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愛柳??
摘要:教師要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對學生的學習中可能出現的錯誤與不足做好準備,并利用在教學時可能會出現的錯誤問題做引導,使學生將錯誤暴露出來,同時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出現的錯誤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實現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錯誤資源;預設錯誤;自我反思
一、 引言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學生一旦出現錯誤,或重復犯同樣的錯誤時,教師的批評訓斥都毫無意義,教師如何利用這些錯誤資源,將其轉化為有用資源才是教師應要思考和探索的問題。對于學生的錯誤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才是這些資源的寶貴之處。
二、 做好課堂錯誤準備,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1. 在課堂教學前導入階段
教師要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對學生的學習中可能出現的錯誤與不足做好準備,并利用在教學時可能會出現的錯誤問題做引導,使學生將錯誤暴露出來,同時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利用錯誤資源對學生進行引導是一種逆向教學方式,利用“錯誤”糾正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并提高學生的認識。對于夯實學生數學學科的知識基礎有非常好的效果。對于如何“引導”學生出錯,如:在進行“線段、射線、直線”教學時,“線段”和“直線”的數學概念,受日常思維定式的影響,常常是知道定義,也會把生活中的直線與幾何概念中的直線相混淆,因而出現錯誤。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有意的“誤導”學生直線是“筆直的、可以進行長度測量的線”對于概念不清的同學,往往就會回答“是”,教師再及時提出線段的概念,讓學生進行比較,學生就很容易發現問題。如果學生自己發現被“誤導”而找出問題所在,進行糾正錯誤的過程是加深記憶的過程,特別是在考試做判斷題時,能使學生一下子找到錯誤所在。教師有意“出錯 ”,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在錯誤中找到真相、獲得真知。
2. 正確對待課堂中出現的錯誤
學習中出現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在課堂中隨時可能出現,教師要注意處理方法,不能因為學生在簡單的問題上出現錯誤就批評,這些錯誤很有可能具有出現的共性,老師應予以重視,只有教學方法得當,才不會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通過分析錯誤的成因,使學生在認識到錯誤的同時,加深對知識點深層的認識和理解,才是對錯誤資源的正確處理方式。對于學生在學習中重復出現的錯誤,應該賦予更多的耐心和細心進行分析講解,同時,為了使學生記憶深刻,還可以給學生多列舉一些類似的實例,待學生正確解答相關問題,能有效提高學習數學的信心。
三、 善用錯誤資源,提高課堂效率
面對學生暴露出來的錯誤,教師要積極采取有效策略來減少學生的無效學習時間,進而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應以平和理智的態度,指導學生,幫助學生分析出錯原因,注意維護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保證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1. 了解學生錯誤思維的過程,引導學生自我反思
數學的教學過程,是引導學生開動大腦,活躍思維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傾向于將各個數學知識點中所蘊含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領會并掌握知識形成的過程,進而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技巧轉化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如,在講三角型“邊與角”的關系時,例題:已知△ABC兩邊長分別為a=3,b=4,求c邊長。乍一看到題目,由勾股定理可得,“c=5”,有學生脫口而出這一答案。學生給出這樣的答案并不奇怪,也不能說就是完全錯誤,但暴露了學生讀題不認真,考慮問題不全面的問題。首先,題目中并沒有說三角形是直角三解形,那么,也就是說這個三角形還有其他可能。教師通過引導,指出這一點后,學生立刻就明白了,并再次得出:根據現有條件,由于三角形的形狀不定,因此c邊的長度只能得出1 2. 將錯題集中起來,統一講解 在教學中,不難發現,有些問題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并不是個別學生的問題,這些問題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共性。教師要善于發現、利用總結這些問題,巧用學生的錯誤,使其成為教學資源的一部分。這就涉及具體操作方法了。 首先,教師提出讓學生建立“數學錯誤本”的建議和要求,讓學生隨時記錄自己做錯過的題目,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學生自然會發現其中的問題,很多錯題都是類型相似的,說明是知識要點掌握的問題,要加強記憶,而有些則是因為自己的馬虎,今后要認真仔細。學生做的這些,實際上也對教師教學有很大的益處。教師通過學生的“數學錯誤本”建立自己的“易錯題庫”,將一界界學生的錯題全部收錄進來,將成為教師的一筆重要“財富”。 其次,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錯誤資源,定期在課堂上集中對錯題進行講解,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同學間的交流,運用同齡人的思維方式,共同思考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并發現自己是否也出現過同樣或類似的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自查能力。讓學生享受主動發現和糾正錯誤的成功和快樂。 四、 結語 總之,利用學生自己在學習中出現過的錯誤進行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讓學生領會并掌握知識形成的過程,進而幫助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技巧轉化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決錯誤的同時又能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有效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黃艷.巧用“錯誤”創高效——初中數學課堂“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2:86. [2]陳鳳敏.巧妙利用錯誤資源,讓數學課堂更精彩[J].西部素質教育,2016,24: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