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插花藝術,是將剪切下來的植物配置成一件藝術品的過程,是對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美的再現。這是一項高雅藝術,可陶冶情操,可提高修養,可美化環境,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種顯現。而插花藝術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是當下高職院校園林專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即圍繞這本課程的教學展開,探討其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的改革方向。
關鍵詞:高職院校;插花藝術;課程設置
插花,是一項高雅的文化藝術活動。我國是東方式插花藝術的發源地,但可惜的是,當今插花界最負盛名的,卻是美國、日本等。如此一來,在高職院校設置插花藝術課程,是一件于國而言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那么,在現行課改的大勢之下,這門高雅的藝術課程又該何去何從呢?
一、課程背景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向前,各類會議、活動慶典、開張儀式對鮮花的需求越來越多,幾乎是標配。與之相生的,鮮花的種植業、租售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眼下,我國城市花店數量急劇攀升,插花已經成為了一個正在強勢崛起的朝陽產業,帶動了無數插花人員的上崗就業,同時也對插花人員的技術水平提出了高要求。但因從業人員學歷低、技術參差不齊,已經開始較大地影響全行業的健康發展。為培養高層次的插花藝術人才,促進這一行業健康持續發展,我國高職院校紛紛開設插花藝術課程,并作為園林專業的主干課程和其他專業的選修課程,從源頭上保證高素質行業人才的持續穩定輸出。
二、課程問題
(一)課時安排不合理
插花藝術課程,實踐性強。但目前高職院校對這門課程的課時安排,理論課時相對較多,實踐課時一般集中安排,且時間較短。這樣對于學生掌握學習不是十分有利。
(二)教學方法太單一
在插花藝術課程的授課過程中,高職院校還是沿用的教師單純講授,或者簡單地加入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應在教學中運用錄像、幻燈、多媒體、操作演示等多項現代化教學手段,改善教學效果。
(三)實踐教學少創新
插花藝術實踐性強,實訓學時普遍不夠,導致學生的技能水平無法有效地適應崗位的需求。
應以技能訓練為核心,將之分解成模塊,進行專項訓練。同時讓學生輕松地學習,循序漸進,自然水到渠成。
三、加強插花藝術實踐教學內容
(一)合理安排實踐教學課
插花藝術的實踐性相當強,故應將教學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上。在具體的課時安排上,最好將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設置為5:5或4:6。總而言之,要以實踐課為主。
(二)以西方基本花型為入門
西方式插花較理性,所設計作品為幾何圖案,裝飾性強。在教授過程中,為達到圖形的一致性,各人手中的花材要盡量一致,以便作品效果統一。
一是提高仿真花的利用率。仿真花最大的特點是花材持久性好,同時被剪斷的材料只是花材的枝干,花頭依然完好,可以再使用。此外,使用竹簽來當花材的枝干,既可節省費用,又能提高仿真花的利用程度,達到較好的插花效果。
二是增加西方禮儀教學。西方禮儀花藝包括婚禮花藝、禮儀花束、餐桌花藝等一系列人際交往類花藝,也是用途最廣的花藝類型。掌握諸類花藝技術,可有效地提高學生將來的競爭力。但商業花束作為市面上使用最多的一款禮儀用花,卻是高校插花藝術課程的短板所在。加強這塊教學,用仿真花來進行操作練習,非常可行。
(三)挖掘東方式插花內涵
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以自然美為最高的藝術追求。這種插花形式注重以花寓人,內容表達含蓄,體現草木風情。與西方式插花不同的是,西方式裝飾型用花注重整體形態,形態內部花材可以很豐富;東方式插花是構圖造型插花,一枝一葉都很講究,要經過仔細挑選。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東西方文化交融,插花藝術已無嚴格區分,但系統性學習卻不可少。
一是注重技法講解。東方式插花花型變化大,通過插花六原則,同一組材料因比例、尺寸的不同,插出來的作品差別很大。在演示作品時詳細地講解東方式插花的六大法則。
二是合理采集材料。首先確定好插花作品主題,確定好主要花材,再批量購進。同時可以安排學生在制定范圍內采集不同類型的材料,如此既可培養學生自主創作的能力,又可鍛煉學生觀察材料、挑選材料的能力。
三是尋找新思路。通過深入系統地學習東方傳統花藝,深入觀察植物習性,并思考其美之所在、美之精華,創作出有感情的作品。要將過程表演化,配以音樂、花文化解說詞,令觀賞者賞心悅目。
此外,還要鼓勵學生積極考取職業資格證書。2002年國家頒布《插花員國家職業標準》,這意味著,插花業首次被確認為一種職業。因此,教學過程中應鼓勵學生考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增強學生就業的競爭力。同時高速學生插花藝術不只在花店使用,還可使用于室內裝飾、酒店接待等大型會議場,以此來提高學生對這一職業資格認定的認知度。
同時,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花藝活動。許多節日花卉消費量較大,頗有商機。學習完課程后,鼓勵學員組建興趣小組,對自己制作的禮儀花束進行銷售。如此一來,既可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又能換取一定的勞動報酬。
【參考文獻】
[1]胡軍,張淑梅,張詠新.《插花藝術》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探討[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1).
[2]張虎,孫莉,吳冬.《插花藝術》項目課程改革的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09(36).
[3]張國清.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考核方法改革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10).
[4]伍建橋.高職課程改革與課程模式的構建[J].中國高教研究,2006(02).
[5]林丹彤,董軍.插花藝術教學方法研究[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3(01).
作者簡介:劉音(1987-),女,漢族,湖南省益陽市人,本科,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環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