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峰
【摘 要】創新是時代的要求,也是高校發展的關鍵,作為工作在一線的學生工作者,需要時刻創新工作理念,改進工作方法,運用新載體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本文通過對網絡直播優缺點的分析,進而將其運用到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對優勢加以利用,對不良后果加以引導。
【關鍵詞】網絡直播;學生管理;運用
改革創新是新時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基本理念,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政年會上,習總書記提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作為長期奮斗在學生思政工作第一線的學生工作者更需要時刻不忘創新工作理念,改進工作方法,運用新載體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1 網絡直播的發展現狀
科技的迅猛發展促進了智能手機的普及,在給群眾提供便利的同時也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業余生活,網絡直播也適時興起并迅猛發展,作為一種新興的娛樂模式受到了眾多追捧,幾乎所有的社交、電商、視頻APP都開始做起了直播,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 2016 年 1 月發布的《第 37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移動網民規模達6.2億,其中網絡直播用戶達3.25億,而24.3%的用戶是24歲以下的年輕人,對于新興事物接受度較高的大學生也成為了直播平臺的使用人群。
1.1 網絡直播的優勢
網絡直播以其豐富的內容性,熱點的實時性,身臨其境的現場感,良好的互動性逐漸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滿足需求的重要形式。
(1)網絡直播的內容豐富,具有直觀性的特點,符合大學生的期待與需求,而隨著網絡直播平臺的不斷發展,各平臺已經從單一直播型轉向更專業化的內容ip;國家政策的收緊規范了網絡直播平臺的準入機制,越來越正規的平臺,越來越豐富的直播內容是發展的主流,基于內容類型的豐富,原有娛樂價值將拓展為社交價值、媒體價值、營銷價值、教育價值并重,更多的公益直播,體育直播,教育直播不斷豐富著大學生的課余生活。
(2)網絡直播具有直接連接場景的能力,因此具有實時性的特點,方便了大學生了解實時新聞,滿足了他們獲得實時信息的需求,特別是對于住在集體宿舍沒有電視等設備的大學生,要獲得體育、文化、娛樂的訊息可以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了解,與此同時優質活動借助直播平臺進一步擴大了影響力,這種互惠雙贏的模式不僅及時傳播資訊,也極大的方便了大學生的生活。
(3)網絡直播互動性強,因此它并非具有單純的直播視頻功能,而兼具視頻加社交雙重功能,因此網絡直播平臺具有一定的社交功能,同時也為大學生展示自我提供了最佳的平臺,個性較強又有展示自我需求的年輕人都渴望“做自己生活的導演”,網絡直播平臺因其具有實時互動等特點成為了年輕大學生表現個性,與他人交流的一個重要場地。
1.2 網絡直播存在的問題
2016年被稱為網絡直播元年,網絡直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問題。而對于大學生來說,最重要的負面影響就是價值觀的偏差,很多大學生對于網絡主播工作輕松,收入豐厚產生了無限的向往,因此在就業觀、價值觀等方面會受到影響,急需正確引導;其次,網絡直播的內容參差不齊,經常有負面新聞爆出,因此在內容的審核上也需把控嚴格。
新興事物的產生與發展必定有其客觀合理的方面,而出現的一些負面影響也在所難免,作為思政教育工作者,利用新興事物引導學生往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減輕負面影響是工作的需求。
2 網絡直播在學生工作中的運用
學生工作的對象是大學生,新一代的大學生具有個性強,自主性強,容易接受新事物等特點,因此學生工作永遠在創新,由于網絡直播的優勢明顯,受到了廣大學生的喜愛,一方面為了創新工作方法,跟上時代潮流,另一方面也為了正確引導學生,減少負面影響,因此將網絡直播運用到學生工作中是非常有必要且可以大力推廣的。
2.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學生工作的核心與基本,在全國思政教育年會上,習總書記對于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新的希望,青年是祖國的未來,培養什么樣的人,為誰培養人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將網絡直播勇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體現在:
(1)創新發展思想政治理論課,一方面可以通過直播的方式創新課堂形式,激發同學們的觀看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直播平臺互動性強的特點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及時解決,在創新課堂內容,增強師生互動的同時豐富了思政理論課的內容,增加了思政理論課吸引力,改變了學生的刻板印象。
