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迅??
摘要:戶外活動是幼兒每日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重視幼兒戶外活動的開展。其中,在組織幼兒開展戶外活動的過程中,需充分利用周圍的自然環境,將環境轉化為適合幼兒發展的條件,讓孩子能盡情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從而確保孩子的身心能夠更加健康的發展。本文具體分析幼兒戶外活動中對自然環境的利用策略,旨在有效提升幼兒戶外活動的質量。
關鍵詞:幼兒;戶外活動;自然環境
積極組織孩子進行戶外活動,不僅能讓孩子逐漸養成堅強的個性,還能鍛煉幼兒的身體。目前,國內許多省市已將針對幼兒的戶外活動納入到了《幼兒園工作規程》中,并要求幼兒園必須組織開展適合幼兒的戶外活動,且幼兒每日的戶外活動時間不得低于1小時。由此可見,戶外活動對幼兒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對此,幼兒教育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到開展戶外活動的重要性,并將《幼兒園工作規程》全面落到實處,從而有效提升幼兒戶外活動中對自然環境的利用效率。
一、 充分利用時間,靈活安排活動內容
針對幼兒所開展的戶外活動一定要兼具集體性與自由性。簡言之,即無論是幼兒課間操或是區域活動還是自由活動都應具備以上特點。首先是課間操,在天氣晴朗之日,教師可充分利用課間操時間,將孩子組織到室外,接受陽光的沐浴,一來可以達到陽光補鈣的目的,二來通過做操能舒展孩子的四肢,為接下來的活動做準備。而后的區域活動,教師便需根據天氣情況來靈活安排活動內容。如在寒冷的冬天,教師便應多組織學生開展具有一定運動型的活動,一來可起到驅寒的作用,二來可利用陽光的照射,組織孩子進行踩影子、畫影子等游戲。這樣,在沒有道具的輔助作用下,孩子們依然可以玩得十分盡興、開心;而在炎熱的夏天,教師應盡量開展一些動作幅度小且具有一定藝術性的游戲,如作粉筆畫、觀太陽察方向、精估時間等;而若在陰天不下雨時,教師便可組織孩子進行室外寫生,趁著陽光不刺眼時,組織孩子觀察云的形態變化,同時進行語言表達訓練等。
二、 積極組織幼兒開展戶外活動,指導幼兒開心玩耍
針對幼兒的戶外活動,需與自然相結合。如在陽光和煦的春天,教師便可組織幼兒進行放風箏比賽,并將風箏設計為不同的小動物,讓孩子在玩樂的同時也能學習到不少知識。而在夏天,為讓孩子感受到風的作用,教師可組織幼兒到室外展開吹泡泡游戲,讓泡泡伴隨孩子的歡呼聲一起飛舞。秋天,面對滿地的落葉,教師也讓孩子自主收集不同形狀與顏色的樹葉,用于制作貼花或地毯。而在冬天,教師便可組織孩子進行逆風倒行,從而在鍛煉孩子身體協調性的同時讓孩子懂得如何自我保護。此外,在有風的日子,教師所組織開展的戶外活動還可與科學相聯系,如讓孩子將飄帶舉起,通過觀察飄帶搖擺來確定風向;面對小雨小雪天氣,通常情況下,教師會急忙將孩子轉移至室內,但這種天氣往往是孩子最興奮的時刻。對此,教師應一改教學常態,在與家長充分溝通的前提下,只要在備好雨具并確保孩子溫暖的前提下,教師亦可組織孩子在小雨小雪天氣進行戶外活動。一來可進一步滿足孩子的玩樂之心,而來下雨時,空氣中所富含的空氣負離子對孩子身體大有裨益,與此同時,教師還可組織孩子觀察通常在雨天才會出現的某些現象,如螞蟻搬家、飛蟲低飛、青蛙鳴叫、蚯蚓出洞等。在天氣即將晴朗之際,還可能看到七色的彩虹。總之,無論怎樣的天氣,都應盡量讓孩子玩得愜意。
三、 突破嚴格的時間限制,讓幼兒玩得投入
針對幼兒的教育并不如小學、中學、大學一般有著嚴格的時間限制,尤其是在晨間、晚上,幼兒到校與離校的時間均有不同。此時所開展的戶外活動則需要教師的悉心引導。如在清晨,教師可組織先到的孩子開展“歡迎你到來”的小游戲,讓早到的小朋友去迎接晚來的同伴,直至隊伍齊整。而在晚間離校時,為消除孩子等待家長迎接時的焦慮,教師可組織孩子開展擊鼓傳花的小游戲,待每一位家長到來便將花傳至這位小朋友手中,讓其談談今日的收獲,隨后便可跟隨家長離開。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亦需隨時關注天氣變化,一方面,需結合天氣安排適宜的活動,如在霧天或炎夏便不宜讓孩子在霧中或烈陽下等待,另一方面,則需把握孩子戶外活動時間,不宜過長亦不宜過短,此中還需注重適當控制幼兒的活動量以及注重活動后的衛生打理。
四、 結合實際情況,營造和諧的戶外場地
針對戶外場地的布局,需充分考慮一切可能影響到孩子玩樂的各種因素,如操場中的土堆、墻角的植物、草地的環保標志、教室中的雕飾、臺階等。將戶外場地設計為有立體感且能從多個視角觀察的“教科書”,以此滿足幼兒多方面的發展需求。此外,針對幼兒的戶外活動場地,還應具備一定的動態性,即給幼兒留下發揮自身想象力的空間,讓每一寸空間都能成為孩子的娛樂場所,從而在體現環境探索價值的同時使其特點能可交相輝映,形成統一的整體。
總之,玩樂是每一位孩子的天性。而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需盡量提升幼兒的互動質量。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戶外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并利用周遭自然環境中的各項條件,結合天氣變化組織幼兒開展符合幼兒發展規律的活動,如此才能讓孩子充分感到到自然的美好,從而促進孩子身心全面、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彬,許芊芊.利用幼兒園自然環境養成幼兒的環保行為[J].學前教育研究,2006(12):29-30.
[2]朱麗芬.引導幼兒與自然環境互動的有效策略——運用“園本自然環境”培養大班幼兒親自然情感的行動研究[J].福建教育研究,2016(7):68-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