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心??
摘要:閱讀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比重,但是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學生閱讀興趣缺乏,學生閱讀水平有限,閱讀能力有待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不足一部分是由閱讀教學無效性造成的,希望能引起學校教師的高度重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主要內容,還要教授學生閱讀理解的方法,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在高考語文試卷中閱讀占有較大比重,對于提高成績有很大幫助,其中語文閱讀理解在試卷中占的分值最高。在新的教學改革中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成為主要的教學目標。正因如此,提高學生閱讀成績是高考語文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教師也要將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對課文的自主探究,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考鑒賞能力這幾個方面。那么,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提出相關策略,希望對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有所幫助。
一、 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占有主體地位,在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過程中也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閱讀教學中理解文本內容,解讀文本思想離不了讀者的解讀創新,閱讀文本需要通過讀者來展示其內在價值。在閱讀教學中首先通讀全文,在此基礎上要引導學生精讀課文,理解每段的主要內容,分析段與段之間的關系,最后從整體上理解整篇文本。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內容的集中展現,只有從思想層面上去閱讀才能理解文章的實質內涵。由此可見,理清文章思路是閱讀學習的關鍵所在。在高中語文課本中選錄了很多自然科學著作,文中涉及很多原理公式等抽象概念,閱讀過程中師生要明白這樣的定理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通過思考得出結論,在這個閱讀中學生的思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之后學生要有能力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例如,合上課本,自己腦中也有清晰的概念,過程中還可以結合筆記進行記憶。對于自己無法解決和很難理解的概念問題,學生也可以記錄下來,請教老師或與同學合作解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關鍵是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正視學生的個體觀點。
二、 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
在高中語文課堂中,語文教師和全體同學一脈相承,相互合作,相互促進,在教學中既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樣要重視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點撥學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1.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高中學習階段,大部分學生認為數學、英語、物理、化學這類型科目才是學習重點,語文可有可無,可多可少,鑒于這樣的學習觀念,教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樂趣,從而愛上語文,愛上語文閱讀課堂。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去閱讀課文,感知課文,從而建立自己的閱讀理解體系。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語言的感染力,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2. 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閱讀速度
教師不僅要帶領學生去閱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重要的是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理解的方法,教授學生如何閱讀,幫助他們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為了與高考接軌,在日常課堂中要選擇高考中的經典題型,讓學生把握命題的主要趨勢,掌握講題的基本思路。當然,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會遇到不同的閱讀文體,有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甚至也會遇到應用文,材料非常的全面,選擇的內容也非常全面,其中有人物傳記,科普小品文、文化娛樂、體育賽事、歷史文化等等內容,同時也會涉及到世界各國、全國各地的不同文化風俗。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的準確性對提高閱讀能力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所以,一名合格的高中語文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基礎知識,還要幫助學生掌握科學正確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
3. 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語文課程的學習與日常的知識積累有很大關系,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很大幫助,可以說,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基礎和前提。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師生要制定計劃,堅持不懈,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幫助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例如,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每天至少要閱讀一篇文章,并理清文章主要內容,基本上能感悟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相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要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深入文章內部,理清段與段,句與句之間的關系,還能賞析好詞好句的重要作用。教師還可以在班級內給學生訂閱學習報刊,指導學生學習上面的文章。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是一項長期工程,師生一旦制定了學習計劃,就要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半途而廢。其次,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默讀也是一種提高閱讀能力的方法,默讀有利于學生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書本上,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克服指讀、聲讀等不良閱讀習慣。默讀對學生的終身發展也有重要意義,隨著時間推移,學生年齡增長,閱讀量需要不斷提升,默讀有利于學生應對越來越重的學習負擔和工作壓力。最后,在養成良好閱讀習慣過程中師生需要注意幾個問題,例如,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這個階段教師的領讀就應該退出課堂,讓學生自主解決生字詞,自己閱讀文章。學生在閱讀中停留次數不應過多,以免打斷閱讀思路。學生還要學習跳讀的閱讀方法,對于少部分文章,文章篇幅過長,考場閱讀時間有限,學生就要善于跳讀,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解答問題。閱讀時間的選擇也至關重要.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高中語文教師的重要職責之一,教師要幫助學生快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閱讀材料的選擇也要有一定的坡度,由易到難,環環緊扣,學生只有在閱讀實踐中有意思地去思考總結,閱讀理解能力才能有所提升。師生要確立共同學習目標,包括長遠學習目標和近期學習目標,從小目標出發,持之以恒,學會高效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從而更好更快地提高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芳,劉笑飛.淺談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6,(06):189.
[2]雷桂軍.淺談中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5,(19):168-1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