(2)增加思政教育手段,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拓展教育途徑,開拓學生視野,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名家大師講解,對于一些時事熱點有更好更迅速的解讀,讓學生能夠了解一些實時情況,形成自己的判斷從而更好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3)豐富思政教育內容,傳統的講授加說教的方式不再吸引著當代大學生,全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革新了教育方式,網絡直播平臺無疑為這些革新提供了更好的平臺,如2016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新華社推出大型主題網絡直播欄目《紅色追尋——三個年輕人的長征路》受到了廣大年輕人的追捧,《四個全面》《紅色氣質》《國家相冊》《紅色追尋》相繼推出之后,不僅吸引了大量網民的圍觀,而且在網民中激發起異常熱烈的反響,“紅色直播”的成功也給高校思政教育帶來了啟示,豐富的內容,創新的形式必將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帶來新的收益。
2.2 學生日常管理
高校學生工作的重點是學生日常管理,日常管理涉及了高校學生的方方面面,科學而合理的日常管理方式一直是學生工作者探索的內容,而網絡直播給繁雜的學生日常管理帶來了新的契機。
(1)政策文件的解讀。很多學生對于很多與自己相關政策內容并不是很重視,往往發生具體的事情才發現自己沒有很好的了解相關政策內容,因此往往后悔萬分,因此很有必要定期對于國家、政府、學校最新的與學生學習、生活、工作相關的文件進行解讀,而網絡直播則很好的充當了這一平臺,首先,網絡直播形式新穎,會激發同學的觀看興趣,因此覆蓋面較廣;其次,網絡直播互動性強,一旦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有疑惑可以及時提問,主持人可以及時解答,在增加可看性的同時也增加了實用性。endprint
(2)公寓管理。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常會出現的問題是公寓問題,公寓的安全,公寓衛生管理等問題,將網絡直播運用于公寓衛生檢查,將優秀內務宿舍標準進行展示與分析可以讓學生有榜樣意識,也有助于統一檢查標準;在公寓安全問題上最突出的是宿舍內大功率電器的使用及防火防盜等安全問題,很多同學對于大功率電器沒有認識,不能意識到可能造成的安全隱患,可以通過直播演示給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有助于公寓的管理。
(3)班團建設。班團建設是學生日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優秀的主題班會、團課可以通過直播的方式開展,一方面增加班級凝聚力,齊心開好主題班會,主題團課;另一方面增加成員間的互動交流,增加溝通方式。
2.3 校園文化的傳播
校園文化是大學生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主要內容,積極豐富的校園文化極大的豐富了同學生活的同時也是思政教育的主要陣地。
(1)大型晚會、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直播。很多大型晚會、開學典禮、畢業典禮往往會因為場地等問題,不能滿足所有人觀看的需求,網絡直播完美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因其快捷、方便等特性,可以滿足所有同學的觀看需求,增加了學生的歸屬感與參與感,在直播的同時不僅滿足了在校學生的需求,也吸引很多校友的觀看,增加了社會知名度。
(2)優秀校園文化內容的傳播,每個高校都有一些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內容,這些優秀的校園文化內容往往具有歷史沿襲性而具有很強的可看性,這些優秀的校園文化不僅僅對于在校學生,對于整個社會也是有益的,因此開放網絡直播也有益于此類具有優秀傳統的文化的傳播。
2.4 教學管理
大學生在校最重要的任務是學習知識,一方面教學方法的革新產生了很多新的教學方式,但是很多同學掌握的并不是很好,另一方面不同于高中時期的學習方式,很多內容需要學生自主學習而缺少輔導,而網絡直播在某些方面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
(1)教學服務的直播。教學管理的內容是龐大而繁瑣的,很多同學對于如何申請重修、如何申請查重、如何申請網絡課程等具體內容并不是很清楚,如果將教務中的一些比較復雜的內容進行直播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2)課程直播。鼓勵學有余力的同學分享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筆記等,通過這種方式來幫助同學更好的掌握課堂內容,了解課堂知識點從而更好的完成學業。
3 網絡直播運用于學生管理的問題與思考
網絡直播這一新興形式為我們的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了革新與方法,但是如何將網絡直播更好的運用于我們的工作還需要有更多方法與內容的完善。
3.1 構建網絡思政隊伍
由于網絡直播面向的觀眾更多,涉及的范圍更廣,因此需要我們的直播主持人擁有更扎實的理論功底,更專業的設備使用能力,對于我們的學生工作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學習,創新思維發展才能更好的做好學生工作。
3.2 豐富內容建設
網絡直播的內容既要符合客觀需要,也要同時兼具趣味性、觀賞性于一體,因此需要團隊群策群力,對于時事政策、新聞熱點、歷史文化、娛樂資訊等都有敏感的把控性。
創新是學生工作的核心,做好學生工作不僅需要創新工作內容,也要創新工作方法,將網絡直播更好的運用于日常工作中不僅增加了工作的趣味性,也提高了管理工作水平,贏得了學生好評。
【參考文獻】
[1]李亞,武潔,黃積武,等.直播平臺商業化風口[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陳章龍,周莉.價值觀研究[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匡爾峰.論影視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
[4]曲濤,臧海平.當前網絡直播存在的問題及監管建議[J].調查與研究,2016(26).
[5]及旭兵.利用在線直播形式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研究[J].科技風,2008(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