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瑞龍
【摘 要】當前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通過強化人生觀、價值觀、道德教育,開展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幸福觀教育,開展戀愛觀、為人處世、挫折教育,以及創新教育的內容與方式,來提高教育工作的實效。
【關鍵詞】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思路
近年來,隨著普通高等學校的不斷擴招,學生生源人數的逐年減少,高等職業院校的錄取分數線直線下降,導致入校的高職學生的基本素養普遍偏低,給學生管理工作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一系列的困擾,所以需要進一步理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思路。經過大量調研,個人認為當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應有以下的開展思路:
1 強化人生觀、價值觀、道德教育
俗話說,思想指導行動,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可能做出什么樣的舉動。因此,學生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從思想領域著手,對學生大力開展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教育。
人生觀是指對人生的目的、意義和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包括幸福觀、苦樂觀、生死觀、榮辱觀、戀愛觀等。每個人的人生觀在不同時期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的外因是日益瘋狂的世界,導致很多人的直覺和感受發生變化,產生人生觀錯位。價值觀是指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一方面表現為價值取向、價值追求,凝結為一定的價值目標;另一方面表現為價值尺度和準則,成為人們判斷價值事物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的評價標準。道德教育包括提高道德覺悟和認識,陶冶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樹立道德信念,培養道德品質,養成道德習慣等。
對高職學生開展人生觀、價值觀及道德教育,要依據高職學生的特點,選擇恰當的教育素材和教育方式。高職學生由于文化基礎水平普遍比較低,并且學習興趣普遍不高,所以理論性的講授法教學難以取得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結合周圍的真實案例,開展案例法教育,就會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
2 開展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幸福觀教育
(1)安全教育
安全大于一切,各高校要反復對大學生開展防盜防騙、防人身傷害、防火、防食品安全、防交通安全等教育。具體教育內容如下:防盜:思想上高度重視;保管好現金及貴重物品;保管好身份證、銀行卡、存折等;外出及時鎖門;不在寢室留宿他人;對形跡可疑的陌生人提高警惕;在人員密集的地方,如圖書館、食堂、操場等地方,要留心自己的財物等。防騙: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最喜歡在思想單純的大學生身上施展騙術,比如以幫助介紹工作、辦理信用卡業務、借用手機打電話等手法為誘餌,達到行騙目的。防人身傷害:近年來,大學生人身受到侵害的事件頻繁發生,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如外出時結伴而行,盡量避免孤身一人;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要與不熟悉的人一起外出玩耍;不要輕易接受他人的食物、飲料等。防火: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防火知識,能有效減少和杜絕火災的發生,比如危險火源有打火機、煙頭、蠟燭、電源插座、違規電器等。防食品安全:盡量在學校食堂就餐,不吃來路不明的食物,不吃過期的食品等。防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規則,乘坐正規車輛等。
(2)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然而由于當前的大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受到家人的嬌慣和溺愛,滋長了他們的自我中心意識,養成了任性、自私的品性,很多大學生只知道注重自己的想法和利益,不顧及他人的感受。一些大學生家境貧寒,父母為了供其上學,整天吃苦受累,舍不得吃穿,而他們卻整天大手大腳的花錢,吃喝玩樂,荒廢學業,把父母的無私付出當做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更不用說教師的教育、關愛之恩,同學的幫助之情。因此,加強對大學生的感恩教育迫在眉睫。
(3)幸福觀教育
幸福觀是人們對“幸福”的觀念和看法,合理的幸福觀是感受幸福的前提,對幸福消極、被動、不合理的追求,會導致幸福病態,將與幸福之途南轅北轍。一個人是否會產生幸福感,產生什么樣的幸福感,與他的幸福觀密切相關。
人生來就是不懈地追求幸福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幸福。但是何謂幸福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帝王說,幸福就是“鳳閣龍樓連霄漢”,權貴說,幸福就是“寶馬雕車香滿路”,平常百姓說,幸福就是“享之不盡的榮華富貴”。一些人終日追求著他們一心向往的物質享受,卻永遠也無法達到自己的目標,于是一生都生活在痛苦之中。相同的生活境遇,在一個人眼中會倍感幸福,充滿感恩,在另一個人眼中或許會深感痛苦,充滿沮喪。為什么呢?因為幸福是一種心靈的感悟,是一種情感體驗,幸福是需要用心去感悟的,正如羅丹所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用心感悟,幸福就在伸手可及處。
當前的大學生,物質生活充裕,娛樂世界多姿多彩,多少人羨慕他們,羨慕他們的生活,感覺他們真的是太幸福了。然而,太多的大學生卻感覺生活無趣無聊,厭惡學業,幸福指數并不高,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幸福觀不合理。因此引導大學生構建合理的幸福觀是非常必要的。
