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倩

【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NICU)新生兒呼吸衰竭的臨床護理療效。方法 68例呼吸衰竭疾病患兒,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34例。對照組患兒進行常規護理治療, 研究組患兒進行綜合性護理干預, 觀察比較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患兒家屬滿意度及患兒死亡率。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97.0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5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家屬的總滿意度94.1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7.6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的死亡率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7.6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NICU呼吸衰竭的疾病患兒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 能明顯提高其臨床療效,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呼吸衰竭;護理效果;新生兒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3.093
Nursing experience of NICU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LIU Qian-qian. NICU, Nanyang Xixia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Nanyang 47455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icacy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Methods A total of 68 respiratory failure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3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bservation were made on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family satisfaction and mortality of children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7.06% than 70.59%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satisfaction of family as 94.12% than 67.65%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mortality as 0 than 17.65%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 with NICU respiratory failur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Respiratory failure; Nursing effect; Neonatal
本文主要分析NICU新生兒呼吸衰竭的臨床護理療效,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為本院收治的68例呼吸衰竭疾病患兒, 收治時間為2013年1月~2017年6月, 上述患兒全部符合相關診斷標準且均沒無其他類型并發癥及疾病。隨機將患兒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34例。研究組中男女比例為1∶1, 年齡6~28 d, 平均年齡(17.9±1.8)d。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8∶9, 年齡7~27 d, 平均年齡(18.5±1.6)d。所有上述呼吸衰竭疾病患兒的家屬均已知曉病情, 另外本次研究均不違背倫理學原則。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進行基礎護理、用藥指導和常規宣教等常規性護理治療[1]。研究組患兒進行綜合性護理干預, 主要內容如下。①酸中毒的糾正:在醫師的指導幫助下, 根據患兒的實際病情, 給予適當劑量的碳酸氫鈉(NaHCO3)藥物, 常規劑量為3~5 ml/kg, 通過葡萄糖稀釋, 以靜脈滴注的形式進行給藥[2]。②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干預療法:用CPAP裝置對呼吸衰竭疾病患兒行氣道正壓持續通氣治療, 將氧氣濃度調節到30%以下, 氧流量調節到5 L/min, 溫度調節為32℃以上, 氣道壓力調節到4~5 cm H2O(1 cm H2O=0.098 kPa),
濕度調節到100%。③氧氣治療:給予呼吸衰竭疾病患兒進行輔助吸氧治療, 將氧氣流量調節至4~5 L/min, 但需注意, 不易長時間的進行高濃度的吸氧治療, 否則會出現氧中毒癥狀。④呼吸機療法:對于需要呼吸機治療的呼吸衰竭疾病患兒, 將呼氣末正壓(PEEP)值調整到5~6 cm H2O, 氧濃度設定為60%。⑤食物干預療法:每天給呼吸衰竭疾病患兒補充足夠地蛋白質和熱量, 提高患兒機體的耐受力和免疫力, 盡可能的改善其營養狀態, 讓其朝向好的方向發展以保證后續治療工作的順利進行[3, 4]。⑥感染預防:要時刻注意醫源性感染, 定期的對所使用的醫療器械進行集中的消毒處理;全面完善呼吸衰竭疾病患兒口腔和眼部的護理工作, 對于臥床時間較長的患兒, 應對其進行較嚴密的皮膚護理, 盡量維持呼吸衰竭疾病患兒肛門、外陰以及皮膚褶皺處干燥, 避免患兒紅臀或是皮膚過度受壓的現象發生。⑦加強呼吸衰竭疾病患兒的體征監測:要時刻注意呼吸衰竭疾病患兒的生命基礎體征, 同時分析其動脈血氣特征, 做法如下, 在常規消毒之后, 以股動脈或橈動脈作為穿刺位置, 針體和穿刺點間的夾角應保持在15°左右。抽血結束后, 時刻關注呼吸衰竭疾病患兒皮膚是否存在異常[5, 6]。endprint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患兒家屬滿意度及死亡率。患兒臨床治療效果評定參考文獻[3]分為治愈、有效及無效, 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患兒家屬滿意度評定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量表進行調查, 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 總滿意度=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中治愈20例, 有效4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率為70.59%;研究組中治愈31例, 有效2例, 無效1例, 總有效率為97.06%。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兒家屬中滿意20例, 基本滿意3例, 不滿意11例, 總滿意度為67.65%;研究組患兒家屬中滿意30例, 基本滿意2例, 不滿意2例, 總滿意度為94.12%。研究組患兒家屬的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兒死亡率比較 對照組中存活28例, 死亡6例, 死亡率為17.65%;研究組中存活34例, 死亡0例, 死亡率為0。研究組患兒的死亡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呼吸衰竭指換氣、肺通氣、呼吸等機體功能發生障礙, 而引發的有效氣體無法進行交換[7]。呼吸衰竭極易并發碳酸血癥和低氧血癥, 不但對新生兒身體健康有著較大的影響, 而且還會導致患兒的代謝功能和生理功能發生紊亂失衡, 進而引發一系列的綜合征[8, 9]。
本文主要分析NICU新生兒呼吸衰竭的臨床護理療效。研究發現, 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97.0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0.5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家屬的總滿意度94.1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7.6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的死亡率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7.6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 在NICU呼吸衰竭的疾病患兒中應用綜合護理療法, 能明顯提高其臨床療效,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慧. 35例新生兒呼吸衰竭的重癥監護護理體會.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6):244-245.
[2] 伍成慧. 30例新生兒呼吸衰竭呼吸支持治療的臨床護理體會. 中國醫學創新, 2012, 9(36):90-91.
[3] 吳艷華. NICU新生兒呼吸衰竭機械通氣護理分析. 世界臨床醫學, 2015, 9(11):217-218.
[4] 李媛. 探討新生兒呼吸衰竭重癥監護的護理干預方法.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4, 14(26):372-373.
[5] 劉菲. 新生兒呼吸衰竭的重癥監護護理體會. 健康天地, 2010, 4(12):985-986.
[6] 劉燃. 新生兒呼吸衰竭重癥監護中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分析.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6, 22(23):3703-3705.
[7] 王琪. 綜合護理干預在新生兒呼吸衰竭重癥監護中的應用價值. 河南醫學研究, 2017, 26(11):2088-2089.
[8] 李蓮花. 呼吸機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的護理體會. 吉林醫學, 2006, 27(12):1549.
[9] 闕秋萍. NICU新生兒呼吸衰竭機械通氣護理分析. 吉林醫學, 2013, 34(9):1756.
[收稿日期:2017-08-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