,受到老師的關愛。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依據不同學生的認知程度和學習能力合理安排學習內容,讓每個學生都能表現自己,都有成功的機會。只有學生一次次獲得成功的喜悅,才會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所在。在學習過程中,合理的為優等生增加訓練難度,可以使他們從中感受探索的樂趣;讓中等生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適當拓寬知識面,他們就會感受到自己在進步,心情自然會舒暢;讓差生循序漸進,不斷體會成功的喜悅,他們將會穩步提高??傊灰覀冊谡n堂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高漲起來。
4. 及時、合理地給予學生表揚和鼓勵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榮譽感,所以,在教學的活動中,教師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和優點來加以表揚。特別是,在學生取得進步時,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們不斷地保持學習興趣。
5. 設計趣味性教學活動
由于小學生愛玩、愛動,所以在數學課堂中合理安排有趣的活動有利于調動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但是在趣味活動的安排上首先要重視直觀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學一年級“加減法”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自制一些小工具,這樣,在課堂玩耍的過程中學生就學會了知識,同時,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會變得直觀化和簡單化。此外,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盡量將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入到課堂來,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在中間穿插一些數學知識,并通過模型、實物等教具,配合多媒體等教育設施,形象而又直觀地引導學生去掌握新知識。
在課堂外,教師應該做到:
1. 給學生創造自由的發展空間
因為小學數學學科本身以理解為主,只要在課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我們可以適當地減少家庭作業,畢竟在如此小的年紀搞題海戰術實在不是一件痛快的事。為了保持學生在課堂中的熱情和興趣,教師盡量不要給學生的課外生活布下陰影。在布置課外作業時教師要遵循以質量取勝原則,以適量的人性的家庭作業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使學生對數學這一重要學科保持持久的、正面的重視。所以我們在給小學生布置數學課外作業時,必須對題量和題型做細致的考察。歸根到底,作業的意義就是為了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而不是作為懲罰學生的硬性指標。
2. 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也能很好地應用到生活中來。因此,教師要多對學生的應用能力進行培養,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使他們在生活中遇到與數學知識相關的問題時能夠將這些問題進行抽象化總結,并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教師要指導學生多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元素。如進行三角形穩定性的學習時,筆者就讓學生在放學的路上注意觀察,看能發現哪些三角形的物體,它們都是哪種類型的三角形。學生看到了三角形的屋頂,三角形的廣告牌架子,三角形的電線支架……很多三角形都是正三角形或是等腰三角形。由此,學生就能更好的理解所學知識,同時他們對于三角形知識的認識也有了一定的拓展,有的學生還能幫助家長將自己家中的家具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進行固定。
綜上所述,學生的數學興趣的確十分重要。但是激發小學生的數學興趣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教師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充分的動起來。這樣學生的思維就得到了拓展,其學習過程也就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