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萍
摘 要:與建筑學中原理一樣,識字教學的運用就像修建建筑的時候,需要打地基,只有地基更穩固,房子才能更堅固。字理教學就像語文學習中地基理論一般,教會學生運用漢字中的字音,含義以及形狀,也就是說學會領悟當初造字者最初的本意。教師要摸索字的規律,讓學生們順著教師的步伐一步步地研究字理的含義,甚至主動搜集漢字相關的信息,提高學生識字的速度以及進度。字理的應用學習在教學方法中涉及心理學、教育學等很多方面,需要結合“六書”中的四種造字法,慢慢給學生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過程;重點
一、 引言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中,識字是基礎教學內容,識字教學的成功直接關系到語文成績的好壞。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在關注教學改革這些大方向的同時,忽視了字理教學等細小方向的改善。小學語文教學方面,字理教學不夠深入,導致很多小學生在學習漢字的時候,會讀漢字,但是對其含義卻一知半解。下面我們就字理教學方面一起來探討一下,字理教學的依據以及實際運用。
二、 字理教學的涵義
1. 何為字理
字理,顧名思義就是指“漢字構造是每個部件,乃至每個點畫被采用,被按某種程序拼裝的理由和依據”。也就是說,字理就是漢字構成的理論依據。
2. 字理識字教學法
20世紀90年代,一位資深教師首創字理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提倡的觀點就是“遵循漢字結構構成規律,靈活運用形狀、讀音以及內在含義來講解漢字含義”,也就是運用“六書”中的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構字方法。這種突出教師思維的教學方式,比如說象形造字法,可以借用甲骨文中相似的漢字進行聯想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就是把文字學本身作為主要脊柱來支撐的教學方式。
三、 字理識字教學的理論依據
1. 文字學理論依據
讀音、形狀、含義這三個要素,我們需要將它們聯系起來,并且加以活用。
我們教師需要在運用字理識字教學的時候,學會抓住形狀與含義之間的管子,追究漢字最開始的構字方法,給學生呈現出最本來的面貌,這種直觀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漢字,學會運用漢字,這也就是當代小學生所缺乏的部分。
2. 教育學理論依據
直觀教學原則被教育學領域廣泛運用,小學語文字理教學方法中也同樣借鑒了其中的理論精髓,在教育心理學中,這種教學方式可以直觀地展現出漢字的本相,充分激發學習者的想象力,讓學生們多動腦。這樣的教學方式較為直觀地展示了漢字的構成規律,體現方式深入淺出,這也給予學生學習道路上諸多便利之處。
3. 心理學理論依據
第一,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作為小學生最大的思維方法特點是從具象到抽象,這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從這種特點上我們不難發現抽象的物體其實是來源于感性生活,這種抽象的物體更具體,更形象。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喜歡一切新鮮事物,文字學習的同時,如果可以結合生動的畫面,這樣更加能夠激起學生們的興趣,讓學生們充滿學習動力。
四、 字理識字教學法的運用
作為教師來講,如何讓學生從字本體出發,從原創的角度來講解,從而讓孩子們更加印象深刻地牢記漢字的讀音、含義,以及活用技巧,這可以說是當前低學齡階段孩子們漢字教學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所在。
1. 象形字的教學
象形字作為最早的造字法,也是比較容易講解的。雖然數目所占比率較少,但是它是另外會意字以及形聲字等字的基礎,由于象形字是通過模仿具體事物來構造的,對于低年級階段的孩子們而言,結合畫面和文字來教學,效果更佳。教學的流程為“圖片展示—古代漢字—楷體漢字”,就是邊出示圖文,邊結合簡體漢字講解,再講解古體字與楷體字之間的聯系。圖片的出示可由教師的簡筆畫所代替,這樣能夠讓學生在繪制的過程中,感受漢字的動態生成過程。比如,在講授“山”這個字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畫出山,再把楷體字和甲骨文的字體,以及山三者結合來教學,通過圖文并茂的教學方式,孩子們在學習漢字的同時馬上就能聯系到畫面,這樣的教學方式提高了教學進度,改善了教學效果。
2. 指事字的教學
指事字和象形字同樣屬于獨體字,但是它是否能夠采用“追溯—對照”法進行講述,要根據其構成方式進行分類講述。首先,對于純符號性的指事字,例如“上”“下”,一般只需要強調字形,演示字義。對于這兩個字的教學,講解的時候可以把上面的東西和下面的東西拿起來進行形象化地對比演示,讓孩子們理解空間概念,然后進行簡單的筆畫教學。
3. 會意字的教學
會意字,是在獨體字的基礎上,將兩個或多個象形字結合在一起,組成了一個新字。在會意字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們要先讓學生自己體會一下會意字的讀音、含義以及構成,再把會意字慢慢進行分解教學,在分解教學的過程中細細研究分解部分的內在含義,最后再組合起來理解。讓學生先理解幾個部分的含義后,進而整體體會內涵。
4. 形聲字的教學
在教學形聲字的時候,教師們一定要注意和會意字進行區分教學。他們雖然同樣都屬于合體字的范疇,但是形聲字講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形聲字一部分表音,一部分表義,其表音部分稱之為聲符,其表義部分稱之為義符。教師可以根據聲符和義符兩個不同角度來教學:一類是以聲旁為中心,我們可以將相似讀音的字歸納總結在一起學習。比如說:青,可以將“請、情、晴、清”等歸為一類來學習,以此類推,可以將此類方法歸納起來教學。
五、 結束語
從小方向來講,活用字理教學不僅可以開拓教師的思維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進度;從大方向來講,我們在追本溯源的道路上,還能不斷地引領學生去學習傳統中國文化,
參考文獻:
[1]周復剛.略論漢字構形理據的認識及其運用[J].貴州文史叢刊,1992,(02).
[2]賈國均.“字理識字”教學法介紹[J].小學語文教學,1995,(10).
[3]王策三.教學論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張琳琳.字理識字與趣味識字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