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明
【摘 要】伴隨高校擴招和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國家制定一系列就業相關政策來支持大學生創業,提升創業的帶動作用。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提出,政府也緊隨其后,出臺不同策略,為大學生創業鋪路。在實施創業扶持中,政府網絡服務方面存在內容不夠具體,信息化和互聯網利用率不充分等問題。
【關鍵詞】政府;大學生創業;互聯網
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背景下,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國家戰略下,政府通過一系列的鼓勵政策來促進大學生實施創業,營造濃厚的創業氣氛。然而政府在大學生創業中還存在著引導創業者不到位、服務創業者不科學等問題, 尤其是政策制定手段的網絡化上過于滯后,信息化手段沒有充分投入使用。大學生創業 關乎政權穩定甚至是社會和諧,只有做好政府頂層政策的規劃設計,才能充分發揮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而不懈努力[1]。
1 我國大學生創業的發展現狀及面臨問題
(1)就業被視為對大學生創業活動研究的基礎,最初的動機是解決就業壓力。中國的13億人口中有9億多勞動力,解決就業問題迫在眉睫,但伴隨功利主義和不可持續性的觀念,大學生是一群知識密集型的群體,他們富有冒險精神與創新特點,對促進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和經濟結構轉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大學生創業成為容易忽視的問題。盡管高校創業教育是政府扶持政策的必要內容,但在系統程序化和創業活動復雜化的綜合特點之中,僅從高校創新創業課程的視角來研究大學生創業問題,顯然已經不能很好的促進企業活力[2]。
(3)政府在引導大學生創業活動中,仍然缺乏科學手段,未能充當好服務器的角色。“規則”的作用成為影響政府角色扮演慣性主要原因,而自身服務意識和政策反應的應激性,作為“經濟人”的屬性,未能突出功利主義的創業動機,導致缺乏合理的參與監督機制與社會輿論管理。
就業壓力是國內有關專家、學者研究大學生創業的最初動機,并且研究大學生創業的地點主要集中在大學,創業教育是研究主題的深化,大學的專家研究課題逐漸擴展到政府和相關部門。本文從大學生的創業活動著手,發揮大學生的特殊優勢,從公共服務的視角,規劃好政府的角色定位,提出利用大數據和網絡服務平臺來改善大學生創業的管理。
2 政府要充分調動職能,服務和引導大學生創業行為
伴隨我國大多數普惠性的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的出臺,不僅僅是高科技企業創業的大學生受益,一般的行業企業創業者也受益匪淺,同時注重大學生創業者創業能力的培養[3]。
(1)政府部門應實施加強政策的的引導,發揮互聯網的服務平臺功能,打造精品創業園區建設,建設大學生創業園區的市場化與政府的政策指導和管理,完善信息服務、創業精神建立互聯網溝通協同機制,提高政府公共服務水平[4];
(2)高等學校應響應國家和政府的政策,結合區域經濟設計創業課程;通過創課空間,構建網絡服務復合實踐體系;提升大學生創業采用互聯網信息跟蹤服務[5]。
(3)高度結合“雙創”背景下,黨中央、國務院、省政府出臺的創業扶持政策,編制“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實施效果評價問卷”,通過網絡問卷與案例分析的方式,收集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創業政策的綜合評價信息。
3 構建創業服務數據平臺,達到精準幫扶目標
為了充分發揮學習型、服務型、職能型政府角色,應當不斷加強政府創業資金的儲備,不斷發揮政府財政杠桿的作用,從稅收政策、貸款政策和優惠政策幾個方面,建立高效便捷的創業網絡服務平臺,為解決大學生創業問題而努力追求,通過創新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進行創業教育模式改革,構建濃厚創業氛圍,完善各級政府的指導能力和溝通方法,增加政府職能部門的功能,優化政府職能的服務水平。完善國家就業法律保護的權利,加大力度進行企業孵化器的建設[6]。具體包括以下三方面:
1)政府在促進大學生創業過程,在細節上不能是一個“全能”政府的角色,但也不能放棄“元治理”的作用,所以如何平衡之間的關系管理和服務將有效發揮政府的作用。
2)根據大學生創業政策的不確定性,大學生創業時應充分考慮政府的針對性措施。從產生創業動機的源頭,創業活動會有持續的變化和發展。因此,政府的支持活動反映的程序性特征需要,涵蓋了不同的大學生創業階段[7]。
3)要充分發揮市場在政府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來證明大學生創業活動是一種經濟行為。
作用,創業活動有很大的動態和不確定性,以及政府業務支持網絡平臺的建設和實現需要時間成本,以及如何避免服務信息落后于大學生創業活動的發展進程,政府要確保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創業扶持能力,積極搭建大學生創業網絡服務平臺[8]。
總體來說,政府部門應加強政策的實施、指導功能的網絡服務平臺,提高創業園區的孵化建設能力,不斷加強大學生創業園區的市場化與管理,努力提高創業企業信息服務,從而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務能力水平[9]。
【參考文獻】
[1]解艷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雙一流”大學[N].人民政協報,2016-04-20(010).
[2]孫亞平.政府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角色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2016.
[3]李賀.“雙創”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實施效果分析[D].鄭州大學,2016.
[4]張懷德.“互聯網+”時代下的大學生創業模式研究[J].求知導刊,2016,(6):44.
[5]宋清華.高校創業教育的現狀與路徑分析[J].教育與職業,2016,(6):76-78.
[6]葉映華.大學生創業政策的困境及其轉型[J].教育發展研究,2011,(1):34-38.
[7]付兆鋒.大學生創業的現實問題探究[J].人民論壇,2010(12):146-147.
[8]劉東菊.創業教育與大學生就業[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 8(4): 292-296.
[9]張秀萍.夏薇.韓經.發達國家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及啟示[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8(3):58-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