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其武
摘要:幾何證明是初中數學課程的重要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與解題能力.在初中幾何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對提高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初中幾何教學 解題思維
在新課改背景下,原有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難以貫徹落實課改的理念要求,需要實現教學方式的創新性發展.教學理念的更新變革,將初中數學教學由重視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向培養學生的能力過渡.幾何證明數學題型的練習,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推敲分析能力具有促進作用.在幾何題型的分析論證過程中,不僅能培養學生熟練運用數學語言的能力,還能提高學生通過繪制幾何圖形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在初中幾何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對提高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具有積極意義.
一、在初中幾何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的內容
初中幾何證明題型主要是指,通過線條,圖形的組接,運用已有的公式定理,在科學解題思路的幫助下,實現對學生邏輯思維、解題分析能力的培養.初中數學幾何證明題型的解答,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三角板、木板尺等教學工具進行幾何證明題型的解答,對部分不熟悉幾何思維的學生來說加大了學習困難.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已有教學軟件幫助教師解決這一教學問題.通過動態的圖形展現,幫助學生建立幾何思維,促進學生的推理演練能力與空間想象能力的提高.
解題思維包括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形象化的解題思維,能使學生對幾何證明題型的把控更加準確、直觀.在初中幾何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創新觀念,通過創新性的思維表達,幫助學生突破傳統幾何教學方式的局限性,使學生在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過程中建立學習自信心.因此,初中數學幾何證明內容的學習,需要教師進行解題思維的引導,實現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提高,從而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二、在初中幾何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的策略
1.創新教學理念,引導學生發現幾何美.教師是初中數學與學生學習的關鍵鏈接者.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對學生的接受能力、知識掌握程度都有一定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引導學生以科學、簡便的方式進行幾何證明題型的解讀.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進行聯想、想象,將抽象的課程內容轉變為具象可感知的日常經驗,調動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以加深學生對幾何內容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2.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計算機技術的成熟與發展,實現了教學方式與溝通形式的變化創新.利用多媒體教學進行初中幾何證明題型的解讀是一種可以借鑒參考的形式.多媒體教學實現了圖片、視頻、音樂、動畫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的統一,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學生的感官,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而初中幾何證明,在平面的、單調的圖形展示下,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多媒體教學在初中幾何教學中的應用,能以豐富的表現力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加深學生對初中幾何內容的理解程度.
3.以實驗驗證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通過實驗驗證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推導、演練,是搭建數學解題思維、加深學生對初中幾何內容理解的重要表現形式.在數學教學中,幾何概念往往是以抽象的文字形式進行表述,使學生在死記硬背中難以實現對概念內容的準確理解.在這樣的教學情況下,引導學生進行實驗驗證很有必要.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方案的撰寫、實驗過程的設計以及實驗結果的展示.在一套完整的操作方案下,培養學生的思維嚴謹性,實現學生對幾何推理證明過程的理解.同時,在這樣的分析、推理、證明、演練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與空間想象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解題能力.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對于提高初中幾何教學效果具有關鍵作用.在初中幾何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借鑒多媒體教學方式,或者采用實驗驗證的形式,幫助學生建立形象化、具象化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鐘初明.初中動態幾何教學與數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消費導刊,2013(10).
鄧之淮.初中動態幾何問題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數學教育,2012,16(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