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應該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物理 實驗教學 創新與實踐能力
在高中階段,相對來說物理是較為抽象的一門學科.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談點體會.
一、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存在的問題
高中物理是理論性與實踐性都較強的一門學科.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強調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并將這些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促進學生的發展.在實際的教學中,有些課堂設計都是與理論相關的,與實踐沒有較大的關聯,沒有做到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教師大都是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這是與新課改要求相背離的,在理論與實踐上沒有形成正確的認識.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既不能很好地理解相關的物理知識,又不能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二、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
1.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在新課改背景下,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這不僅是新課改的具體要求,也是素質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在具體的物理實驗中,需要學生將動腦與動手結合起來,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確立教學目標.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都是嚴格按照教學大綱選擇教學內容,而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學內容不僅要涉及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選擇.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知識內容的掌握,還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在一些物理實驗中,由于一些外在原因以及在實驗過程中采用方式不當,在最終實驗結果中經常會存在一些誤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改進實驗方法,減少實驗誤差,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比如,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牛頓第一定律是重要內容,在考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教師要圍繞力和運動的關系進行講述.對于一些物體在處于靜止的狀態下受外力影響會改變自身的運動狀態,教師可以進行相應的實驗教學.以一個排球為例,用手向上拍打排球,排球在離開手后仍能向上運動.這種現象用物理知識解釋應該是由于排球自身的慣性而向上運動.對于這個實驗,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
2.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反思,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在新課改背景下,對于學生的實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具體的實驗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的實驗中會出現失敗的現象.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反思,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摒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除了學生和教師外,還有一些相關的工作人員.這部分工作人員應為教師和學生的實驗做好準備工作,不僅為教師教學提供便利,還防止學生在實驗中出現混亂的現象.比如,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摩擦力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部分內容主要講述兩個物體之間相互運動產生的力為摩擦力.針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教師可以開展相關的實驗.如,由兩個學生進行實驗,學生之間衣服的摩擦會產生摩擦力以及鞋與地面的相互運動也會產生相應的摩擦力.在實驗結束之后,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關于摩擦力的產生條件有哪些,學生針對自身的實驗給出結果.在學生的實驗結果出現失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反思,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活動,改變學生在傳統教學中的被動地位,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芮文光.新課改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創新培養與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3,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