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夢南
摘 要:課堂討論作為一種開放的有著悠久歷史的教學方式,它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中要求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在課堂討論中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討論;合作學習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課堂討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課堂討論組織得好有利于使課堂的教學更為深入。適時的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有利于讓學生在討論中辨析模糊的地方,甚至有意識地讓學生暴露認識的“偏差”,再在此基礎上進行適當的糾正,有利于學生加深知識點的認識。那么教師如何才能夠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呢?
一、 討論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一) 確定選題
數學知識大多是簡明、扼要的,充滿邏輯性的,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內容其實是比較少的。教師雖然可以選擇用講授法的方式在較少的時間內通過講解習題來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但是通過組織學生參與課堂討論,通過討論了解、發現這個知識,了解這個知識產生的過程以及原因也是很不錯的。
那么課堂討論中的選題在此時就顯得十分重要。首先,教師在課堂討論前應準備好選題,不能臨場發揮;其次選題應是學生所感興趣的題目,而不是枯燥的,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共同生成選題,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最后選題的難度一定要適中,過難或者過易的選題是不可能引起學生討論興趣的,教師需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 學生提前了解相關問題
學生只有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才會對所討論的問題做出充分了解,準備好有關資料。若學生在上課之前對這節課討論的內容、主題毫不知曉,那么這次討論將充滿“危機”,注定是失敗的。要上好一節討論課,教師需要提前一周左右告知學生要討論的內容,讓學生利用空余時間進行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礎上發現自己的觀點,并組織好自己的言語準備好在課堂上“一展身手”。在這個準備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得到的收獲不僅僅是所收集到的資料,更多的是在通過這個過程發展自己學習問題的能力,例如:選擇篩選資料的能力,分析資料的能力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等等。
(三) 科學合理的安排分組
小組討論學習是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科學合理分組,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參與討論。首先,小組討論學習要做到優勢互補。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以及擅長之處,相互合作幫助,帶動學習困難的同學一起進步。其次,小組討論學習可以定期重組,更能促進學生的集思廣益。如果不變,學生在討論中沒有了新鮮血液的加入,學生的看法視野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束縛。
二、 討論中適時組織引導,把握討論契機
在課堂中適時、有效地組織學生討論,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在適當的時間給予引導,在給學生創造自主參與探索的同時,也幫助學生解決討論困難以便接下來的討論。那么,教師應在什么時候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呢?
(一) 在教材重難點處展開討論
數學課堂必須以教材和課程標準為基礎,在教學上嚴格按照教學重難點進行。因此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必須充分把握教材的重難點,越是教材的關鍵問題,就越要組織學生主動學習。例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讓學生通過實際觀察,來比較相同的物體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通過四人小組交換位置,輪流拍照觀察,逐步探究,并通討論了解到:(1)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不一樣。在哪邊拍的,拍到的就是物體的哪一面。(2)前后相反,左右相反。
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討論,運用多種方法,并發現了觀察物體的奧秘。在這個開放性的討論中,每個學生都能在討論中獲得一定的進步,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二) 在疑惑處展開討論
學生知識的學習是在產生疑惑、解決疑惑、產生疑惑這一循環中獲得的。因此當學生在疑惑時,讓他們通過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此時的學生的興趣是高漲的,他們的討論是激烈的,學習的積極性是不可磨滅的,效果也是出疑問:“為什么0不能作分母?”教師隨意在黑板上寫出一個分數“
30”,并提出課堂討論題目:“請根據這個分數討論一下0到底能不能成為分母?”學生充分開動腦筋,出現了“如果0能作分母, 3除以0得到的商是什么呢?”這一問題,并通過討論想到了以前學習的知識,“因為0乘任何數都得到0,所以,這樣的商不存在”的結果。
(三) 在發生爭執時展開討論
在爭論中討論,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讓他們帶著問題進行分析討論的效果更好。在教學“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以及鈍角三角形的認識”以后,在學生初步理解知識的基礎上,教師用紙片覆蓋住圖形,讓學生做判斷:如果只出現三角形中的一個角,你能判斷出這是什么三角形嗎?(l)露出一個直角;(2)露出一個鈍角;(3)露出一個銳角。依次讓學生進行判斷,前兩個學生在回答時并沒有很大的分歧,而對最后一個意見較多產生了爭論。這時讓學生討論:你是如何判斷的?還有其他看法嗎?學生在討論中發表自己的意見,他們對自己能夠有不同的想法而感到驕傲自豪;同時在討論中也認可了別人的正確說法,最后交流出來:只顯示一個銳角,是不能斷定什么三角形的,只能分類說明,它有三種可能。
三、 要注重討論后對學生的討論過程的評價
討論課后的點評不僅僅要求教師對討論結果進行點評,還需要對討論過程的點評。在點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小組討論的結果,來判斷學生的觀點正確與否、是否偏離討論的方向。
首先,通過總結點評來判斷學生理清思路,歸納所討論主題的本質,開拓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其次,對小組討論情況要進行點評而不是對小組的一個成員進行點評,即對學生討論前的準備工作、小組內成員的參與發言情況、小組分工明確與否、是否有合作競爭等方面進行點評。最后,學生通過教師對討論過程以及結果的點評做出相應的調整。可以了解自己在討論過程中的優缺點,也可以讓學生在討論中更加嚴格要求自己,遵守課堂紀律。
總之,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的時候,最后給學生一種觀念:在數學課堂討論中尋找獲得問題的正確的答案是需要的,但是在討論過程中團結協作、傾聽他人、敢于表達自己觀點才是我們討論的精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