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曉蓉++譚敏
一、使用無線同屏器進行生物教學前的準備
1.硬件準備
一臺無線同屏器(高清同步)、一部能上網的智能手機、一臺教室多媒體一體機(或家用TV)。
2.資源準備
有關初中生物教學的App等相關資源。
二、安裝和使用
三、使用無線同屏器進行生物教學的優勢
智能手機發展一日千里,各種手機應用層出不窮、更新飛速,有許多App上的資源在電腦上無法使用,同時手機相機像素也越來越高,拍攝的照片和視頻質量不比普通相機差,且攜帶十分方便,這給我們使用智能手機進行初中生物教學提供了許多幫助。聯網的智能手機通過無線同屏使用海量教學資源是普通U盤望塵莫及的。
1.無線同屏器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1)取代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視頻。初中生物有許多可用于實驗課堂教學的視頻,一般有以下特點:全部演示正確操作步驟、固定統一角度拍攝、無意外情況發生。
使用無線同屏進行試驗教學可以真實地把不容易觀察的死角通過手機視頻同步播放到屏幕。既可以放大,又可以整體觀察,甚至可以同步播放錯誤操作視頻以突出重點。
(2)有選擇地監控學生實驗操作。在學生分組試驗中,教師通過巡回觀察發現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的新問題,及時展示與回放,這是平時實驗教學無法做到的,還可以把學生實驗中出現的現象或問題記錄下來,把學生實驗過程中的一些精彩片段或交流妙語記錄下來,這樣的素材都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與分析,增添學生的成就感與發現意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3)教室任意地點的表達交流高清展示。在實驗表達交流環節,任意小組都可以在座位上多角度縮放展示實驗成果,傳統投影設備只能夠從正上方展示(角度固定且有死角),學生必須到講臺前展示,展示臺擺放的物體也有諸多限制,如帶土的苔蘚植物演示就不能夠看清苔蘚植物,只能看到黑乎乎的背景,而同屏可以原地多角度進行任意成果展示(包括不易移動的實驗成果)。
2.無線同屏器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學習成果上傳展示。課堂使用與實驗室的成果展示相同。
(2)手機特色App資源和微信公眾號資源的使用。
其一,自創App和公眾號的使用。應用同屏器在課堂使用開心學生物App和開心學生物公眾號進行教學,該App和公眾號上傳了不少自制微課和優質國內外微課資源、自拍實驗視頻、課外活動、生物圖譜以及經典的探索頻道類生物視頻可供課堂教學使用。這種自創App和公眾號的最大特點是資源本土化、社會化。
其二,手機應用商店App生物資源。手機應用商店里有許多可以在課堂上使用的App,如人體解剖圖譜、3DBody、拍照識花、形色、Nobook生物實驗室(即將上架)、手機百度等,可用于人體、植物分類、危險或耗時長的模擬實驗等有關內容的學習。
其三,微信公眾號中的生物資源。初中生物、中學生物通、植物圖鑒、昆蟲視界、CCTV每日農經、形色識花等微信公眾號中有許多適合初中生物教學的資源可以利用。
(3)課堂知識競技。將目前一款流行的手游“瘋狂來往”移植到課堂,通過自定義題庫設計生物核心概念關鍵詞、易錯題和生物熱點詞題庫,通過提示猜出生物關鍵詞,以無線同屏互動的方式讓全班學生參與進來,這是一種以游戲的方式進行階段性復習的新嘗試,是一種學生全體的“頭腦風暴”,也是一種合作學習的新模式。同屏的效果是讓這種合作學習氛圍更廣泛、更有激烈的競技效果。
(4)微信等即時通信工具的互動連線(課堂外與課堂的連線)。模擬新聞采訪類節目進行現場直播或采訪,與錄播比較更具有及時性。
適用場景示例1:學習“苔蘚植物的生活環境”時,可以讓班級中某個學生或同組老師在長有苔蘚植物的校園中通過微信視頻或音頻解說,并進行問答互動。
適用場景示例2:學習“血液成分”時,請血液中心的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的工作環境、設備和工作內容,并進行問答互動。
四、在課堂使用無線同屏器進行生物教學的反思
(1)實驗教學(包括演示)可以盡可能多地使用,無線同屏教學的優勢十分明顯。
(2)課堂教學中恰到好處的App資源(如七年級下冊人體有關內容學習中使用人體解剖圖譜App)能取得令人驚喜的效果。
(3)游戲競技在課堂教學中不宜經常使用,在班級活動中開展能夠取得一舉多得的效果。
(4)與家長、專家等互動連線要事先進行詳細溝通,取得他們的支持,不要影響他們的工作和生活。
無線同屏教學還在嘗試中,其是一種新事物,教師和學生都對其有新鮮感,還需要在嘗試中不斷思考,探究使用同屏教學的時機和內容,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培養學生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市周南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