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素珍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優化了教學過程,增加了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存在一些多媒體教學的誤區.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 多媒體
信息時代的來臨,使教育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教育信息化——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多媒體教學,將抽象的邏輯思維轉變為具體的形象思維.同時,存在一些多媒體教學的誤區.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有哪些優勢和誤區呢?
一、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優勢
1.變難為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是將圖像、文字、視頻、聲音都融為一體的技術.它的畫面賞心悅目,解說簡單明了,音樂悅耳動聽.因此,它能把靜態的情境演示為動態的場景.這樣,能幫助學生建立物理模型,使物理現象在學生的腦海中聲畫并茂,鮮活、立體、生動起來,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還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一般來說,讓學生掌握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學的關鍵.學生對物理教材概念的理解在表面上.在這種情況下,多媒體技術能改變抽象語言特有的視覺形象,豐富學生的生活感悟,開闊學生的視野,實現情境教學,最大程度地喚起學生學習物理的內驅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突出重難點,增大課堂教學容量.高中物理的重難點,有的時空跨度大,有的綜合復雜,有的邏輯抽象性強.如何讓學生直接感知這些知識點呢?這就需要運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不僅傳輸知識信息量大、速度快,而且存儲、查找、提取信息都非常方便,還能用直觀的方式把物理的抽象信息展示出來,讓學生直觀地觀察這些物理現象,從而使教師輕松講解物理知識的重難點.尤其是在復習時,利用多媒體突出物理課程的重難點,能增大課堂教學容量.
3.展現物理課件,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能激活學生的大腦,使其處于興奮狀態,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力.多媒體教學展現了一個奇妙的物理世界.它通過多種形式具體、形象地激發學生的靈感,開闊學生的視野,開啟學生的思維大門,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物理知識,從而喚起學生內心的形象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教師就把學習物理“點石成金”的“金手指”交給了學生.
4.演示實驗,提高教學效果.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基礎.有些與教學密切相關,但是由于實驗條件所限制的內容,或涉及微觀、宏觀的內容,僅憑教師的口頭講解不能使學生有感性的認識和直觀的理解.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演示實驗,能放緩物理變化的過程,也能放大所要觀察的部位,使學生通過直觀感受和仔細觀察有身臨其境之感.例如,用顯微鏡觀察布朗運動的實驗,是難以指導學生進行實驗觀察的;原子核裂變的實驗是高中教學條件無法完成的;有毒或會污染的實驗是不能完全進行觀察的……物理實驗和信息技術相結合,能打破口頭講解帶來的局限性,使學生對那些比較復雜、難以觀察和難以演示的實驗進行仿真模擬實驗,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誤區
1.多媒體教學,忽視教學功能.如今多媒體成為高中物理教學評價的必不可少的一個標準,其實這是過于“拔高”了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功能.教學的原則應該是“以人為本”,同時人才是最好的教育工具.那些看似熱鬧非凡,實際卻讓學生在浮光掠影中學習的多媒體物理教學,是教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轉.以為只要采用多媒體物理教學,一切實驗、理論等問題就都能解決.
2.多媒體教學, 替代了黑板.多媒體物理教學提供了豐富、及時的信息,但是當多媒體信息量過大,并且教師展示課件的速度過快,那么就不能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更不用說讓學生做筆記消化課堂內容或拓展理解后的相關知識.
3.多媒體教學,過度消耗教師的精力.`一堂充實、精彩,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能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多媒體物理教學的準備,需要花費教師相當大的精力.相關的知識內容要準備,涉及的圖片、動畫或實驗演示也要精心準備.這樣,會過度消耗教師的精力,勢必減少教師在教學上投放的精力.
總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師要盡量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盡量避免多媒體輔助教學走入誤區,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馮學斌,趙建民.教育技術理論與實踐.山東:人民出版社,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