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珍
【關鍵詞】 德育工作;課堂教學;班級文化建設;少先隊;家庭
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8—0030—01
德育是教育的靈魂,實效是德育的關鍵。小學是加強和改進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沿陣地,小學德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新時期小學德育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面對新形勢,如何加強和改進小學德育工作,提高其時效性,充分發揮育人功效,為社會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現代化建設人才呢?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強化小學德育工作,必須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
小學德育首先要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以課堂知識為基礎,通過課堂滲透德育。在現行的課程設置中,每個學科都蘊含著豐富的德育材料,尤其是語文學科,德育材料更是豐富而生動。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材料,充分遵循“文道合一”的原則,優化教學方法,切實增強德育實際效果,有目的、自覺地以教材中感人的事跡、高尚的思想情操、鮮明的觀點道理去感染學生、教育學生,做到以文傳道,以情入理,情理交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對真善美和假惡丑的辨別能力,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二、強化小學德育工作,必須抓住班級文化建設這個著力點
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的靈魂,貫穿于班級的各個場合和學生的言語行動之中。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影響和熏陶是潛移默化的,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強化小學德育工作,必須關注班級文化建設。為此,要引導班主任強化班級文化建設的內容,要充分體現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觀念、紀律意識、文明禮貌等積極向上的內容,努力營造充滿人性化和正能量的班級文化,在潤物無聲中完成對學生的“雕琢”,有效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強化小學德育工作,必須抓住少先隊這個助力器
少先隊的根本任務就是帶領少先隊員學做共產主義接班人,準備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少先隊是孕育小學德育的沃土。在小學階段,少先隊員正處在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時期,正是對他們進行德育情操、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最佳時期。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少先隊,必須以體驗教育活動為主,通過開展符合隊員身心發展規律的具有兒童情趣和時代氣息的實踐活動,幫助隊員扮演好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大自然中的各個角色,尋找一個“崗位”,引導少先隊員在各類社會服務活動中體驗、思考, 從而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使德育內容在學生心中內化,成為他們自覺的意識和行為,從而強化德育效果,達到育人的目的。
四、強化小學德育工作,必須抓住家庭教育這個關鍵點
青少年良好品德素質的形成離不開學校德育、社會德育的教化,更離不開家庭德育的熏陶。家庭教育是孩子人格成長的搖籃,家庭環境會給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難以磨滅的烙印。“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德育在培養人的品德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而在生活中,許許多多的父母不知不覺中忽視了德行的教育,“重智輕德”成為家庭教育的普遍問題。為此,學校要加強對家庭教育的科學引導,積極開辦家長學校,舉辦知識講座,并與家長相互之間及時溝通信息,交換意見,形成協調一致的教育方式,互相配合,共同教育,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努力避免和減少家庭對學生產生的消極影響,增強德育的正效應,切實形成“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運行機制和教育網絡,發揮整體效應,只有這樣,學校德育工作才可能有的放矢,取得實效。
總之,小學德育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細致的育人工程。只要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與時俱進,精心策劃,牢牢把握德育特征,注意挖掘德育因素,從點滴小事抓起,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響、教育學生,滲透學生的心靈,就能夠實現小學德育工作的最終目的,使祖國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下茁壯成長。編輯: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