3 開展戀愛觀、為人處世及挫折教育
進入21世紀的今天,人們早已衣食無憂。然而,心理健康這一問題卻日益嚴峻,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心理健康對人類的影響從來都沒有這么突出過,成為全球關注的重要課題。本次對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顯示,高職大學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狀況也十分嚴峻。如果一個人的心理失衡了,一個人的心理出現了問題,那么即使他有身體的健康、有更多的財富、有很好的地位,對他來說也是意義不大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心態的健康其實比身體的健康更為重要。本研究主要從學生比較關注的戀愛觀、為人處世、挫折教育等方面進行淺層次的分析。
(1)戀愛觀教育
大學生的戀愛問題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單戀、熱戀和失戀。單戀的人容易長期陷入焦慮,吃不好睡不好,無心學習;熱戀的人容易長期陷入二人世界,兩個人整天形影不離,忽略了與同學之間的交往,忽略了學業;失戀的人容易長期陷入悲傷,甚至做出過激的行為。endprint
開展戀愛觀教育,一要引導教育學生,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搞好學業,愛情要講究緣分,要順其自然,不可強求,而且如果學業搞好了,將來一切都會有;二要教育引導學生,談戀愛要遵守戀愛道德,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愛情世界重在貢獻不在索取;三要教育引導學生,如果失戀了,也要心懷感恩之心,感謝對方陪你走過這段美好時光,感謝對方讓你成熟,畢竟有聚就有散,還是好聚好散的好;四要讓學生明白,談戀愛是同學們的自由與權力,自己做主,但是,不能因為諸如寂寞、要面子等因素而涉足愛河,否則就會留下隱患,還可能導致悲劇的發生,特別是女孩子要潔身自好,把握好戀愛分寸,不要給自己將來的幸福生活種下惡果。
(2)開展為人處世教育
一個人不管有多聰明,多能干,背景條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為人處世,那么他最終的結局肯定是失敗。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都碌碌無為,那是因為他活了一輩子都沒有弄明白該怎樣去為人處世。每一個人生活在現實社會中,都渴望著成功,而且很多有志之士為了心中的夢想,付出了很多,然而得到的卻很少,這個問題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深思:你不能說他們不夠努力,不夠勤勞,可為什么偏偏落得個一事無成的結局呢? 從表面上看,為人處世似乎很簡單,有誰不會呢?其實不然,比如說你當一名教師,你的主觀愿望是當好教師,但事實上卻不受學生歡迎;你去做生意,你的主觀愿望是賺大錢,可偏偏就賠了本。為人處世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要教育引導學生做到謙虛、誠信、寬容、感恩、踏實勤快等。
(3)挫折教育
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窮苦的孩子早當家”,這些都是對挫折的價值的高度肯定。《易經》上有這樣一句話:“一陰一陽謂之道。”這句話很抽象,但是都可以從自然現象上得到觀察,比如,有白天就有黑夜,有潮漲就有潮落。從這些道理觀察人生的變化又何嘗不可呢?
我們要教育學生,第一,挫折未必是壞事,挫折能夠幫助我們成長;第二,每一個人都會遇到挫折,“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三,每次挫折都會過去,挫折不會永存。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高潮,也都有低谷,有得意也有失意,得意的時候不要得意忘形,失意的時候也不要過度悲觀。
4 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內容與方式
教師的基本職責是教書育人,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還要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經師”與“人師” 的統一。因此任何一位教師,都有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落在了輔導員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身上。
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輔導員與學生的接觸最多,輔導員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風、生活作風,乃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為人師表本身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講的就是就是這個道理。輔導員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最好能以學生身邊的真實故事為素材,淡化理論講解,突出故事特色,以激發同學們的興趣,激起同學們思想上的共鳴,從而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多年來,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的主要教育方式,就是理論講授法,這種方法雖然可以在較短的時間里,教育給學生大量的理論知識,但是由于同學們不感興趣,參與度不高,教學效果不理想,而且學生即便是掌握了理論知識,也由于沒有產生共鳴,難以對學生的行為產生良好效果。所以,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要豐富教育內容和教育手段,如開展幫扶活動、掃墓活動,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活動,欣賞教育影片等。
【參考文獻】
[1]石蔚彬.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
[2]內良玉.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