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霞
摘要:新課程改革進行的如火如荼,素質教育教學理念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構建高效課堂成為教師的重點關注所在.本文對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 高效課堂
新課程改革進行的如火如荼,素質教育教學理念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構建高效課堂成為教師的重點關注所在.物理學科是學生在初中首次接觸學習的知識學科,也是中考考試科目中一門重要課程.初中物理學科知識涉及面廣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容易出現為趕課程進度而盲目開展教學的情況,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當更新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及教學模式,考慮學生所處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征,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及創新精神,從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果.
一、更新教學理念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忽視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對于很多學生來講,首次接觸物理知識學習,對于具體知識理解困難,再加上教師忽視對于學生的情緒以及內心心理的考慮,使一些學生跟不上老師的步伐,導致班級學習兩極分化的現象比較嚴重.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當改正傳統的教學理念中的弊端,轉變自我的角色扮演,逐漸向課堂的組織者以及引導者的角色過渡.
例如,在講“聲音的發生”時,有些教師直接讓學生背誦課本內容,以為只要背下來學生就理解了.這樣是不對的.我首先給每一個學生都發一個小鋼尺,然后讓學生閱讀課本上的知識,不會強制性地要求學生背誦,再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彈鋼尺,觀察這個時候鋼尺發出的聲音以及鋼尺振動變化和聲音變化的關系.這樣,學生容易發現聲音的產生其實和物體的振動是聯系在一起的,一起產生,一起消失.這樣,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提高了學習效果.
二、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習慣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模式,使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課堂氣氛不活躍,不利于構建高效課堂.要想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果,教師就要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首先,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一定的表現機會,鼓勵學生在知識學習之后自主探究討論,并展示自己的學習狀況,尊重學生個體之間客觀存在的差異,平等看待每個學生.其次,教師的精神面貌以及個人素質修養對于學生的知識學習有著一定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落實言傳身教的教學理念,利用自我的精神面貌帶動學生的學習激情,借助公正的板書以及趣味橫生的教學語言進行知識講解,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共鳴,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重視實驗教學
物理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學科,一旦脫離了相應的實驗教學,抽象難懂的知識概念會加重學生理解學習的難度.因此,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初中物理教學現狀不容樂觀,有些教師的應試教育色彩過重,忽視物理實驗教學,對于實驗簡單應付了事;有些教師在課堂上演示實驗,讓學生在下面觀看,有時即使讓學生親自感受感悟,也就是簡單的實驗操作.針對這些教學現象,教師應當端正自己的教學理念,重視實驗教學,多給學生操作實驗的機會,體現學生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并憑借相關知識的學習探究解決問題,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物理的樂趣.讓學生動手操作物理實驗,不僅能幫助學生立體直觀地理解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還能引導學生發現存在于身邊的物理現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歐姆定律”時,課本上清楚寫明計算公式是I=UR,但是不少學生對于公式的記憶有較大困難.這個時候,我讓學生通過實驗進行探究.我們知道,電流的大小和電阻以及電壓有直接的關系.首先,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保證電壓不變,改變電阻,記錄下相關的電流大小、電阻大小和電壓大小.其次,保證電阻不變,改變電壓,讓學生記錄相關的數據.再次,讓學生將記錄的數據和課本中的定律進行比對,看是否符合.這樣,對于這部分內容,學生理解得更加深刻,掌握得更加牢固.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重視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從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展修才.淺談如何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J].技術物理教學,2013(1).
顏運飛.淺談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教學研究),201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