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要:表現主義是眾多藝術流派之一,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方式,對各個藝術領域都有較大的影響,夸張的形式語言、強烈的色彩對比,造就了表現主義獨特的審美趣味。表現主義運用詭異的造型元素來揭示內心的沖突,題材上沒有具體的限定,追求自由地表現內心情感,強調感情的率真表達。動畫作為一種綜合性較強的藝術,與表現主義相結合,產生不一樣的藝術感染力,塑造出生動有趣、幽默夸張,具有強烈感染力的視覺形象,為動畫藝術注入新鮮的血液的同時豐富了人們的視覺感受。
關鍵詞:表現主義;實驗電影;情感表達
一、表現主義藝術的概念與特點
表現主義是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德國興起的一個新的流派,是政治危機與恐怖主義混合下的產物,理論上受到了存在主義的哲學觀念的影響,在表現方式上受到了抽象表現主義的影響,探索繪畫性、色彩、形式的繪畫語言,同時追求粗曠簡單的語言風格,竭力地將繪畫還原到最單純的狀態。
表現主義藝術家通過繪畫來表現自己的內心情感,也就是說藝術中飽含著畫家的內心感受和情感,藝術家們通過這種方式將內心的情感發泄出來,使之具有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從而在藝術作品中出現了大量怪誕、變形、夸張的表現語言。他們認為主觀能夠反映客觀的真實,反對藝術家們帶著目的性去創作。
表現主義主要有兩方面的特征。一是具象與抽象的交融。從畫面上來講,表現主義不同于具象繪畫和抽象繪畫,而是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間的,將具體形象進行概括簡化處理,使其作品抽象化,要么就是將藝術家在生活中產生的內心感受直接物像化。二是內心世界和外部環境的交融。一方面,表現主義畫家想要通過線條、表現形式,急迫地來表達出自己內心對于生活的理解,喚醒人們對于對于生命、真實之美的感知;另一方面,表現主義畫家同哲學家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都喜歡運用形而上學來思考問題,都試圖從理性的角度來解釋藝術的本質含義。
二、實驗動畫的的概念
動畫包括商業動畫和實驗動畫兩種,是一個綜合的藝術表現形式。商業動畫也就是我們通常所看到的動畫電視劇或者動畫電影,一般以營利為目的,以觀眾的喜好為導向。實驗動畫也叫做藝術動畫,指的是還處在探索時期的動畫作品。實驗動畫因其獨特的創意和新奇的表現手法,在動畫藝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實驗動畫的創作是為了抒發創作者自身的情懷或者對某些事物發表獨特的見解,而不是為了迎合大眾的審美需求,也正是因為這一特點,贏得了越來越多藝術家的青睞。
三、表現主義對實驗動畫的影響
(一)造型語言
藝術家想要通過藝術作品對內心的真實情感進行表達,能夠體現出更深層次的精神含義,通常是運用夸張、抽象的造型語言來塑造形體,將抽象、夸張的形象展現在熒幕中,這雖然有別于商業動畫,但是卻更能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比如實驗動畫短片《希緒弗斯》,影片通過幾條抽象、簡潔、甚至粗曠的線條描述故事的內容,人物的形象運用濃重的筆觸勾勒出來,象征著痛苦與磨難,打破了人們對以往形象塑造方法的認識。《A Man and His Dog Out for Air》運用不斷跳躍的纖細筆觸,相互交錯,像是在表達著一種美好的情愫,搭配上歡快的音樂,塑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影片最后,婉轉的線條變成了具象的物體,留給人們充分的想象空間。
(二)場景設計
商業動畫中,除了形象設計,場景的設計也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展現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但在實驗動畫中,由于受到表現主義的影響,為了充分地強調情感的表達,而刻意地舍棄場景設計,從而更加的突出了主題形象,在Ernest Pintoff導演的《評論家》中,畫面中僅有的元素就是黑色的影像和彩色的色塊。怪異的圖案加上無厘頭的配音,使得整部影片充滿詼諧和諷刺的意味。
(三)色彩設計
在傳統的商業動畫中,色彩只是為了反映客觀中的真實,以藝術家的觀察為基礎的,缺乏創意,而在實驗動畫中,由于受到了表現主義的影響,色彩成為了一個相對獨立的藝術語言,也是表達感情的重要手段。色彩的不同運用方式,可以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感受,反映出藝術家對于事物的客觀看法,表達其獨特的美學價值,豐富的想象力使得色彩能夠給動畫短片帶來不一樣的審美體驗。
實驗動畫短片《藍色構圖》,藍色的背景上紅色色塊隨著音樂不斷地涌出,不斷地跳躍,伴隨著音樂節奏的不斷加快,色塊的運動也更加劇烈,時刻波動著觀眾的情緒,最終紅色色塊淹沒了整個畫面。作者對配色的大膽嘗試,使畫面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帶給觀眾獨特的視覺體驗。
(四)表現形式
在表現主義的影響下,藝術家不再追求故事情節的完整性,而是更加傾向于通過特有的語言形式表達個人情感。實驗動畫嘗試采用不同的材料和繪畫技巧,豐富作品的審美趣味,將繪畫作為主要表現方式,打破了商業動畫循規蹈矩的創作模式,讓觀賞者們知道,原來生活中的任何材料,都可以作為創作的主題;繪畫方式則更多的采用手繪。由于對純粹藝術的追求,實驗動畫的故事情節不像商業動畫那樣完整,但是其整體的形式感也就相當于一部分的故事內容,觀眾通過整體的表現手法,來解讀作品的發展脈絡和內在的情感。
卡洛琳·麗芙制作的《變形計》,為了與故事內容相匹配,采用沙畫的表現方式,對畫面的塑造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在贊嘆高超的沙畫技巧的同時,給觀眾帶來焦慮的視覺感受,搭配獨特的鏡頭語言,渲染壓抑的環境氣氛。短片運用表現主義手法來刻畫角色,以此來更好地闡述角色的不安和內心的掙扎,展現出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四、關于實驗動畫發展的探討
強烈的象征語言和怪異的表現手法使得實驗動畫很難被廣大觀眾所接受;獨特的敘事方式使得觀眾很難把握故事結構;強烈的色彩對比和粗曠的筆觸也不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同時伴隨著越來越多藝術風格的崛起,實驗動畫該如何發展?首先,藝術是以人類的情感為依托的,藝術家一旦放棄了對內心世界的追求,藝術也就不復存在了。在思想革新如此快速的時代,人們的審美需求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新奇的表現手段和追求內心情感的表達,使得實驗動畫能夠始終走在藝術的前沿。其次,藝術家們不能夠僅僅是運用豪放的筆觸和強烈的色彩來繪制畫面,可以嘗試將更多的藝術形式進行融合,來增強視覺感染力。
同時,這需要藝術家們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斷探索與發掘實驗動畫的潛力,為動畫開拓更廣泛的道路。
五、結語
表現主義在動畫領域發揮著獨特的藝術魅力,繪畫與動畫的完美結合,形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藝術語言,傳統的動畫形式得到了改變,展現具有強烈感染力的藝術效果,使得觀眾對于動畫藝術有了全新的理解,同時也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求。動畫作品在表現主義的影響下,實驗動畫不再對客觀事物進行描繪,而是運用不同元素的創新組合,能夠更直接地表達內心的情感,為動畫藝術的發展創造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向新元.對繪畫色彩語言的探索[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2): 92-97.
[2]索曉玲.動畫影片畫面欣賞[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
[3]李澤厚.美的歷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
[4]薛燕平.世界動畫電影大師[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