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鳳敏
摘 要:本文結合公開課例,探討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誤區,如何從設計有效的課堂問題方面入手,幫助學生解決閱讀中遇到的障礙,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中學英語;閱讀教學;設計
前段時間,我市舉行了一年一度的初中英語優質課評比活動。感謝作課教師送來的20份免費盛宴,我們的活動人氣足足、收獲滿滿的。這次賽課不僅僅是一次評比活動,也是廣大教師借以觀摩、思考并審視自己教學活動的平臺。參賽教師各顯身手,比賽采取提前抽簽,現場作課,每天一評的方法進行,因而作課比賽具有水平高、難度大,公平、公正、公開的特點。20位老師所作的20節課,大部分教學設計獨特創新,多媒體課件制作精細,課改理念體現充分,課堂內容豐富,形式新穎,情境比較真實,教師不僅注重發展學生的閱讀技能和閱讀策略,而且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在這些課上,教師有效的活動設計,幽默機智的教學語言以及學生精彩的課堂表現,不時博得場上師生的掌聲,得到了聽課教師、評委的好評。
為什么近幾年我們都選擇“聽”閱讀課作為我們的文本進行評比呢?因為閱讀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途徑;閱讀英文文章是外語的主要語言主要呈現形式;英語閱讀能力是聽說讀寫四種技能中的主要技能;閱讀測試也是各類外語考試中的主要測試題型。《課標》在3~5級的教學目的要求:樂于閱讀,基本養成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能概括大意、理解詞義、預測故事情節等基本閱讀方法,基本掌握常用閱讀策略,初步形成語感(教師培養學生這種能力)。基于這種理念,筆者經過與中心組老師的多次交流,再三斟酌選出了15篇題材和體裁不同的具有挑戰性的語篇。
再則,因為課標五級目標要求9年級閱讀量達15萬詞以上。故,河南中考英語中閱讀理解的賦分40,占總分數的三分之一(完形填空、詞語運用題型都具有閱讀能力的要求)。可學生在做閱讀理解時得分并不高,因為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存在著很多誤區:為什么近幾年我們都選擇“聽”閱讀課作為我們的文本進行評比呢?因為閱讀是學生進行語言學習的主要途徑;閱讀文章是外語的語言主要呈現形式;閱讀能力是聽說讀寫技能中的主要技能;閱讀的測試是各類外語考試中的主要測試題型;閱讀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重點教學任務。《課標》在3~5級的教學目的要求:樂于閱讀,基本養成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能概括大意、理解詞義、預測故事情節等基本閱讀方法,基本掌握常用閱讀策略,初步形成語感(教師培養學生這種能力)。基于這種理念,筆者經過與中心組老師的多次交流,再三斟酌選出了15篇題材和體裁不同的具有挑戰性的語篇。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一、 把語言知識的學習作為閱讀課的目標。閱讀就是為了學習詞匯和句子的正確結構,一篇文章學好的標準就是掌握了其中知識要點,閱讀就是把文章里的各個語言知識點找出來,然后進行突破。這就忽略了學生語篇理解能力的培養。
二、 閱讀就是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意思。學生能夠獲取和處理信息,閱讀課的任務和目標就完成了,學生閱讀中的語言難點不能很好的進行處理,從而導致學生對短文的意思理解不深,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琢磨不清,沒有形成全面的閱讀能力,導致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下降。
三、 閱讀課就是中考閱讀理解的練習課。教師把閱讀材料都設計成了中考試題的閱讀理解,開展所有的活動都以做中考試卷的閱讀理解題為目標,使訓練方法枯燥無趣,這種急功近利的閱讀教學方式,扼殺了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影響到閱讀技巧的正常發揮,不利于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這就要求倒逼我們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重視英語閱讀課,把英語閱讀教學真正扎實的落實到實處。(有個老師談課后感悟:以前總覺得有些閱讀理論空洞,現在看來,理論與實踐結合就像兩條并行的小路,一經合并后頓時有種高速公路的感覺。)
那么,What is reading teaching? 閱讀教學的目的不單是讓學生掌握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獲得信息、學習文化、掌握閱讀技能和策略,Learn to read,in order to read to learn。筆者認為閱讀教學應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一、 閱讀前(Prereading )是閱讀的導入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教師先帶領學生把文章中的詞匯、句型、語法進行學習和掌握,再引導學生們對文章的題目和相關信息進行觀察分析,并讓學生運用已有的閱歷和知識對文章內容進行猜想,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為學生創設相應的語言情境,使學生們盡可能在情境中理解和掌握不同情境中語言的含義,從而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因此,閱讀前的這個環節通過預測、猜想、簡筆畫、圖片展示以及游戲、表演等等,一系列交際活動引起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強烈興趣,同時也為下一步更有效地展開閱讀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 閱讀中(Whilereading)是閱讀的關鍵階段。