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勤
摘 要:數學是一門綜合性與抽象性均相對較強的學科,中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仍處于發展階段,無法理解深刻、復雜的數學知識,因而在數學學習方面存在較多的問題,隨著教學實踐的深入進行,探究式學習得以提出并得到廣泛應用,這對中學數學教學質量與效果的提升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文中將對探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征進行分析,并提出探究性學習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展開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中學數學;探究性學習;思考
探究性學習模式符合素質教育理念,符合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在這一教學模式中,學生一改以往被動式的學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探索中。探究性學習獨有的基本特征決定了它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獨特優勢與地位,針對這一問題展開探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探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征
(一) 維護學生的主體地位
探究性學習從學生的基本特點出發,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讓學生自主展開學習與探索,這一過程明顯地體現出探究性學習具有維護學生主體地位的特征。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知識學習的主體,在進行問題分析時,他們的行為、意識、思維、邏輯等都將達到統一的狀態,全身心都得以被有效地調動起來,問題的發現、提出、分析以及解答均由其自主完成。
(二) 獨特的問題性
問題性這一特征主要表現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有效引導學生展開正確的探究學習,教師會在探究前為學生提出相關性較強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其能夠主動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在問題的引導下,課堂氛圍將變得和諧愉悅,學生的注意力將到達最佳的狀態,在此情況下,學生的能力與思維都將得到極大的提升與鍛煉。同時,在解答一個個問題時,學生的自信心與積極性都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強。
(三) 鮮明的實踐性
實踐性也是探究性學習具備的主要特征之一。素質教育要求中學數學教學工作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豐富的數學知識,還要讓學生的數學素質與數學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讓學生具備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探究性教學中,教師會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有機地聯系到一起,一方面使學生能夠在生活實踐中獲得知識,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探究性學習中的探究環節不僅局限在課堂上,而且拓展到了實際生活中。
(四) 高度的開放性
探究性學習無論是學習內容還是學習形式都具有高度的開放性。在內容上,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還要鼓勵學生參與實踐,促進自身能力、素質、個性等方面的共同發展。另外,為了激發學生思維,教師設置的探究性問題也應當具有高度的開放性,使學生能夠探究出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在形式上,除了課堂教學外,教師可以組織豐富多樣的課內外活動,讓課堂的靈活性增加。
二、 探究性學習在中學數學教學中開展的有效途徑
(一) 以教材為基礎開展教學
教材是課堂教學開展的必要基礎,為了達到教學目的,教師應當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入挖掘,找到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然后以此為依據設置具有深度與開放性的探究性問題。問題的設置與教學方法的選擇都要嚴格以教材為基礎,讓探究學習的難度逐步提升,讓學生的能力逐步發展。教師應當注意到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利用這些必要的關聯,引導學生思維,使其意識到數學知識體系的完整性,使其在學習與解答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能夠綜合利用所學知識。例如,在講等比數列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等差數列的相關知識分析等比數列,并對比二者有哪些相同點與不同點。
(二) 創設合理的情境
合理的情境創設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促進課堂教學有序地展開。教師應當深入分析教材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創設豐富多樣的情境,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與自身生活的密切關系,使其能夠在和諧愉悅的氛圍中開展探索。例如,在講解整式加減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創設如下情境:將小明出生月份的二倍加10,再乘上五,得出的結果再加上小明家的總人口數,根據最終的總結果,小紅猜出了小明的出生月份以及他家的總人口數。最后提問,這個情境中蘊含著怎樣的數學規律。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將被有效地調動起來,他們會產生極大的好奇心,從而積極利用代數式探索情境中各種數量之間的關系,積極探索數學規律。
(三) 創新教學模式
教師應當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感知數學知識,探索數學規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實驗、類比等多種方法開展學習探索,先為學生進行必要的示范,然后鼓勵學生自己展開相關探索。在課堂上,教師要當好引導者,為學生解答疑惑并規范他們的探究行為。在探究結束后,教師應當讓學生以多種模式展開匯報。例如在復數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多媒體課件匯報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利用實驗演示的方法進行匯報,除了知識的概念與規律外,教師還應當讓學生搜集關于數學史的相關內容,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體系,提高其數學素養。
(四) 將多種學科知識進行整合
數學學科具有綜合性較強的特征,它蘊藏在其他學科之中,并與其他學科知識相互推動、相互促進,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也可以將多種學科知識進行整合,使數學課堂能夠更加豐富,也同時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其能夠積極參與到探究學習中。例如,在不等式證明題中,證明a+mb+m>ab(其中a
三、 結語
探究性學習對于促進學生數學素質與能力提升來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與意義,這一學習模式具有維護學生主體性、問題性、實踐性等多種特征,在這些特征的綜合作用下,中學數學課堂的質量與效率均有明顯的提升。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其予以重視。
參考文獻:
[1]顧斌.中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幾點思考[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80).
[2]胡玉艷.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J].讀書文摘,2016,(14).
[3]龍軍華.試分析高中數學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開展[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8).