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金芳
摘 要:隨著幼兒園整體課程的改革,美術活動仍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美術活動充分展現了孩子們自己認識世界的獨特視角。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精神和內在的關注也與日俱增,其中最顯著的一點是,藝術、美術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處不體現了人類對美的追求。從教育方面來看,越來越多的家庭重視對幼兒藝術能力,尤其是其中的代表科目——美術的培養。幼兒的美術教學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品質培養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有很好的作用,但其教學難度不低,如何通過好的教學方法,培養幼兒優秀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挖掘幼兒的內在潛力,值得所有的教學工作者以及家長關注和重視。
關鍵詞:幼兒;美術;教學
一、 幼兒美術教學概述
幼兒美術教育,簡單來說是通過對幼兒的審美、美學教育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觀察能力、創造能力等多種綜合能力。
幼兒美術教學目前雖然在國內開展得如火如荼,但實際上家長、教師以及不同的群體內,對幼兒美術教學的認識也存在較大的差異。部分家長除了希望培養孩子全面發展,功利心相對較重,更多的看重藝術特長培養或者為特招做準備,對結果相對重視。而教師群體更傾向主題式的教學,能力培養與挖掘欠缺體系。而幼兒美術教學也有其自身的特點,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 豐富的教學內容。美術教學不同于傳統的文化知識,包括了非常豐富的教學任務,比如繪畫、手工制作、陶藝、雕塑、剪紙等等,而繪畫又有國畫、油畫、素描等更為細致的分類。美術教學可根據家長想法和幼兒自身特點培養孩子不同的特長。
2. 多樣的教學手段與途徑?;诿佬g教學豐富的內容及不同的教學訴求,教學手段和途徑也非常多樣。既有課堂式的主題教學,也有考級式的針對教學,當然也有家長通過美術教學的相關書籍來自行開展教育教學。
二、 我國幼兒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家長對幼兒美術教學認識片面,不利于幼兒的潛力挖掘與培養。
中國家長在幼兒美術教學中往往難以跳脫傳統思維。一部分家長仍然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更為注重幼兒在文化課方面的培養,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幼兒時期就讓孩子提前學習各類文化知識,而忽略了對孩子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也關閉了孩子發現世界的美術之窗。
而一部分家長雖然關注到幼兒美術教育,但更多片面的認為幼兒美術教學就是教孩子學畫畫,他們喜歡用自己的眼光和標準去評價孩子的繪畫作品,而無法讓孩子在廣闊的美術世界里盡情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感受美術帶來的樂趣和成長。
2. 美術教學的方法缺乏創新,模式化教學占主導。
即使美術教學的手段和途徑很多,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幼兒之間更多是“我講你聽”“我示范你臨摹”,加之廣大家長對美術教學訴求的偏頗,這種技能式、模式化的教學方法仍然占主流。相較于國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國內美術教學創新性不足,不僅難以培養幼兒對美術的學習興趣,也難以在幼兒大腦啟發、能力培養方面發揮作用。
三、 如何提升幼兒美術教學質量
1. 貼合幼兒的發展規律,升級更新幼兒美術教學觀念。
幼兒美術教學觀念的升級包括了幾個部分:
(1)對美術教學定位的升級。幼兒美術教學不僅僅適用于小部分天才生、特長生,而旨在激活所有的幼兒、兒童去認知、去觀察、去感知、去創造,從而全面培養幼兒的能力和良好的素養。
(2)幼兒美術教學應充分了解并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幼兒的視覺、知覺、注意力、想象力、大腦與身體的綜合協調能力都有其對應的發展規律。抓住了身心發展的規律,就能避免許多美術教學的誤區,在正確的時候設計正確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美術教學的質量就能有所提升,孩子的學習效果和能力培養自然事半功倍。
(3)對幼兒美術作品和學習過程的足夠尊重和包容。幼兒時期得到的尊重和鼓勵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都應更多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尊重和包容孩子看到的世界和他們獨有的表達方 式,而不是用成年人的標準扼殺了孩子對美術學習的熱情和潛能。
2. 學習國外的教學經驗,改進幼兒美術教學的方法。
