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芳

化學信息題,取材新穎,題型多樣,往往以社會為課題,以最新科技成果作為知識的載體.在教學實踐中發現,有些學生對新出現的信息題望而生畏,得分率偏低.下面分析學生在解答此類題時可能存在的障礙及應對策略.
一、信息新,使學生心慌意亂
化學信息題,常常在題目的一開始就給出一些新的信息,引起一些學生心慌意亂,無法集中精神閱讀題目,失去解題信心.
例1 碳和硅的有關化學鍵鍵能如下表,簡要分析和解釋下列有關事實.(1)硅與碳同族,也有系列氫化物,但硅烷在種類和數量上都遠不如烷烴多,原因是什么?(2)SiH4的穩定性小于CH4,更易生成氧化物,原因是什么?
分析:(1)通過分析表格信息發現Si—Si鍵和Si—H鍵的鍵能分別比C—C鍵和C—H鍵的鍵能低,所以導致難以形成長鏈硅烷.(2)C—H鍵比C—O鍵的鍵能高,所以CH4較穩定,相反Si—H鍵的鍵能卻比Si—O鍵的鍵能低,所以SiH4不穩定,更易形成較穩定的SiO2.
文字敘述題是近年為了平衡結構化學與有機化學的難度而新加的考點,也是很多學生的軟肋.許多學生往往洋洋灑灑寫了許多字,但是不得要領,不得分.
對策:鼓勵學生多接觸新科技和實際問題,多關注社會熱點和社會焦點,促使學生探索新科學;盡早讓學生接觸簡易的信息題,樹立學生解新題的信心,提高學生探索各種新問題的能力.
二、文字長,使學生較難提取信息
有些信息題的篇幅長,閱讀到題的后半部分時,學生就忘了前面的內容;從頭到尾看一遍,學生花了很長時間,仍難以下筆;看完題目,學生還不理解題意,思路混亂.
例2 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W、X的簡單離子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X的原子半徑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與Y同族,Z與X形成的離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簡單離子半徑:W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徑最大的是Na,則X是鈉;由原子序數依次增大、NaCl溶液呈中性可知,Z是氯;由W、X的簡單離子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及W與Y同族可知,W是氧,Y是硫.由原子半徑周期性變化規律可知,O 對策:先看題目提出的問題,然后依據問題從頭到尾閱讀題目,篩選出與問題相關的信息,做到“個個突破”. 三、“先入為主”的負面思維定式 對課本知識熟練掌握以及做了大量的傳統經典題,使學生形成了各種類型題的固定情境和固定的解題模式.這種利用熟練掌握課本知識和題海戰術反復訓練出來的解題方法,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形成消極的思維定式,不利于解信息題. 例3 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已知氫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試分析:(1)H+是結構簡單的一種陽離子,H+中含有的質子數為,電子數為.(2)CaH2是一種離子化合物,其中鈣元素的化合價為+2,則該化合物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已知反應物中具有還原性的物質,發生氧化反應后,該元素化合價升高.在反應CaH2+2H2OCa(OH)2+2H2 ↑中,具有還原性的反應物是(填化學式). 分析:在課本知識中,H 的化合價為+1價,學生對此非常熟悉.而此題的命題者用CaH2作載體,設置了一個新的問題情境,解題過程中用到的知識主要是化合物、化合價的規律.有些粗心的學生認為H 的化合價為+1價.同樣,由于H2經常作還原劑,有些學生習慣思維最后一格誤填H2. 對策:教師要把學生從題海中救出來,指導學生有選擇性地做習題,精選精練,讓出部分空間進行思考,接觸新事物,開拓視野. 總之,信息題具有篇幅大、信息新、內容廣、關系復雜和模式不定等特點.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其特點,排除解題時存在的思維障礙,提高閱讀、理解和分析能力,學會簡化問題和提煉信息,克服怕新、難的心理障礙,樹立起解新題的信心,掌握解信息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