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峰
物理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學科.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教學情境,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提高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一、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需要遵循的原則
1.真實性原則.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真實性在創設教學情境中的重要性.創設高中物理教學情境,就是將教學模式貼近生活化,將高中物理知識和生活實例有機結合.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講解生活中物理現象,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蘊藏在生活現象中的物理知識,也使學生體會到高中物理知識對自己生活的影響,明白物理知識離自己很近,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真實性原則正是創設高中物理教學情境的基本原則.只有保證物理教學內容的真實性,才能使高中物理教學情境化順利實施.
2.層次性原則.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情境化教學的層次性.合理的物理教學層次,能幫助學生高效學習物理知識.如何帶領學生由淺入深、化繁為簡、循循漸進地學習物理,是值得教師思考和研究的課題.在情境化教學中,如果物理知識呈現的層次錯亂,時易時難,會使本來就抽象的物理知識更加難以理解,甚至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從而阻礙情境化教學的進程.
3.接近性原則.在高中物理情境化教學中,接近性原則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每個學生的物理水平都是不同的,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水平制定接近學生物理知識層面的講解方式,不能陶醉在自己的講述方式中,忽視學生的反饋,不管學生能否接受.打個比方來說,對著幼兒園的小朋友講解微積分知識,肯定是不能被理解接受的.高中物理情境化教學也是如此.要想呈現良好的課堂氛圍及學習效果,接近性原則是不可忽視的,否則會造成學生理解物理知識困難、課堂效率較低的后果.
4.趣味性原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一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之后,學生就會主動探索知識.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的固有思想,勇于創新,大膽運用先進的科技知識和教育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
二、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
1.創設物理實驗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物理知識是由實驗整理分析得到的,因此實驗在物理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大大小小的實驗,實驗是物理知識之本.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除了要教導學生熟練掌握實驗的操作之外,教師還要對物理實驗現象進行詳細解答,使學生理解實驗現象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識,使學生明白物理知識就存在于生活中,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創設相應情境.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創設相應情境.在高中階段,面臨高考的壓力,有些教師為了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物理成績,總結出大量的知識點和相應的試題,卻忽略了習題的創設背景.對于高中學生來說,物理只是眾多高考科目中的一門學科,而教師將物理知識和現實生活分開,以至于學生變成了只會應付考試的機器,而對于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卻從未想到運用學到的物理知識.面對這樣的高中物理教學背景,教師應當把物理知識和現實生活相結合,啟發學生將物理知識運用于實際的思維,在講解物理習題的同時,適當講述創設此類物理試題的背景,創設試題的相應情境,以告訴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
3.利用多媒體創設物理環境.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教學逐漸走進高中物理課堂.多媒體教學的興起,使在班級中塑造出良好的物理環境成為可能.利用多媒體教學,能營造輕松有趣的物理學習氛圍,并創設合適的物理環境,打破了傳統教學課堂的單一性,使課堂講解更加形象生動,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彌補了傳統教學無法實現的創設物理環境的漏洞.比如,在聲音傳導實驗中所提到的真空環境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是不存在的,而通過多媒體教學則能模擬出在不同環境下的聲音傳播的差異,為高中物理教學帶來便利.
總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束縛,勇于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創設物理實驗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創設相應情境;利用多媒體創設物理環境.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王芳.創設高中物理教學情境的實踐及思考[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5.
張晶.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D].浙江師范大學,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