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特殊的個體,他們來自不同的環境,對世界對美術的潛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幼兒美術教學應在變通性和實踐性上向國外學習,應根據孩子的特點設計多元化的教學內容,融入各種美術元素,并通過各類設計合理的動手能力訓練,在實踐中提升孩子欣賞、創作的能力,讓他們真正享受美術教學的樂趣。
3. 不斷提升幼兒美術教師的專業水平與綜合素質。
幼兒美術教師的專業水平不僅僅是基礎的美術技能,還包括了教師自身的審美能力、創作能力以及幼兒教育心理學相關知識。美術教師既能展現扎實的美術功底和全面的美學知識,更應該了解孩子,喜歡孩子,熟悉孩子的身心成長規律,如此,才能在教學過程中設計科學的教學方式,引導教育孩子真正學有所獲。
4. 不斷調整幼兒美術教學工具,更好地輔助美術教學與觀念傳播。
教學工具是對幼兒美術教學的良好輔助。幼兒美術教學工具除了各類美術教學所需用具外,還包括各類美術教材(圖像類、文字類、實物類)、多媒體教學工具(視聽材料、相關教學軟件等)。因此,美術教學工具也應貼合幼兒的特點和成長規律,既要保證內容的全面多樣,也要考慮對孩子的吸引和啟發,并且能夠根據美術教育的發展,不斷調整和升級。
5. 體驗式美術教學突出主體實踐,注重過程性突出主體實踐,注重過程是根據幼兒年齡及學習特點結合美術學科特點提出的。
體驗式教學既是一種體驗、感悟的過程,也是一種知識形成的過程;是一個起源于體驗并在體驗下不斷修正并獲得觀念的連續過程。體驗式美術教學不是美術知識的存放,幼兒的學習不是被動的接受、記憶和重復,而是注重實踐及其過程,將幼兒視為主動發展的主體。體驗式美術教學強調的是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發現,將實踐作為教學的基本方式,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充分刺激幼兒的視覺、聽覺、觸覺,幼兒積極主動的全身心全方位的參與到實踐中,通過自己的視角感知認識、觀察、完成對客體的認知,豐富審美體驗,了解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體驗式美術教學鼓勵幼兒探索求異,注重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并打破以往教學的老框框。
運用范例和演示法。在美術活動中有了范例,孩子就有了樣本,而在樣本的選擇上有實物、范畫或者是玩具。實物看上去很直觀,更真實。而范畫的選擇就要注意色彩鮮明,大小要適宜,如果現場演示,教師不能涂涂畫畫,動作要緩慢清晰,這樣孩子們就可以清楚地掌握畫畫路線。
6. 語言上的引導可以對孩子進行啟發,教師的一句話可能就會讓孩子有無盡的想象。
語言的引導上要注意用兒童化的語氣。教師的語言示范對孩子的語言發展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俗話說:“熟能生巧?!泵佬g也是一樣,不論是手工還是繪畫,都需要孩子們反復的練習和操作,在操作中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技能。
四、 結束語
幼兒美術教育在今天的兒童綜合素質培養領域有其難以撼動的地位。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在美術教育中學會了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用自己的獨特方式來記錄和表達。只是,仍然會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更多地關注美術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傳遞,而忽略了更重要的評價準則。因此,幼兒美術教育工作者還需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思考美術教育的本質與核心,探索優秀的教學方法,傳播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讓更多的孩子走上發現美、探索美、表達美的學習之路。
參考文獻:
[1]王麗莎.關于幼兒美術教學的幾點思考[J].現代交際,2012,(07):145.
[2]單媛媛.幼兒美術教育現狀分析及指導策略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3]陸輝.關于幼兒師范學校美術教學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3,(18):173-174.
[4]趙春梅.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幼兒美術教學中的價值探討[J].小作家選刊,2015,(36):219-220.
[5]施偉.小年齡幼兒美術教學與右腦潛能開發[J].發現(教育版),2016,(09):55.
[6]李煜.從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內涵看當前幼兒教育[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7,02.
[7]曾曉東,范昕,周惠著.入園何時不再難——學前教育困惑與選擇[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11.
[8]杜秀榮,蔡淑蘭.論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的學前兒童教育觀[J].集寧師范??茖W校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