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霞
語言是人類交流、生存的工具.而對智力殘疾的學生來說,語言缺陷是影響他們生活、學習以及社會交往的一個重要障礙.在我校智力障礙的學生中,普遍存在著這幾種現狀:說話咬字含糊不清、無法正確表達;說話顛三倒四、語言啰嗦;默默無語.長期這樣下去,他們頭腦中對數的概念將十分模糊,勢必在分析、計算的過程中連猜帶蒙瞎寫,形成惡性循環,以至越學越難學,嚴重影響智力補償、智力發展等.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嚴格把好語言關,把思維訓練和語言培養緊密結合起來.
一、利用規范的數學語言影響學生
皮亞杰認為,兒童的模仿能產生表象,可成為日后思維的準備.對于智障學生來說,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未完善,但是他們的模仿性較強.這就需要課堂上教師的語言作為典范,成為規范學生語言的依據.通過由具體到抽象,循序漸進的有層次的訓練,既讓學生的數學語言逐步形成,又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二、循循善誘,激發學生語言表達的興趣
智障學生由于大腦智力受損,許多言語功能受損,語言表達能力極差,反映在課堂上就是整節課不說話,使課堂教學大打折扣.因此,在數學課堂上,我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放心表達.對于在課堂上發言由于情緒緊張而說不清楚的學生,可以讓其在課外繼續說一說;對于不敢在公眾場合發言的學生,可以讓其個別說一說;對于所學知識掌握不透,缺乏自信,不敢說的學生,我在課下多花時間與他們交流,關心、愛護他們,上課多關注他們,多引導他們,有意讓他們回答問題,先讓他們自言自語地說—說給自己聽聽,然后要求他們把自己想說的告訴同桌,最后請他們發言,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自信,從怕“說”到敢“說”.我還利用學生表現欲特強的心理特征,通過對“說得好”的學生的夸張性的表揚,激勵學生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這樣,那些平時不善言表的學生,膽量就會漸漸地增大,成為班級中“敢說”的一員.
三、利用生動形象的圖片、視頻進行語言訓練
在培智數學課本中,有許多各式各樣的插圖,有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資源,我利用這些圖片、視頻,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要求的語言訓練.比如,對于極重度及自閉癥學生只要求能看能跟著老師動嘴說出圖中某一兩個字詞;中重度學生要求看懂圖形是什么、有幾個、要干什么就可以了.對于輕度的學生,除了看懂圖形、音像之外,還要能有條理地分析圖中的數量關系,能列出相應的算式,并能計算出來,用語言準確表達分析計算過程.當然,這一切都可采用課堂提問、語言表達的方式進行反饋.為了做好看圖說話訓練,我對學生進行了一些引導:①先學會看圖.要求學生能全面觀察,看清圖,能簡單說出圖中有什么、有幾個.②認真思考,弄懂圖意.在看圖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能對圖的內容進行分析、口述,理清圖中的數量關系.③發揮聯想,要求學生能把看到的東西串聯起來.④開口敘述,要求學生能盡量用自己的話進行闡述,并且中心明確,有條理性.這時語言的連貫性是需要有針對性地重點訓練的.
四、創設情境進行語言訓練
1.當解說員.教材中以知識介紹為主的內容,我嘗試讓學生當解說員,以鍛煉其說話能力.例如,在講“鐘表的認識”后,我讓學生當解說員,向“觀眾”介紹各款鐘表的構成,最后概括出鐘表的共同特征;在講“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認識”后,我讓學生一邊動手拼出自己喜歡的圖形一邊把構思介紹給同伴,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當推銷員.例如,在講“認識人民幣”后,教材設置了一個實踐活動“小小商店”,我嘗試讓學生分小組活動,當推銷員,介紹各種不同的商品,根據顧客的需要進行推介,還要為顧客著想,看怎樣買才最合算,力爭讓“顧客”對產品感興趣、購買.
五、說悄悄話,提高學生的興趣
游戲是學生最喜歡的活動.利用數學游戲,讓學生練習說話,有時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說悄悄話”游戲,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神秘性,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學校里午餐后、課間活動時,可以開展此游戲.先由老師在每組第一個學生耳邊輕輕說一句悄悄話:“從大到小的數是10、9、8、7、6、5、4、3、2、1!圖形有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再讓學生一個接一個在耳邊把這句話復述出來,每組最后一個學生聽清后大聲說一遍,由學生進行評價.這樣,培養了學生的語音聽辨能力和記憶能力.
總之,語言是知識的載體.數學語言是傳授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的工具.在培智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語言訓練,為學生的數學學習鋪好路搭好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