在閱讀文章時,指導學生運用一些閱讀技巧和方法來進行有效地閱讀。初中閱讀常用的技巧是“略讀(skimming)”和“掃讀(scanning)”等等。“Skimming”是選取文章中的重要部分,抓住主要內容,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整體的感知和理解。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運用Skimming這個技巧去理解和把握與文章相關的信息,預先設置好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文中尋找答案,并分組進行討論,最后每組總結出一個小組內共同的結論,來理解文章的真正意義。學生們通過對文章字面意思的理解,進而深入到理解整篇文章的含義,并引導學生學會深層次地表述自己的理解,這些對培養學生進一步深入的學習英語有著很重要的意義。“Scanning”是在學生查找文章特定信息時,不需要認真閱讀整個文章,只需要尋找到信息所在的段落,通過認真地閱讀,來理解文章的細節。運用這些技巧進行閱讀時,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發現文章中相關細節,指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與主題有關的段落中。根據所提的問題,把學生分成相應的幾個小組,每組解決一至兩個問題,學生們分頭準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再各自陳述文章中的細節內容。通過這些技巧,讓學生理解如何去尋找文章細節,掌握正確的閱讀方式,從而使學生對整篇文章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同一篇課文,也可以需要采用很多的閱讀方式。如填空、進行判斷、傳遞信息等活動。endprint
三、 閱讀后(Afterreading )是閱讀課的最后階段,這主要是一個檢驗學生閱讀效果的環節。在這一階段中,可采用很多種方式進行檢驗。小組互動、分角色朗讀或表演、猜謎、做游戲等方式,以及評價性提問、概括性總結等。閱讀課后,可以讓學生分角色進行表演或復述,讓學生從中體驗文章中的不同人物應該怎樣進行表達,可采取小組互動等方式,讓學生各抒己見,提出問題或解決疑問、辦法,并談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并提升情感(注意結合三維目標)。教師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讓學生做到動、靜相結合,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積極獲取和反饋信息,從而檢驗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并及時給學生提出好的建議,幫助學生在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上,提高英語實際語言交際能力。
以上步驟都是圍繞“閱讀”這一課堂實踐活動,以“交際”為主要線索,使閱讀課堂教學各個環節目標明確、條理清晰、環環相扣、層層遞進,這樣,激發了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用英語去思考,用英語去進行交際的能力,在側重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兼顧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全面發展,使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在閱讀課中取得進一步提升。如本次閱讀品讀,賞讀作品也是必要的“心靈雞湯的浸潤”。《特洛伊木馬》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的道理。Two geniuses,Einstein and the little girl愛因斯坦和他的司機的故事,愛因斯坦和一個小女孩兒的故事,使我們領略了大人物的幽默,真誠,善良,科學精神等等。老舍的《茶館》向我們展示了那個時代各階層普通人的生存狀況,以及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歐·亨利在他的小說《最后一片樹葉》里使人感悟到真正有生命力的不只是那片樹葉,而是人的信念。我們要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關愛他人。1片樹葉,決定2條生命,牽動3個人的心。《麥琪的禮物》看到了那對小夫妻生活得不易與艱辛。兩人的無私,使得彼此珍貴的禮物變成了無用的東西。而實際上他們得到了比任何實物都寶貴的東西——愛love,是無價的。閱讀要以“交際”為主線,培養學生用英語思考,用英語交際的能力,使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能在英語閱讀課中不斷提高,提升學生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
俗說講“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學也是這樣,在英語課堂的40分鐘教學中,凝聚了教師的許多智慧和心血,教師要有一雙會發現的慧眼和會欣賞的情懷。聽課、評課的過程是個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學習過程。對于英語教師來說,相同的教材、相似的環境、相近的學生,講出的課卻是完全不一樣的精彩,這正是我們所要關注的。教師專業成長是一個感悟的過程,有同行的相伴,有高人的指點,我們將會覺悟得更早、更多、更快,英語閱讀教學的探索中我們一直在路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