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4-100-01
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單位。如果把學校比作一座花園,那么,班級就是園中的一方花壇,學生就是五顏六色的花,班主任就是管理這花壇的園丁。在我們的身邊,每一朵朵綻放的花兒,它們都有自己綻放的理由,都應該綻放生命的異彩。每一朵花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生命,它們的綻放都需要悉心的呵護、精心照料、全心的培育。如何讓自己花壇中的每一朵花都能健康成長,綻放笑臉,散發出誘人的芬芳呢?下面,我就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看法。
一、愛學生,就要全身心地關愛每一個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孩子
作為一名班主任,要全心全意愛班里的每一個學生,對每一個學生都滿懷真情,尤其是后進生,絕不能嫌棄他們。 “感人心者,莫過于情”。真情換真情,學生才能理解你、相信你,從而更刻苦地學習。這種無私的愛,是一切教育藝術的基礎,離開了這一基礎,所有的技巧和方法都顯得蒼白無力。對學生要公正,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決不能因學生家庭出身,父母職業,品學優劣,愛好特長,性格剛柔,曾獲獎懲,是否聽話,乃至年齡性別或相貌長相、衣著服飾等的不同偏愛或歧視某些學生。所以說,教育的秘訣是真愛,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我們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愛自己的學生。
二、要因材施教,善于發現每一位孩子的閃光點
對優等生,我們應該嚴格要求,“玉不琢,不成器”,縱使一塊璞玉,仍需要精雕細琢。對于后進生,我們絕不能嫌棄他們,也許未來的科學家、文學家、企業家就在他們中間。因為人與人各不相同,有的人語文好,但數學不行;有的人文化課好,但音體美不行。我們應牢記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那么,如何做好因材施教,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兩點:
1、正確對待個別差異。善于發現和培養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認清他們的優勢,開發其潛能、培養其特長。使之走上不同的成長之路,成為不同層次,不同規格的有用人才。對學困生,要積極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對他們分層要求,以“補偏求弊。”
2、發現閃光點是關鍵。后進生的長處、優點別人不易發現,越不發現他們越容易沉淪。作為班主任,應努力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調動他們的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
三、對每一位學生多一份尊重、信任,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尊重。對人來說,自尊是無價的,一個人可能什么都沒有,但是他會擁有完全的自尊。自尊又是最敏感的、脆弱的,極容易受到傷害,自尊心就像荷葉上的露珠,是那么晶瑩剔透,而又需要教師精心呵護。
對于那些后進生來說,教師的信任和尊重是他們進步的起點。教師若能信任他們,對他們微小的進步加以肯定、鼓勵,就必能激發他們的上進心。因此我們要按照學生的本來面目去看待他,意識到學生無可替代的獨特個性,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學生,使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本性和意愿,以他自己的方式快樂地學習,幸福地成長和發展。我班的趙某某同學,學習差,自制力也差,但在平時打掃衛生時,他特別積極認真,總是能把教師打掃的干干凈凈的。于是,在班會課上,我重重的表揚了他從此他自信大增
四、對遲開的花兒多一份真誠的期待
處在“金字塔”底部的所謂的“后進生”,正如花圃中那遲遲未開的花兒,園丁如果過早將它棄置甚至折斷,那它的“后來”也只能夭折凋零;相反,如果用自己的愛心給予呵護,用耐心期待它的開放,那或許就是一朵你最引以為豪的花兒……
“常打不疼,常罵不驚”,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也在一次次羞辱中蕩然無存,他們的臉皮卻在無休止的指責聲中越煉越厚。對這些學生,教師尤其要給他們以更多的偏愛。讓學生從教師的舉手投足間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珍視,對他們的關愛。比方說,安排座位,要按照先進生幫助問題生的原則來搭配;課堂提問,要鼓勵問題生踴躍發言,使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班級活動,也不要忘留給他們一展身手、表現自我的機會。從而樹立信息,使其樂于接受教師的教育,并主動爭取進步。
冰心在《只揀兒童多處行》中說:“只要管理得好,給它適時地澆水施肥,花兒和兒童一樣,在春天的感召下,就會歡暢活潑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鮮美麗的四肢,使出渾身解數。”說得多么好呀!只要我們熱愛學生,關愛每一個孩子,一直踏踏實實地做下去,我們的每個學生定能夠健康成長,我們花園中每一朵花定能綻放燦爛的笑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