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漫

【摘要】 目的 對肺結核患者的動態心電圖以及其臨床意義進行觀察分析, 為肺結核患者的臨床檢測以及治療提供一定的參考。方法 45例接受動態心電圖檢查的肺結核住院患者作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45例接受常規心電圖檢查的肺結核住院患者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的心電圖異常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心電圖檢測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期前收縮、心房顫動及心動過速、肺型P波、右室肥大、ST-T改變、肢體導聯低電壓、順鐘向轉位異常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1.6071、4.8649、13.1408、6.0494、5.0748、4.4056、5.4087、40.5000、6.7015, P<0.05)。結論 在
肺結核患者的治療中進行動態心電圖檢測, 密切關注患者動態心電圖異常情況, 可及時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 為肺結核治療工作提供有價值的數據。
【關鍵詞】 肺結核;動態心電圖;結核桿菌;臨床意義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4.006
Analysi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KE Man. Electrocardiographic Room, Zhenjia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Zhenjiang 21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d its significanc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Methods There were 45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receiving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examination as research group, and concurrent 45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s receiving routine electrocardiogram examination as control group. The occurrence of abnormal electrocardiogram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incidence of sinus tachycardia, sinus bradycardia, premature contraction,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tachycardia, pulmonary P wave, 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ST-T change, limb lead low voltage and clockwise rotation abnormality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21.6071, 4.8649, 13.1408, 6.0494, 5.0748, 4.4056, 5.4087, 40.5000, 6.7015,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examination and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atients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bnormalities, can find the patients condition changes in time, and provide valuable data for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Key words】 Pulmonary tuberculosis;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linical significance
肺結核是目前臨床上發病率較高、危害性較大的一種慢性傳染疾病, 由于患者的肺部受到結核桿菌侵襲, 患病初期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癥狀表現, 因此在患者病發時就診, 其病情往往較為嚴重, 若是患者及早發現并就診接受治療, 則恢復健康的可能性極大[1]。肺結核導致患者肺部受損, 心臟也受到一定的影響。臨床上對患者的心臟情況進行檢測多選擇心電圖檢測, 但由于其采集時間較短, 無法全面了解患者的情況, 因此目前多采用動態心電圖檢測[2]。本文主要對
45例肺結核患者動態心電圖以及其臨床意義進行觀察分析, 為肺結核患者的臨床檢測以及治療提供一定參考,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6月1日~2017年8月1日
接受動態心電圖檢查的45例肺結核住院患者作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本院接受常規心電圖檢查的45例肺結核住院患者作為對照組。研究組患者男35例, 女10例, 年齡18~90歲,endprint
平均年齡61歲, 體重36.05~81.72 kg;對照組患者男32例, 女13例, 年齡17~87歲, 平均年齡60歲, 體重35.94~80.93 kg。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研究組患者采用上海群天通用電氣有限公司與美國PI公司共同研發生產的PI200A系列十二導動態心電圖記錄盒, 患者行24 h心電信號連續監測, 24 h后取下記錄盒, 使用專用數據線輸入計算機, 采用PI200A系列十二導動態心電記錄盒軟件操作系統回放分析, 佳能LBP2900激光打緊機打印報告。對照組患者使用日本光電十二道全自動分析心電圖機1350P行常規心電圖檢查, 作出心電診斷報告。檢查均由同一檢測團隊進行, 并統一得出完整的數據分析報告。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心電圖進行密切觀測, 并對其中發生的異常情況進行記錄分析, 動態心電圖的診斷標準以《中國心電圖經典與進展》[3]為基礎。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心電圖檢測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期前收縮、心房顫動及心動過速、肺型P波、右室肥大、ST-T改變、肢體導聯低電壓、順鐘向轉位異常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1.6071、4.8649、13.1408、6.0494、5.0748、4.4056、5.4087、40.5000、6.7015, P<0.05)。見表1。
3 討論
目前臨床慢性傳染病中, 肺結核患者的患病人數極多, 且對人體的傷害也較大, 重要的致病原因是由于結核桿菌對患者肺部進行侵襲所造成, 患者抵抗力下降等情況, 病情發現較晚[4]。肺結核對患者的呼吸功能有著極大影響, 若是患者及早發現并就診接受治療, 則有極大的可能在接受有效的治療后恢復健康, 但部分患者病發較晚, 病情較嚴重, 治療困難, 且患者肺部會受到一定的損傷, 進而導致患者的心臟受到一定影響, 臨床對患者的心臟情況進行檢測方式多采取心電圖檢測, 具有無創且操作簡單等特點[5]。而常規的心電圖檢查, 由于其進行采集的時間較短、陽性率較低, 并且對陣發性發作、睡眠性發作等特殊情況無法進行監測, 而動態心電圖檢測是對患者進行24 h動態心電圖檢測, 不僅具有無創、操作簡單等優勢, 且其采集時間較長、陽性率較高, 可以有效加強對患者心臟電生理狀態的了解, 進而提高對患者進行治療的依據, 并及早發現患者的異常情況, 有效的采取預防措施, 減少患者心功能出現其他的嚴重問題[6-9]。
本次研究發現, 研究組患者心電圖檢測異常情況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其中出現竇性心動過速以及肢體導聯低電壓的患者較多。
臨床中部分研究發現, 肺結核患者在動態心電圖檢測中, 出現異常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感染的結核桿菌對肺部組織結構造成了破壞, 促使患者肺部的壓力增加, 而心臟泵到肺部的循環血液也隨之減少。為了滿足人體的氧氣需求, 患者的心臟就需要超負荷進行工作, 以滿足人體所需的血液循壞情況, 而隨著時間的增加, 心臟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 會導致患者出現心肌缺損或心律失常情況, 進而導致患者的動態心電圖出現異常[10-12], 因此在對患者進行肺結核治療的同時, 也需要對患者的心臟情況以及心電圖檢測情況進行密切關注, 有效的采取預防措施, 或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采取有效治療方案, 進一步加強患者的治療效果[8, 13, 14]。
綜上所述, 在肺結核患者的治療中接受動態心電圖檢測, 并對患者心電圖異常情況的發生進行密切關注, 可盡早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 及時進行預防和治療, 對肺結核患者在臨床治療上有著極大的促進意義。
參考文獻
[1] 魯永蘭. 肺結核患者的心電圖變化及臨床分析. 吉林醫學, 2014, 35(17):3763-3764.
[2] 許愛東, 王婷. 78例肺結核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臨床特點分析.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 8(13):56-57.
[3] 趙陽紅. 肺結核患者的心電圖變化及臨床分析.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 6(32):43-44.
[4] 李有軍. 肺結核合并肺心病心律失常臨床分析.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5, 3(34):49-50.
[5] 韓丹, 楊澄清, 彭軍, 等.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療耐多藥肺結核致Q-T/QTc間期延長臨床分析. 醫藥導報, 2016, 35(8):882-885.
[6] 易海瑛. 矽肺患者心電圖變化情況的臨床報道. 當代醫學, 2017, 23(4):38-39.
[7] 周美蘭, 符志軍, 張和武, 等. 武漢市359例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治療效果分析. 中國熱帶醫學, 2017, 17(3):248-252.
[8] 張丹, 李耀燁. 成人肺結核患者心律失常的動態心電圖與臨床分析230例. 中國社區醫師, 2017, 33(17):109-112.
[9] 何美華. 肺結核合并肺心病87例心律失常分析. 職業與健康, 2003, 19(7):129-130.
[10] 游綱佳. 98例肺結核病人的心電動態觀察. 江西醫藥, 1995(2): 19.
[11] 胡小玲, 余孟玲, 李怡. 老年性肺結核心電圖分析. 中國防癆雜志, 2003, 25(z1):156.
[12] 張秀榮, 張奎憲. 動態心電圖在心力衰竭患者預后中的預測價值. 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志, 2005, 5(4):603-605.
[13] 王春婷, 劉云, 李喬華. 86例肺結核患者順鐘向轉位心電圖分析. 江蘇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3, 22(4):691-693.
[14] 張惠芝, 劉登生. 肺結核患者的心電圖改變及臨床分析.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01(6):430.
[收稿日期:2017-1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